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癌友和家属必须要注意!这个让医生都叹息的常见误区

0
分享至

当“癌症”两个字突然砸向家庭,慌乱与无助往往会先占据所有人的内心。


看着病床上虚弱的亲人,很多人会下意识地为他们“扛下”治疗的决定,或是怕他们难以承受事实真相,亦或是怕他们选错方案,更是怕自己“没帮上忙”。


可这个以“爱”为名义的“大包大揽”,尊重便成了第一个牺牲品,以责任之名行使的,究竟是真正的关怀,还是另一种束缚?该如何平衡


癌症降临,爱与抉择的困境

去年,笔者遇到一位叫老段的肺癌患者。确诊时,他的儿子当着医生的面拍板。


儿子

必须用最好的药,我爸不懂这些,我替他做决定

可老段却在治疗开始后频频抵触——他偷偷停掉昂贵的药物,甚至拒绝去医院复查。


直到一次争执中,老段才红着眼眶诉苦。

我知道你孝顺,但那药副作用太难受了,我夜里疼得睡不着,还不如安安稳稳过剩下的日子……


父亲

你从来没有问过我想不想要啊


父亲

后来在笔者的建议下,父子俩坐下来认真地聊了一次,小段倾听了父亲对“生命质量”的期待。

与此同时,笔者详细分析了不同治疗方案的利弊,包括副作用的应对方法


最终,父子俩一起选择了“靶向药+中医药”的组合方案。


此后,老段不仅积极配合治疗,心态也渐渐开朗起来,目前病情稳定

遗憾的是,并非所有家庭都能找到这样的平衡。


早几年遇到的一位肠癌患者,子女们为了“让父亲活下去”,不顾他“不想遭罪”的意愿,也不顾笔者的劝导,强行安排了高强度化疗

老人在治疗中出现严重呕吐、脱发,体重骤降,最后甚至失去了说话的力气,只能用眼神哀求停止治疗。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子女们才意识到,他们所谓的“爱”,其实是把自己的“执念”强加给了父亲,让他在痛苦中走完了最后一程。


在癌症治疗的困境中,无数的家庭都曾面临过类似的抉择。

到底家属该不该越过“边界”,替他们敲定治疗方向?


事实上,这个问题的答案从来不是“替他决定”或“完全放手”,而是在理解与沟通中找到最适合的方式。

1

先问他“想知道多少”,再谈“要不要决定”

很多人纠结是否替亲人做决定,根源是“怕真相击垮他们”

但临床中,越来越多案例证明:大多数患者其实渴望知晓自己的病情,哪怕是坏消息。


隐瞒往往会让他们陷入更深的焦虑,这种“被瞒着”而无法参与自己的生命决策的失控感可能比癌症本身更让人恐惧。

当然,“告知”不等于全盘托出,而是根据患者的性格、心理承受能力“循序渐进”


如果他平时乐观开朗,能理性面对问题,可以和医生一起,用温和的方式说明病情、治疗方向;

如果他性格敏感脆弱,初期可以先告知“需要治疗,但有办法控制”,减少恐慌,再慢慢透露更多细节。


关键是让他感受到: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家人会和你一起商量。让决定成为共同选择的结果,而非单方面的安排。

2

别被爱绑架理性,多听“专业声音”

面对癌症,家属很容易陷入“过度保护”的误区,比如固执地选择“最贵的治疗方案”,认为“贵的就是好的”;或是因害怕副作用,拒绝医生建议的治疗方案,转而相信偏方


这些看似“为亲人好”的决定,往往忽略了癌症治疗的核心:个体化与科学性。

每个患者的癌症类型、分期、身体基础(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因检测结果都不同,适合的治疗方案也千差万别


因此,在“决定”前,一定要先和医生做充分沟通,弄清楚这几个问题:

■ 目前有哪几种治疗方案?

■ 每种方案的疗效、风险分别是什么?

■ 结合亲人的身体状况,哪种方案更“性价比高”(不仅是经济成本,还有身体耐受度)?

■ 家人能提供哪些支持?


