在过去一年中,集团致力不断改善旗下物业及运营的环境表现,通过善用资源、应对气候变化及运用创新的方案,务求为建设可持续社区及城市作出贡献。
集团将推动可持续建筑作为发展的优先要务,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于建筑物从设计、建造到运营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集团在现有物业和新发展项目中积极采用业界最佳实践,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表现,以实现集团的可持续建筑及环境目标。
过去一年中,集团通过全面的减碳策略,推动低碳经济转型。
集团致力通过采用电动建筑设备,减少工地空气污染及排放;以电动设备取代柴油设备的方式有效减少碳排放。在报告年内,我们在建筑工地装设了23个电池储能系统,每年可减少约4,100公吨二氧化碳排放。
集团将在2029/30财政年度或之前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电力消耗、用水和建筑废物分流四大十年环境目标(基准年:2019/20财政年度)。
自2019/20财政年起,集团范围一及范围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已降低约35.6%。
自2019/20财政年起,集团耗电量强度已降低约14.3%。
集团利用太阳能光伏板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就包括: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在旗下82个管理物业及两个建筑工地安装了约20,000块太阳能光伏板,每年可产生约890万度电,并减少约3,800公吨碳排放,相当约16.5万棵树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集团西沙项目是香港首个采用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建筑工地,每年产生约50,000度电,并支持中电的「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计划;
集团预计在2026年底前安装共约24,000块太阳能光伏板,每年可产生约1,100万度电,并减少约4,600公吨的碳排放,相当于约20万棵树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集团与合作伙伴携手开发香港首个由私人发展、建于堆填区的太阳能发电场,预计落成后每年可产生120万度电,足以供应约360户家庭使用;每年碳排放量亦将减少约468公吨,相当于约20,000棵树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自2019/20财政年起,集团用水强度已降低约7.6%。
本年度集团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果包括:
集团以包括《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35》在内的政府策略作为指引,订立减废三部曲,即避免产生废物、减少废物及循环再造。集团的主要废物来源包括建筑和拆卸工程的废物及一般废物。在报告年内,集团十年建筑废物分流率目标取得重大进展。
集团本年度在废物分流方面主要举措与成果包括:
在管理物业中广泛设置回收设施及实施相关措施以促进负责任的消费模式,主要工作成果包括约230个物业参与香港环保署《减废回收约章》,约310个物业亦加入《碳中和(减废)约章》;
超过110个物业参加香港环保署「绿绿收」服务,方便住户进行回收;
实施全面的厨余管理策略:康业及启胜已于66个物业安装厨余机,每日收集约9,700公斤厨余;43个商业及住宅物业参与环保署智能回收箱试验计划。
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在员工、顾客、供应链及社群方面亦成效显著:
提倡多元化,重视健康和安全,并致力营造以人为本的工作环境;悉心培育员工,提供平等机会和充足支持,协助他们发展成为优秀团队的一员。
秉持以客为先的理念,努力洞察客户的需求,提供超越期望的优质物业和贴心周到的服务,并寻求创新科技和理念以持续改进。
致力按照自身的环境、社会和管治原则,推进可持续的供应链,与供应商及承办商建立长远互惠的伙伴关系。
为所在社群持续提供支援,在促进青少年阅读及STEM教育、鼓励运动行善及扶助弱势社群等方面作出投资,以创造长远而正面的价值。
集团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获得广泛认可,包括:
• 在最新MSCI ESG评级中被提升至「AA」级
• 连续两年入选《道琼斯领先亚太区指数》与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2025》及其中国版
• 再获晨星Sustainalytics评为亚太区ESG最高评级企业
• 持续成为「恒生可持续发展企业指数」及伦敦「富时社会责任指数系列」的成分股
• 入选「大中华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指数」
• 其他可持续发展嘉许
可持续发展是新鸿基地产“以心建家”的基石。集团持续贯彻可持续发展策略,积极提升表现,将继续推动合作,促进可持续及共融发展,为下一代创造长远价值。
点击图片浏览更多可持续发展报告内容:
(新鸿基地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