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游牛蹄岭:陕西安康一场穿越时空的深情对话
记者王开成
![]()
![]()
![]()
![]()
![]()
![]()
![]()
![]()
![]()
![]()
![]()
![]()
![]()
![]()
![]()
![]()
![]()
![]()
![]()
![]()
晨雾中的牛蹄岭,如一卷未干的水墨,将历史与自然糅合成朦胧的诗行。
登临此山,每一步都踏在时光的裂隙里——脚下是湿润的苔痕与弹坑,头顶是雾霭中闪烁的红星,耳边是松风与七十年前的回响。
【雾锁青山,血色记忆浮现】
山顶的纪念碑在雾中若隐若现,十九米的身躯如沉默的巨人。
1949年夏,千余名战士在此鏖战,山头九易其手,弹雨染红松林。此刻雾滴坠叶的轻响,恍若当年血泪渗入泥土的余韵。
指尖抚过战壕遗址的岩壁,一枚锈蚀弹壳的寒意刺骨——十四岁的炊事员、十八岁的文书……他们的青春凝固于此,却铺就了今日安康的安宁。
【雾散雾合,一江清水向北】
雾气忽散,汉江如银链蜿蜒,那是南水北调的源头,承载着向北送水的承诺。
雾又合拢,江影遁入虚空,唯余风穿林啸,似烈士未息的低语。登顶远眺,雾霭下的村庄与田野尽收眼底,如他们用生命守护的画卷。
牛蹄岭的雾,是历史的轻纱,也是自然的呢喃。它让硝烟与花香共存,让记忆与未来交织。
《雾游安康牛蹄岭记》古体长律诗
记者王开成
![]()
![]()
![]()
![]()
![]()
![]()
![]()
![]()
![]()
![]()
![]()
![]()
![]()
![]()
![]()
![]()
![]()
晨起推窗雾似纱,安康城隐霭中赊。
山岚漫卷如烟梦,欲揭谜底踏天涯。
友邀寻幽牛蹄岭,驱车东南碾湿洼。
青山轮廓初如黛,乳白云絮裹轻纱。
车至山脚雾更浓,登阶苔滑水雾碎。
松涛低吟形不见,枝叶拂面沁骨寒。
行至山顶纪念碑,十九米躯隐雾间。
沉默巨人托苍穹,红五星闪诉血烟。
七四九夏鏖战急,千余战士山头迁。
弹雨倾盆松林赤,血染赤霞映天边。
雾中静寂水滴坠,恍若血泪渗泥田。
低语声声入耳畔:寸土皆浸少年血。
雾中身影似掠过:十四握刀冲在前,
十八以石搏命坚,未见安康今貌鲜,
骨血铺就通途延,化作桥灯江水流。
转至战壕雾霭漫,残垣弹坑幻深潭。
指尖抚过坑壁土,锈蚀弹壳刺骨寒。
雾气忽散现汉江,银链蜿蜒东去长。
南水北调源头水,一江清送京津忙。
雾又合拢江影遁,风穿林啸似低语。
登顶刹那雾破天,云海翻涌安康现。
汉江四桥如虹卧,歌剧院顶刺青灰。
万家灯火渐苏醒,雾中城市似巨舰。
恍见战士北望晨,长眠化作风与水。
下山雾复浓回首,不见峰顶见灯流。
红星灯沿山蜿蜒,光华如炬指北方。
归雨至车窗模糊,忆碑前雾中松柏舞。
虬曲如臂托安康,雾是山息史叹长。
未竟守望山河安,君魂可慰泪沾裳?
此雾非雾是情长,山呼吸,史低吟。
烈士英魂化灯水,守望安康永无疆。
山河无恙君魂安,松柏长青映朝阳。
(记者王开成乙巳年万圣夜作于汉江畔陕西安康竹园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