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武大被毒死之前,其实一切都有可能——甚至西门庆和潘金莲都可能安然在一起。
但西门庆和潘金莲的贪婪执拗,以及武大的一句话,将这三人命都送了。
潘金莲“你若有心,喝我残酒”后,武松已看她不上。
武松搬离武大家,意思极明白:他和潘金莲没法同在一家住。
他要出门时,让武大少出门,甚至可以不做生意,其实预感到了潘金莲可能带来的祸患。
如果这时西门庆过来求娶潘金莲,武松多半会劝哥哥:就任她走了吧!
然后皆大欢喜。
西门庆勾搭了潘金莲,本也不至于翻天。如果武松知道了,多半会暴打俩人一顿,再劝武大把潘金莲送走算。
然后皆大欢喜。
![]()
但此后,一连串情节,把这事拧成死结:
武大听了郓哥的话去捉奸,被踢伤了。这事变严重了。
武大公开对潘金莲示威了:“我兄弟武二,你须知他性格,倘或早晚归来,他肯干休?你若肯可怜我,早早扶得我好了,他归来时,我都不提起。你若不看顾我时,待他归来,却和你们说话。”——他不会舍弃潘金莲,他会让武松去对付潘金莲和西门庆。
王婆当时给了西门与潘两个选项:
——短夫妻,向武大和武松认罪,从此服气,偶尔露水姻缘。
——长夫妻,直接害死武大。
西门庆当时“欲救生快活,须下死功夫。罢罢罢!一不做,二不休。”决定杀武大了,也就完蛋了。
在西门庆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前,每个环节,潘金莲和西门庆都还有活路。
但他俩既然要“生快活,死功夫”,那就只好死了。
这也是《水浒》极精妙处:
郓哥觉得生意被王婆抢了不忿,撺掇武大捉奸;武大捉奸被踢气不过,对潘金莲提到了武松——他俩都没做错,但无意间让武大陷入了危险的境地;西门庆和潘金莲要自己的生快活,所以下杀手。王婆贪图西门庆的钱,所以出毒计。
任一个环节,任一个谁,说一句“算了”,就都不会把事拧到死局。
然而。
事后想来,曾有一个节点是最完美时刻,当时武松搬离武大家时,潘金莲曾撒泼,“你与了我一纸休书,你自留他便了。”武大不敢说话,顺从老婆,任武松走了。
如果当时武大真给了潘金莲休书,一切都不会发生了:武松可以守着武大一直到老——就像,如果他没去捉奸,没对潘金莲提到武松,也许他不会死。
当然武大没有错,许多善良无辜的人想不到:只是坚持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会遭遇厄运。
命运如悬丝,挂着便罢了;每个人都来拽一拽,终于断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