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电零售行业集体承压的情况下,苏宁易购公布了2025年三季报,公司延续盈利态势。通过渠道、供应链、服务等多方面的改革,夯实基本盘。
受国补退坡与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家电零售行业正在经历结构性分化。在此背景下,企业的经营韧性和稳健发展能力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10月30日晚间,苏宁易购发布了2025年三季度财报,公司持续保持盈利,整体经营表现相对稳健。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门店优化、深化供应链协同、系统推进债务化解。这些举措为公司经营稳定和后续发展提供了支撑。
基本盘稳固
2025年,家电市场的核心变量依然是“以旧换新”国补政策。进入三季度后,随着国补力度的阶段性回调,行业增速放缓。
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5.2%至6701亿元,整体保持稳健。但市场呈现明显 “前高后低” 特征,分季度来看,第三季度单季零售额同比下滑3.2%,其中9月下跌19.2%,回落较为明显,直接拉低了前三季度增速。
同时,分品类来看,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油烟机、燃气灶、热水器(电热、燃热)7大刚需品类均出现双位数下滑。其中,2025年1-9月,彩电零售额同比下滑19.3%、空调零售额同比下滑28.1%。此前增长强劲的清洁电器和厨房小家电也出现增速放缓。
要知道,国补政策的推出就是为了直接降低消费成本,进而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不过一定程度上来说,国补带来的是一种需求前置,新需求的产生较少,也因此,随着部分地区国补退坡,相关家电产品的销售额出现明显收缩。
在这种情况下,2025年三季度,受国补退坡和行业竞争加剧影响,与之相关的家电及商贸板块普遍承压,除家电零售业增长放缓外,部分商超企业三季度业绩也出现下滑,如富森美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下滑14.3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2.6%;茂业商业同期营收同比下滑14.2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72.88%。在整体承压的环境中,苏宁易购仍实现了相对稳健的经营表现。
10月30日晚间,苏宁易购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1.3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333.00万元。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122.3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463.70万元。这已经是苏宁易购连续第六个季度实现盈利。
![]()
分业务来看,苏宁易购的核心业务整体平稳,前三季度苏宁易购门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5%,家电3C家居生活专业店可比门店收入同比增长5.4%;第三季度零售云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政企业务也实现较快增长。
与此同时,公司的门店有序扩张,三季报指出,若不考虑对大润发、欧尚商超电器店等进行的调整,前三季度公司直营的家电3C家居生活专业店的店面数量净增加31家。
那么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稳健发展,苏宁易购背后做了哪些努力?
修炼“内功”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在《价值》中指出“长期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轮,更是一种价值观。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当前的家电行业已经告别高速增长的增量时代,转而进入竞争激烈的存量博弈阶段,在行业调整期,内生增长力成为关键。过去几年间,苏宁易购面对外界复杂的环境,依然能沉下心来修炼“内功”,以求长远发展。
具体举措方面,首先,苏宁易购持续推进门店场景优化,坚定推进大店战略、建立差异化的竞争能力,今年第三季度一二级市场新开、重装32家Suning Max(苏宁易购超级体验店)、Suning Pro(苏宁易购超级旗舰店)店面,持续提升了店面体验和企业品牌的美誉度。
其中,为了把握中秋国庆“双节”机遇,苏宁易购9月下旬集中新开升级7家Suning Max门店,落地南昌、无锡、哈尔滨、合肥、杭州、上海等核心城市。与传统门店相比,Suning Max门店在门店场景、新品首发、服务体验等方面实现了全面升级,门店各有特色,场景化、个性化、社交化的线下零售体验,受到不少消费者认可。
![]()
其次,公司深化供应链协同,今年以来,苏宁易购持续深化与头部品牌的战略合作,优化整合供应链、渠道资源。
苏宁易购的供应链能力,从公司前段时间的“不等双11”活动中就可窥见一二。今年9月,苏宁易购宣布将双11全面提前至国庆档。这次大促推出的“真惠补”产品,就是苏宁易购与众多品牌方达成共识,发布会上,海尔、美的、海信、博西等主流品牌集体站台,并表示共同加码补贴力度。
同时,基于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双11期间苏宁易购还联合品牌推出涵盖四筒洗衣机、163吋巨幕电视、AR巨幕眼镜、AI零嵌除菌冰箱、超薄双腔油烟机等在内的超百款新品、爆品。
再次,资本市场最关心的债务问题上,财报显示,苏宁易购系统化推进债务化解,积极推进债务和解、风险资产处置化解的工作,带来重组收益和投资收益,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水平也较期初下降 0.49%。
此外,苏宁易购也积极拥抱AI技术,运用AI技术赋能运营效率,从自研垂类大模型、共建算力生态,到落地产品与场景的实际运用,苏宁易购正试图从技术底层重塑零售逻辑。
苏宁易购的“灵思”AI大模型已经在去年年底通过备案,今年1月接入寒武纪国产算力平台,依托定向模型蒸馏与跨领域数据治理技术,“灵思”实现了推理效率提升30%、训练成本降低70%的突破,并构建了12类典型的零售智能场景应用,推动传统依赖经验的决策模式向AI驱动的精准运营转型。
在AI落地的过程中,苏宁易购还在积极拓展技术合作,以求构建更为完整的AI生态,包括布局家庭AI硬件与具身智能,将相关AI机器人引入线下门店,推动AI技术向家电产品转化等等。
这些布局既是苏宁易购在复杂环境下的积极应对,也为公司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长期价值渐显
资本市场有句话一语中的,投资是预期的艺术,所谓预期,实质就是成长性。回到苏宁易购身上,我们可以从客观环境和主观动作来评估公司的长期发展。
客观环境方面,家电业虽迈入存量竞争时代,但始终作为“刚需”存在,只不过,随着产品迭代速度加快,消费者的选择变得越来越多,对产品,对服务的要求也变得更高。
在此背景下,家电零售企业需夯实基本盘、提升运营能力。而如上文所述,苏宁易购通过一系列调整增强经营韧性,为后续发展积累了条件。
短时间来看,四季度,家电市场面临的行业规模下行压力仍将持续,苏宁易购也表示,公司将紧抓国庆、“双十一”等年底促销窗口,深化品牌商的战略合作,优化整合供应链、渠道资源,积极地应对市场竞争,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拉动销售;同时公司还将系统性、持续性地推进债务化解工作,稳步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水平,为企业持续经营提供保障。
站在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家电产品已经进入“AI化”新阶段。据奥维云网监测数据,2025年内置AI大模型的彩电快速渗透,线上市场零售额份额从1月的0.8%增长至6月的42.1%,线下市场零售额份额从1月的1.8%增长至6月的28.3%。而苏宁易购作为零售行业的重要参与者,正在加速推进其AI布局,为未来竞争做准备。
![]()
与此同时,从不少细节处,我们也能看出苏宁易购一直以长期主义为导向,例如,公司大店升级和改造重装投入增加,带来了门店租金及装修费用增加,出现了短期的成本上涨。但公司对门店的升级改造实际上是长期投资,可以预见的是,其未来价值会逐渐显现,为公司带来更多的长期收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