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校园的安全警报从未真正停歇。今年全美已发生多起校园安全事件,明尼苏达州天使报喜天主教会学校的悲剧至今令人揪心 !
两名人员丧生、三十余人受伤的惨痛后果,再次将校园安全推向舆论风口。
就在各界为 “如何守护师生安全” 争论不休时,印第安纳州 Byrna 科技公司推出的 “假枪” 防身装置,突然成为热议焦点。
![]()
这款外观与真枪无异、却发射非致命弹丸的设备,被公司 CEO 布莱恩・甘茨称为 “校园安全新屏障”,声称仅凭 “亮相” 就能震慑袭击者。
但在枪支问题本就敏感的美国,让 “高仿真枪” 进入校园,究竟是破解安全困局的天才构想,还是会引发误判、误用的致命冒险?
Byrna装置并非传统意义上的 “假枪”,而是一款经过技术研发的非致命防身设备,外观与主流手枪高度相似,却采用完全不同的工作原理 。
依靠二氧化碳推进系统发射两种弹丸:一种是能带来强烈痛感的高级聚合物弹丸,另一种是可持续20-30分钟效果的胡椒喷雾弹。
![]()
根据 Byrna 科技公司官网公开的技术参数,该装置有效射程可达15-20 英尺,远超普通胡椒喷雾的1-2 米,这意味着使用者能在更安全的距离完成防卫。
其胡椒弹的成分经过美国环保署(EPA)认证,爆散后的粉末不会对人体造成永久性伤害,仅会引发短暂的灼烧感、失明和呼吸窘迫。
截至目前,该装置已在民用市场销售超过50万台,且通过了美国国家司法研究所(NIJ)的非致命武器安全测试。
但最具争议的设计,恰恰是它 “以假乱真” 的外形 !没有玩具枪必备的橙色标识,甘茨在接受《华尔街日报》补充采访时强调,这一设计是为了最大化威慑效果,“袭击者在紧张状态下无法分辨真假,展示武器的瞬间就能瓦解其攻击意图”。
![]()
Byrna装置能引发关注,本质是美国校园枪击案的严峻现状倒逼的结果。
美国2024年最新报告显示,校园枪击已成为12-18 岁青少年的第三大死因。
面对危机传统解决方案始终陷入两难。此前政界提出的 “教师配枪” 方案,遭到了美国教育协会(NEA)的强烈反对,该协会2023年的调查显示,82%的教师不愿携带致命武器,担心 “误操作伤害学生” 或 “加剧校园紧张氛围”。
![]()
而严格的枪支管控法案又进展缓慢,夏威夷州 2022 年出台的 “限制公开携带枪支” 法案,因触及宪法第二修正案争议,至今仍在最高法院等待最终裁决,全国步枪协会(NRA)更是明确表态反对任何形式的持枪权限制。
美国枪支暴力预防组织指出,校园内出现大量 “以假乱真” 的武器,可能会让学生产生心理恐惧,更可能引发警方误判。
支持者看重 Byrna 装置的 “非致命性” 和 “威慑力”,但实际应用中的风险的远比想象中复杂。
首先是未成年人的误用风险。甘茨声称 “误击仅会造成 20 分钟不适”,但美国儿科协会(AAP)的测试报告显示,胡椒喷雾粉末若被儿童吸入,可能引发哮喘发作或肺部感染,尤其对于有过敏史的学生,风险更高。
![]()
其次是警方误判的致命风险。美国司法部 2022 年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全美有 37 起警方误将仿真枪当作真枪射击的案例,其中 12 起造成伤亡。
“每镇控枪” 的安全专家丽贝卡・古德曼直言:“当警方接到校园枪击报警,看到有人手持‘黑色枪支’,根本没有时间分辨是真枪还是 Byrna 装置,误射的概率极高。”
Byrna装置虽是非致命武器,但仍需要专业操作培训,比如如何瞄准非关键部位、如何避免误伤他人。
![]()
美国学校安全协会(NASP)的调查显示,目前美国仅有不到 10% 的学校具备非致命武器培训能力。如果教师未经过系统培训,仓促使用可能会加剧混乱,甚至造成二次伤害。
Byrna 装置引发的争议,本质是美国校园安全 “威慑需求” 与 “风险控制” 的博弈。
要破解这一两难,单纯依赖某一种设备显然不够,需要多方协同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