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3日,第一财经的消息让不少人惊了:萝卜快跑每周订单量超25万单,而且100%是全无人订单——车里连个安全员都没有。更厉害的是,它累计订单破1700万,全无人驾驶里程超1.4亿公里,还从没出过重大伤亡事故。现在北京、上海、深圳,甚至迪拜、阿布扎比都有它的影子,全球22座城市都能打到这种"空驶出租车"。
身边好多人问:"没人开车真的安全吗?""打一次贵不贵?"其实这事儿早不是实验室里的概念了,今天用大白话拆清楚,无人驾驶到底靠谱不,离我们的日常又近了多少。
一、先看数据:25万单背后,无人驾驶早不是"尝鲜玩具"
很多人觉得无人驾驶是"小众体验",但萝卜快跑的数据藏着大变化,它已经从"试点"往"日常出行工具"靠了。
先说订单量,一周25万单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天要接3.6万单,平均每小时近1500单。能撑起这么大的量,核心是覆盖范围够广:国内北京的海淀、上海的浦东、武汉的光谷这些核心区都能打到,深圳更狠,今年6月就把试点扩到了全市11个区,连宝安机场这种枢纽都能接送。国外也没落下,迪拜的棕榈岛、阿布扎比的市中心,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全球22座城市的布局不是摆样子的。
再看安全性,这是大家最关心的。萝卜快跑给出的数据是"每1014万公里才出一次气囊弹出事故",还从没发生过重大伤亡。可能有人对这个数字没概念,对比一下就懂了:普通司机平均每几十万公里就可能出一次事故,专业网约车司机虽然更谨慎,但也远达不到这个水平。这背后是技术堆出来的——车上装着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还有十几个摄像头,能360度无死角看路况,比人眼反应快10倍不止。
我朋友李姐上周在深圳就试了一次,她说一开始坐进去手心冒汗,总觉得"没人管要出事",结果车过路口时,老远就减速避让了一个闯红灯的电动车,变道前还会提前打灯观察,比不少新手司机稳多了。"下车的时候居然有点习惯了,感觉比打车碰到话多的司机还清净。"
二、核心真相:为啥能做到全无人?3个关键撑起来的
没人开车还能安全跑,甚至接这么多单,不是靠运气,而是政策、技术、商业化这三驾马车一起发力的结果。
1. 政策给"绿灯":一线城市先放开,试点变市场
以前无人驾驶总卡在"能不能上路",现在政策明显松了。深圳是最敢试的,南山区早就发了市场化运营试点,一线城市中心城区搞全无人商业化,这还是头一回。北京、上海也跟上了,只要车企通过安全测评,就能在指定区域开全无人运营,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每辆车都配个安全员盯着。
国外也在抢这个风口,迪拜专门给无人驾驶划了专用车道,阿布扎比还把它纳入了公共交通体系,政策支持给足了,企业才敢投钱扩大规模。
2. 技术够"抗打":不是"傻跑",能应对复杂路况
很多人以为无人驾驶只能在晴天、空旷路段跑,其实现在早能应对复杂场景了。萝卜快跑的车能处理早晚高峰的拥堵,雨天、夜间也能正常行驶,甚至能识别突然窜出来的小孩、横穿马路的外卖车。
这背后是"车路云一体化"的功劳,简单说就是车不光靠自己"看路",还能连上路旁的传感器和云端系统,提前知道前方路口的红绿灯变化、远处的交通事故,相当于有了"千里眼"。就像去年有个测试,车在离路口500米外就收到了"前方有事故"的预警,直接自动绕路,比老司机反应还快。
3. 商业化能"回本":成本比网约车低,还能连轴转
企业愿意砸钱做,根本原因是能赚钱。有人算过一笔账:一辆萝卜快跑的车大概20多万,加上营运证、保险,总成本不到27万。它一天能跑18个小时,不用休息,武汉那边的流水一天大概430块,扣掉电费、停车费,一天能赚380块,不到两年就能回本。
对比传统网约车,这优势太明显了——不用给司机发工资,这可是最大的成本。现在有些城市早晚高峰还搞免费体验,就是为了攒用户,等规模上来了,价格可能比普通打车还便宜。
三、避坑提醒:想打车先看这4点,不然白等一场
虽然越来越方便,但无人驾驶现在还有不少限制,不是想打就能打到,这几个细节得注意。
1. 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去:核心区能打,小区里进不去
目前萝卜快跑只覆盖城市核心区和交通枢纽,偏远小区、乡村地区还没开通。而且它不会像网约车那样开进小区大门,只能停在路边指定的上下客点,比如深圳的用户就反映,得走到小区门口的主干道才能上车。所以打车前最好在App上查一下覆盖范围,别白跑一趟。
2. 行李多、带小孩要注意:有尺寸限制,不能抱宠物
车上的空间和普通网约车差不多,但如果带超大行李,可能放不下,因为后备箱要装设备。带小孩的话,得自己准备安全座椅,车本身不带。而且现在不能托运宠物,想带猫、狗出门的话,还得选传统网约车。
3. 遇到问题得自己处理:没有司机,全靠远程客服
车里没有司机,遇到问题得联系远程客服。比如车门打不开、想提前下车,都得通过车内的屏幕呼叫客服,虽然响应挺快,但还是不如直接跟司机说方便。不过客服能远程控制车辆,比如遇到故障,能远程把车开到安全地带,这点倒挺放心。
4. 不是全天都有:部分城市有运营时间限制
虽然车能连轴转,但有些城市有运营时间,比如北京目前是早7点到晚10点,深夜想打车可能没人接单。而且热门时段可能要排队,毕竟现在车辆数量还没那么多,早晚高峰建议提前预约。
最后聊聊:无人驾驶会取代网约车司机吗?还有这些坎要过
萝卜快跑一周25万单的成绩,让不少人担心"网约车司机要失业了"。但其实短期内还不用担心,毕竟现在覆盖范围有限,车辆数量也不够,而且有些场景比如帮乘客搬行李、处理突发疾病,还是需要人的。
不过长期来看,无人驾驶肯定是趋势。现在最需要解决的是几个问题:出了事故算谁的?数据安全怎么保障?偏远地区的覆盖什么时候能跟上?这些问题解决了,它才能真正走进千家万户。
你坐过无人驾驶出租车吗?感觉比普通打车靠谱吗?觉得多久以后,我们出门都能打到没人开的车?欢迎在评论区聊聊,给想体验的朋友避避坑!
#微信##朋友圈##搜索##财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