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清水秀的青神。宋汶镰摄
近日,成群的海鸥翩跹飞抵四川省青神县汉阳湖,成为今冬首批前来越冬的“贵客”。有市民专程前往打卡:“太惊喜了!海鸥能来,说明家乡的生态越来越好了。”在岷江畔,白鹭轻点水面,野鸭结伴浮游,生灵与江河和谐相融,一幅“半城山水半城竹”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近年来,青神县始终把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为重要使命,持续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五年保持“两个100%”,岷江(青神段)更入选四川省第二批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成为全省水生态建设的典范。
这份来之不易的“绿色成绩单”背后,是久久为功的系统治理。青神县全面推行“三水统筹”治理模式,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构建起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与乐山市中区、东坡区等区域协同治水,形成齐抓共管的生态合力。全县设立县、乡、村三级河长184名,今年以来累计巡河6100余次,发现并整改问题103个,让护河行动真正落地生根。
为还江于民、还绿于城,青神县腾退600亩沿江土地,建成风景宜人的唤鱼公园,曾经内涝频发的“城市伤疤”蝶变为市民休闲打卡的“生态客厅”。为了让水“活”起来,青神实施“引岷入城、活水净化”工程,种植20余种水生植物,日均净化水量达2.5万立方米,有效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沿江20万亩竹海郁郁葱葱,7个“竹”主题公园错落有致,150公里竹林风景线如翠带环绕。如今的岷江畔,推窗见绿、出门见景。
生态向好,万物共荣。良好的水环境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自然来客”。在青神岷江长吻鮠国家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岩原鲤、中华鮡等珍稀鱼类安家落户,悄然繁衍;夜幕降临,点点萤火在竹林溪畔闪烁。
据悉,青神全县现有53处萤火虫栖息地,是四川省规模最大的萤火虫生态区。依托丰富生态资源打造“竹里萤光”生态IP,2024年观萤季吸引游客超25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突破8000万元,实现了生态价值的创造性转化。
绿水青山间,体育活力也在涌动。青神依托“一江两岸”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水域经济”,连续举办全国桨板赛、桨板球公开赛、全国青少年桨板锦标赛、亚洲桨板公开赛以及四川省迎端午龙舟赛等大型水上赛事,每年水上运动周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超5000万元。体育与生态的融合,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今冬成群海鸥的首次越冬,是当地多年持续推进生态治理、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生动写照。从单一治污到系统治理、生态赋能,青神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卿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