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一个笑话,有人问一位小学生,你对上学哪件事儿最感兴趣?
小朋友抠了抠鼻子,不好意思地说,放学。
虽然好笑,但也代表了部分孩子的心声吧。
有家长就问,一二年级孩子没有书面作业,该如何培养孩子,
是坚持快乐教育给他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还是严抓学习为孩子打好一个基础?
![]()
在这里聊一聊我的看法
快乐教育和严抓学习并不是非彼即此的关系,二者可以相互结合,助力孩子平衡发展。
在我们讨论快乐教育之前,我们想象一下什么是让孩子不快乐的东西?
大概是孩子不想写的学科作业,家长安排的学习任务以及不想上的课外班。
那么,不写到底行不行?
试问有多少家长还觉得小学学习不重要?如果中高考存在,那就还得学,不然到时候怎么上场?
但是,我依然认为学习应该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在他们喜欢玩的年纪,就多玩一下,劳逸结合,
我这样说也不一定对,只是,从自己孩子身上看出来的,
但凡不是孩子自己心甘情愿的,一直靠外部压力才能推动的学习,执行起来非常痛苦,更别说持续多久了。
还是想分享一下4个值得注意的细节:
1、如果可以重来
之前看过一本书,有一些陪孩子参加过高考的父母说,
如果可以重来,我会带他多爬山玩水,真实感受大自然,
如果可以重来,我还会这样规划,并坚定不移的陪伴孩子的学习,
在和他一起吃橘子的时候就快乐的吃橘子,而不会提出一连串的数学问题......
但是哪有如果呢,走过的路,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遗憾。
作为家长的我们,不管是希望孩子在中高考时可以考到一个好学校,还是希望他能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我想我们都可以把目光拉长远一点,从中高考乃至更远的角度回头看,认真思考,眼下我应该怎样规划这个一年级的小朋友的学习?
不可避免的,我们还是要谈应试,那我们就要谈各科学习以及人工智能的使用。
如果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的人,或许还是要呵护好孩子的兴趣,在他喜欢上的事情,多花点时间,多点支持。
2、让孩子爱上学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的孩子大多不想上学,
可是,
当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有一天告诉我,他不想上学的时候,我懵了,
为什么到了小学一年级还不想上学?和孩子交谈之后,我才发现是这样,
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幼儿园以玩为主,小学以学为主,比如小学以后开始有作业了,玩的时间少了,
尤其是作业带来的亲子冲突,都会让孩子畏难退缩,就还是觉得幼儿园好,有的还会觉得爸妈不爱他了。
那么,在对待作业这件事情上,如果学校作业已经足够多,家长就不要再加教辅了,
呵护好孩子的学习兴趣更重要,学习这条路还长着呢。
除非是那种类似于开盲盒的学校,家长要上点儿心。
平时让孩子多参与班级活动,比如说上课举手发言,帮老师做事,运动会等等,
让孩子多一点价值感和归属感,让孩子觉得,我可以,我很棒,我很了不起,孩子就会慢慢爱上学。
3、坚持体育运动
记得我上高中时,每天早上早自习之前,体育老师都会要求我们先跑上几大圈,再去早读。
那时候不理解,现在才明白锻炼身体的重要性。高强度的学习,不仅仅需要脑力,还有体力的支持。
很多地方都在提高中考体育分值,我们这边老师已经明确表示,跳绳是中考必考项目,
大概是从一年级开始,我们每天都有跳绳任务,后来加了踢毽子,以后说不定就是耐力跑了。
平时跟着校内老师的安排参与,周末的时候也可以带孩子打球、踢球等孩子喜欢的体育活动,从小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4、人工智能时代的孩子该如何学习?
社会发展的太快了,人工智能已经完全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当中,那么孩子该如何运用人工智能呢?
可以让孩子接触AI,然后使用AI,让它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而不能完全依赖AI,
因为我觉得,人工智能时代,最不能被替代的,就是人类的独立思考。
比如:孩子不会写作文的时候,可以打开AI问一下结构怎么列,但是,如果直接让AI写一篇我们直接抄,这就不太好。
手机里面,到底是谁在说话?它为什么能听懂我们说话还能对话?未来,有没有一个会写作业的AI?我们都可以讨论一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