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去给一个B轮公司上课。创始人私下跟我唠嗑:
“楚老师,我从创业开始,就天天埋头搞业务,公司品牌和个人品牌都没怎么管。现在发现,得赶紧补课了。”
这话挺有意思。其实她代表了一批典型的“谦逊型创始人”。
他们就像职场上的“实干派”:一个劲儿往自己的“信用账户”里存钱(积累绩效资产),但就是不打广告、不吆喝(声誉信号不足)。
用人话说,就是:有底气有实力,但缺乏有效传播。
但另一类人,也是咱们职场上最怕遇到:只会“画大饼”、没有实货的“空谈派”。
他们天天在发布会上高调宣讲,把未来的业绩说得跟真的一样。你看他的朋友圈,总是形势一片大好,业绩蒸蒸日上。这本质上,就是提前透支自己未来的信誉。就是提前把大家对你未来的期望,晒光了。
其实,无论是创始人 CEO、高管还是普通打工人,每个人头上都有一份无形但至关重要的——「声誉资本平衡表」。这份表,决定了你能不能在江湖上站稳脚跟,能不能融到资,能不能在危机时获得支持。
第一张图:声誉资产与负债(你的账户情况)
咱们先看第一张图,搞明白你在“存款”还是“贷款”:
![]()
第一类是右下角的谦逊实干家。
公司业绩表现不错,但是传播信号比较弱。这类谦逊者拥有“声誉资本资产”(存款)。别人觉得你可靠、低调,你说话时大家会更信任。这是在积累社会信用。
另外一类是左上角的浮夸冒进者。
公司业绩表现一般,但是吹的比较多。这类浮夸者拥有“声誉资本负债”。外界对你的期望远超你能兑现的实力。这就是透支信誉。一旦无法兑现承诺,立马面临声誉危机。
简单来说:
你的实力 > 你的声量,叫信任累积;
你的声量 > 你的实力,叫信任透支。
咱们把声誉资产拆开看,就像公司的财务报表:
谦逊型创始人(像开头那位CEO),他们的账户就是存款多、负债少。拥有巨大的“谦逊盈余”,这笔钱就是你危机关头可以随时动用的“声誉资本”。
浮夸冒进者则是过度举债。他们把一些未来还没实现的信誉提前花掉。一旦到期“无法偿还或兑现”,就会触发“炒作负债”,导致声誉受损。
总结下:
你的账户里必须有“已交付的绩效”作为资产,去抵消你“未实现的承诺”这笔负债。最终的目标是:赢得的信誉。
比如我某前司创始人&CEO,麾下第一家公司已经上市两年多,现在正在筹划第二、三家上市公司。我经常看到他在朋友圈发布最新的公司业绩和战略举措。相信随着二三家公司的上市,他和公司的信誉资产也会越来越深厚。
第二张图:创始人的江湖地图(你的位置和路径)
再来看第二张图(创始人的实力 vs 造势),它告诉你行动指南和最佳路径。
![]()
左边半区(实力低,别瞎喊):绩效低,劝你赶紧闭嘴。
左下角(配角/默默无闻):无关紧要。你是行业小透明,先提升绩效再说。
左上角(傲慢/撒谎):江湖骗子预备役。实力低,嗓门高。迟早声誉破产。
右边半区(有底气,才敢玩):绩效高,你有操作空间。
右下角(谦逊/低调):实力不错,低调过度。你有巨大的“谦逊盈余”。但问题是:你错过了最好的融资和人才机会!你的声誉资产存在那里持续贬值。
理想中的目标线:理想均衡,名实相符。这是最稳的。
核心策略是:创始人,必须学会“切换模式”
一个成熟的商业领袖,不是只会存钱或只会借钱,而是懂得切换模式的声誉战略高手。
你看到图上那条绿色的波浪线了吗?
它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螺旋上升的波浪线。这也是一家创业公司声誉战略规划的核心路径。
1. 从右下角起步(低调过度):
你先得沉下心,做出绩效,积累实力。这是你的“存款”。你不能一上来就“造势”。
2. 切换到“造势”模式(杠杆过度):
当你需要融资、需要抢市场、需要招人、需要 IPO时,你必须把声量提上去。稍微“杠杆过度”是允许的,你得把你的宏伟蓝图吹出去,把别人的钱和人吸引过来。
3. 迅速切换回“交付”模式(沉淀):
造完势,拿了钱,上市了,赶紧闭嘴干活!迅速把你的绩效提升,跟上你吹出去的牛。把“借来的名声”变成“赢得的信誉”。
这条波浪线,就是「造势—交付—再造势—再交付」的循环。
你不能一直低调,也不能一直高调。
核心逻辑是:用你的实力,追上你的声量。每次喊完话,发完朋友圈,都必须有扎实的交付来托底,才能沿着这条线往右上角的「理想均衡」游走。
最终目标:成为一个“实力不错,名实相符”的领袖。
既有底气,也有影响力。
总结
各位创始人,声誉不是虚荣,它是你的商业燃料。
你影响世界、创造产品、说服人们与你合作、为你工作,以及让投资者给你投资的能力,都深深根植于你的声誉。
如果你不关注别人对你的看法,你会错失重要的合作机会,甚至难以筹集到必要的资金。
优秀的创始人,必须懂得如何平衡“言语的杠杆”和“行动的基石”。
什么时候该大声喊话(造势),什么时候该默默干活(谦逊),这份切换能力,决定了你公司能走多远。
正如那位 B 轮创始人一样,你可以问问自己:「声誉资本平衡表」现在处于谦逊盈余(资产充足但分配不足)还是傲慢赤字(负债透支)状态?你计划如何激活你的“谦逊盈余”,将其转化为下一阶段的增长动力?
慎言,管住你的嘴,切换你的模式,把绩效做上去。
The End
点击直接购买我写的书
友声誉的使命是“陪跑品牌至暗时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