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8日晚上8点多,湖南益阳南县的54岁男子像往常一样,翻过江堤到洞庭湖支流岸边钓鱼。
那天晚上他的鱼线断了两回,他还特地回家取了新鱼线。
谁能想到,这个普通的夜晚会成为他生命的转折点。
就在他蹲在草丛中等待鱼群时,一场噩梦悄然逼近。
四名携带枪支和红外线设备的非法狩猎者出现在附近,他们通过夜视仪将草丛中李斌的身影误认为是猎物,扣动了扳机。
铅弹从李斌后脑上方打入,在头部碎裂开来。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中枪后的李斌竟然强忍着剧痛,捂着血流如注的头部,一步步走回了家中。家人看到他时,他已经成了一具“血人”,看到家人后便抽搐着倒在地上。
更可悲的是,那四个开枪者上前查看后,发现击中的是人,不仅没有施救或拨打120,反而当场逃跑了。
由于当地医院设备不足,李斌又被转往益阳市中心医院,直到凌晨2点才得到救治,整整耽误了五六个小时的黄金抢救时间。
医院的诊断结果令人揪心:多发性大脑挫裂伤、开放性顶骨骨折、创伤性脑疝……脑袋里遍布铅弹碎片。
虽然通过手术取出了部分碎片,但仍有三四块残留在颅内。
二十多天过去了,李斌依旧昏迷不醒,医疗费用已超过20万元。
这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有一个未成家的儿子和80多岁的老母亲,瞬间失去了顶梁柱。
而最令人心寒的是,肇事方家属竟提出:“先签谅解书,再给钱治病”。
一场所谓的“误伤”,就这样彻底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
![]()
“在我们这样一个禁枪国家,这些人怎么搞到枪的?”
事件曝光后,这是无数网友心中最大的疑问。
确实,我国对枪支管控极为严格,普通百姓几乎没有接触枪支的机会。
然而,这伙人不仅持有枪支,还配备了红外线仪和夜视装备。
有网友愤怒地指出:“有夜视仪都能把人当猎物?这根本不是误伤,这是草菅人命!”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这四人中包括一名刚刑满释放者,甚至还有一名未成年人。
这样的组合深夜持枪外出,本身就令人不寒而栗。
枪支来源成谜。
开枪者声称已把枪丢入河沟,警方打捞数日无果。
是自制枪支?还是通过地下网络购买?
事实上,网络已成为枪支非法销售的重要形式,某些论坛甚至成为枪支非法交易的集散地。这些枪支类型繁多,从火药枪、气枪到仿制步枪,五花八门。
网友的愤怒不难理解:“有夜视仪却分不清人和动物,这说得通吗?”
“这根本不是打猎,这是谋杀!”
“必须严查枪支来源,背后肯定有黑色产业链!”
当先进装备成为草率开枪的底气,这场悲剧早已超越了“意外”的范畴,它暴露的是对生命的极端漠视,和基层枪支管控的巨大漏洞。
![]()
令人心痛的是,李斌的遭遇并非孤例。
在湖南,类似的悲剧在短短一年内已多次上演。
2024年1月,株洲一名捕鱼男子在夜晚被狩猎者通过夜视仪锁定后枪击身亡。
2024年11月,衡南又发生一起类似事件,一名捕鱼者遭误击,开枪者最终自杀身亡。这三起事件的共同点令人不寒而栗:都是夜晚,都是“误认”,都涉及非法持枪,后果都极其严重。
这些事件揭示了一些农村地区存在的打猎文化已演变成致命隐患。
随着非法持枪现象的蔓延,这种“传统”变得更加危险。
狩猎者利用夜色隐蔽,使用越来越先进的装备如夜视仪、热成像仪,却缺乏最基本的谨慎和法治意识。
法律上,此类案件通常被定性为过失致人重伤罪,同时必然触犯非法持有枪支罪。
但司法实践中,涉案人员常辩称“对象错误”误将人当猎物,不过这并不影响犯罪成立。
公众普遍质疑“草丛晃动即开枪”的行为涉嫌严重过失,甚至应追究“危害公共安全罪”。
对于屡教不改者或有前科人员如本案中刚刑满释放的参与者,法律惩处应当更加严厉。
网友纷纷呼吁:“必须彻查每一起案件,追溯枪支源头!”
“对于非法持枪狩猎,必须露头就打,不能让其形成气候!”
同时,也有声音建议完善户外活动安全规范,如夜间活动穿戴反光标识,遇可疑光源立即发声表明身份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