让“决定”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非仅凭“我觉得好”的主观判断,如此才能避免因盲目选择留下遗憾。

3

接受“不完美”,把“情感支持”放在首位

无论最终是谁做决定,都要明白:癌症治疗没有“绝对正确”的选择,任何方案都有风险与不确定性。

哪怕做了最周全的准备,也可能遇到副作用、病情反复等问题。


这时候,家人的心态很重要——别把“做对决定”当成唯一目标,更别因担心“选错了”而焦虑自责,因为对患者来说,“被爱、被陪伴”比“完美的治疗方案”更能带来力量。


真正的爱,是携手同行

面对亲人患癌,“要不要替做决定”从来不是一道单选题。

真正的爱,不是替他“承担所有”,而是让他感受到“无论选择怎样的路,我们都会和你一起走”。


或许过程中会有争吵,会有犹豫,但只要彼此坦诚、互相支撑,哪怕前路艰难,也能让患者在被尊重被爱的氛围中,更有勇气面对治疗,更有质量地度过每一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一邮轮放弃日本靠岸,取消乘客下船

中国一邮轮放弃日本靠岸,取消乘客下船

极目新闻
2025-11-19 17:58:05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掠影后有感
2025-11-18 11:14:38
日经225指数涨幅扩大至2.2%

日经225指数涨幅扩大至2.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20 08:09:04
可耻的是,捅郭伟马蜂窝的是个学生

可耻的是,捅郭伟马蜂窝的是个学生

关尔东
2025-11-19 17:13:25
被中国连环反制后,日本极端右翼调转枪口,对准高市早苗

被中国连环反制后,日本极端右翼调转枪口,对准高市早苗

沧海旅行家
2025-11-19 16:58:11
中反制日接招,中日较量持续升级,关系倒退数十年

中反制日接招,中日较量持续升级,关系倒退数十年

今日段评
2025-11-20 08:00:17
透视小米三季报:当下业绩远非终点,而是新一轮跃迁的开始

透视小米三季报:当下业绩远非终点,而是新一轮跃迁的开始

砺石商业评论
2025-11-20 09:59:13
施一公:这是中国潜伏的最大危机!(发人深省)

施一公:这是中国潜伏的最大危机!(发人深省)

霹雳炮
2025-11-18 20:38:34
沙俄让清朝损失的土地,面积达到330万平方公里,如今在哪些国家

沙俄让清朝损失的土地,面积达到330万平方公里,如今在哪些国家

兴趣知识
2025-11-17 15:39:26
一个人城府深到可怕的10种表现(想要保护自己,必修城府心)

一个人城府深到可怕的10种表现(想要保护自己,必修城府心)

诗词中国
2025-11-16 19:43:12
凌晨5:00,一声巨响

凌晨5:00,一声巨响

贩财局
2025-11-20 09:19:54
不要低估日本先发制人击沉福建舰的威胁,应该学习美苏对日做法!

不要低估日本先发制人击沉福建舰的威胁,应该学习美苏对日做法!

环球策论
2025-11-19 00:10:39
别被新闻给误导了,这才是高市早苗的真相

别被新闻给误导了,这才是高市早苗的真相

少年一白
2025-11-18 12:03:56
Gemini 3 强得有点不太像阳间的东西。

Gemini 3 强得有点不太像阳间的东西。

差评XPIN
2025-11-20 00:09:23
库里缺席勇士惨负热火吞2连败 鲍威尔25分波杰20+8

库里缺席勇士惨负热火吞2连败 鲍威尔25分波杰20+8

醉卧浮生
2025-11-20 10:57:35
广西桂林市委原书记周家斌被公诉,曾被批妄议党中央大政方针、结交政治骗子

广西桂林市委原书记周家斌被公诉,曾被批妄议党中央大政方针、结交政治骗子

极目新闻
2025-11-20 10:23:19
日本称已向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

日本称已向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

界面新闻
2025-11-20 10:43:18
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日本学者:高市早苗让日本国民成了牺牲品

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日本学者:高市早苗让日本国民成了牺牲品

环球网资讯
2025-11-20 07:15:05
申京28+11+7火箭击退骑士收获5连胜,杜兰特20+3米切尔21分

申京28+11+7火箭击退骑士收获5连胜,杜兰特20+3米切尔21分

湖人崛起
2025-11-20 10:42:41
中央批准:刘承功同志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

中央批准:刘承功同志任中山大学党委书记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20 10:28:41
2025-11-20 11:40:49
何裕民教授 incentive-icons
何裕民教授
著名临床肿瘤专家,博士生导师
2359文章数 95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日媒爆料:高市或于中国重要日子当天参拜靖国神社

头条要闻

日媒爆料:高市或于中国重要日子当天参拜靖国神社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易梦玲恋情曝光,相差16岁

财经要闻

英伟达财报,超预期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一汽丰田发布IT'S TiME 3.0 三款焕新产品同步亮相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29.4亿!海南“地王”片区,要卖超级宅地!

教育要闻

人工智能对这代孩子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旅游要闻

海西之约,首都相见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量大管饱 中国军网在海外发布备战视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