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大哥说,今年6月退休,一口气补缴了15年的职工医保,花了9万5千多块。结果呢?医保卡个人账户里“嗖”地一下,退回来2万1千多!这么一算,自己实际掏了7万4,就买了个“终身医保”的护身符,大哥直呼“值了!”
![]()
我当时就一拍大腿,哎?这事儿新鲜呐!一次性补缴医保,怎么还带“返现”的?这政策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还是我以前压根就没注意过?
想当年我退休那会儿,医保也差了好几年,也是一次性补齐的。可我印象里,钱是交了,卡里却没见多出这笔“返现”啊。难道是我记错了,还是这政策各地不一样,执行起来有先后?
这事儿一琢磨,问题就来了。那返到医保卡里的2万多块钱,听着是挺美,可它不是现金啊,锁在卡里动弹不得。我就纳闷了,与其这么“左手倒右手”,玩个数字游戏,为啥当初不直接把总价给降了呢?少收2万1,我们不也实实在在少掏钱了吗?这操作,图啥呢?
最关键的,这卡里的钱到底能不能提现?要是能取出来,这两万多块,给孙子孙女包个大红包,或者跟老伴儿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那得多带劲!可要是取不出来,是不是就只能老老实实去买药、看病,或者在定点药店刷点日用品?
![]()
这医保卡里的钱,到底是个啥“存在”?
咱们得先搞明白,这“返钱”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这“返钱”在行话里叫“划入个人账户”。职工医保基金就像一个大水池,里面分两块水:一块是“统筹基金”,大家共用的,主要用来报销住院等大额费用;另一块就是“个人账户”,就是你医保卡里这笔钱,相当于你自己的小金库。
你一次性补缴了那么多钱,医保局就按照一定的比例,从你交的总费用里,划一部分到你自己的小金库里。所以,这钱本质上还是你自己的,只是换了个地方存放。
那为啥我当年补缴没返钱呢?
这事儿吧,还真不能一概而论。咱们国家地大物博,医保政策也是“一地一策”,甚至不同年份都可能微调。可能你退休那会儿,当地的政策就是补缴的钱全部进入统筹基金,用来“加固”整个医保体系的堤坝,不划入个人账户。而现在,为了鼓励大家参保,或者政策优化了,就规定了补缴也要按比例划入一部分。所以,你和你那位条友的经历不同,很可能就是“时差”和“地差”造成的。
灵魂拷问:这钱,能提现吗?
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对吧?我专门去打听了一下,结论可能要让部分人失望了:绝大部分地区,医保卡个人账户里的钱是不能直接提现的。
为啥?这得从医保的“初心”说起。医保,医保,核心是“医”和“保”。这笔钱放进个人账户,就是为了让你有个“医”的保障,小病小痛买药、门诊看个病能直接刷卡,减轻你的现金压力。要是能随便提现,今天提出来买手机,明天提出来下馆子,那不就偏离了“保障”的轨道,变成了“变相的工资”了吗?真到了生病需要用钱的时候,这个“蓄水池”不就干了吗?
不过,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在一些特定情况下,这笔钱还是可以“取”出来的。比如:
参保人去世了:个人账户里的余额可以被继承人依法继承,这钱就能取出来。
参保人跨省市转移:在办理医保关系转移时,个人账户的余额可以随之转移到新参保地。
极少数地区的特殊政策:有些地方可能在特定条件下允许提现,但这个非常罕见,需要咨询当地医保部门。
所以,这钱到底该怎么用才“值”?
既然提现基本没戏,那这2万多块就真成了“死钱”了吗?当然不是!它的用处大着呢!
支付医疗费用:这是它的本职工作。门诊、急诊、买药,只要是医保定点机构,符合规定的费用都能刷。
家庭共济:现在很多地方都开通了“医保家庭共济”功能。你可以把你的个人账户绑定给你的父母、配偶、子女使用。他们看病买药,花的是你卡里的钱。这不就等于把这笔钱“活”起来,惠及全家了吗?这可比提现出来再给他们现金方便多了!
购买商业健康保险:部分地区允许用个人账户余额购买指定的商业健康保险,比如重疾险、医疗险等。这等于用你的“小金库”给自己和家人加了一层更厚的保障。
![]()
说到底,那位条友花7万多买了个“终身医保”,这账怎么算都不亏。人吃五谷杂粮,谁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有了这个“护身符”,未来的医疗风险就大大降低了。而那2万多的个人账户余额,就像一个随身的“医药费钱包”,虽然不能随便花,但关键时刻能解燃眉之急,还能给家人用。
古人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年轻时为健康投资,年老时才能安心享受生活。这笔钱,看似“锁”在了卡里,实则“锁”住的是一份安稳和踏实。与其纠结能不能提现,不如想想怎么把它用在刀刃上,让它真正成为守护全家健康的“压舱石”。您说,是这个理儿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