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邀请到一位特别敢 “折腾” 的职场人 —— 和光同尘同学,也是会员群里大家熟悉的老朋友啦。
和光同尘曾是即将被前公司提拔为技术总监的技术经理,却在 27 岁时选择跨界到低空经济做售前。这个看似 “冒险” 的决定背后,藏着怎样的职业思考?他又是如何一步步突破瓶颈的?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故事。
![]()
一、三次职场阶段:从技术到管理,再到自我突破
和光同尘之前有着四年嵌入式开发行业经验。从普通工程师到技术经理,他用了四年时间。离职前,公司甚至提出让他担任华南区域技术总监,但他却在这个时候犹豫了。
他梳理了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把自己的职场经历分成了三段:
第一段:大学时的 “折腾”
大学期间,和光同尘没闲着,泡实验室、参加比赛,尽量多拿一些发明专利和国家级奖项。他总说:“学历是门槛,但能力得靠实践磨出来。”
第二段:职场上的 “升级”
进入科技公司后,他从嵌入式开发工程师做起,因为肯钻研,很快就成了技术组长,又升级了当上技术经理,那时候,他在公司已经算是 “骨干” 了。
第三段:迷茫中的 “选择”
2024 年秋天,他突然陷入焦虑:是去大厂镀金?留在原公司升职?还是转行去新领域?这个问题折磨了他一个多月。每天上下班路上,他都在想:“我到底想要什么?”
![]()
二、遇见大辰:一个改变职业方向的契机
和光同尘和大辰的缘分,要从 2023 年说起。那时他刷到 Lisa 姐的视频,里面讲的 “职业转型” 话题一下子吸引了他。2024 年 11 月,他报名参加了大辰的五天训练营。
“课程里的内容很‘落地’,不是讲大道理,而是教你怎么找到方向。” 结营后,他果断选择加入大辰系统学习。
面试前,他和 Lisa 姐有过一次深谈。“Lisa 姐说,‘咱们还年轻,别怕从头再来’,这句话一下子戳中了我。” 和光同尘说,那一刻他突然有了底气,决定跳出舒适圈,试试新赛道。
三、在大辰的收获:不是学知识,而是 “换脑子”
在大辰学习的三个月,和光同尘最大的感受是:“这里不是填鸭式教学,而是帮你打开新的思维方式。”
1、先 “认识自己”
刚开始,他做了 DISC 性格测试,老师告诉他:“你技术好,但沟通时容易太‘理性’,转行得学会换种方式说话。” 这让他意识到,技术思维和商业思维真的不一样
2、再 “了解行业”
课程分两部分:先学底层能力,比如系统思维、跨部门协作;再学低空经济的行业知识,面对全新的知识体系,和光同尘采用 “宏观 + 微观” 双层学习法:
宏观建构用思维导图梳理产业链全景,将无人机制造、空域管理、应用场景等模块串联成网,重点标注 “政策红利区”(如智慧城市巡检)和 “技术空白点”(如山区信号覆盖方案),快速定位转型切入点;
微观深耕:以 “水库巡检” 为样本场景,通过百度指数、行业白皮书及企业官网,分析该领域技术成熟度(如多旋翼无人机抗风等级)、市场痛点(如人工巡检成本高)及竞品方案(如大疆机场部署案例),并结合自身技术背景(嵌入式开发经验),提出 “模块化硬件 + AI 图像识别” 的融合方案。
“别人说‘隔行如隔山’,但我觉得‘隔行不隔理’—— 每个行业都有其内在逻辑,抓住‘降本增效’这个核心,就能把原有能力迁移过来。”
![]()
开启疯狂学习模式!
四、转行建议:四步走,让转型更稳当
想转行的朋友,和光同尘总结了四个步骤:
第一步:打基础
学底层能力课时,他像 “学生” 一样认真:截图 PPT、做笔记,连刷牙时都在听课程录音。“这些东西看似基础,却是转行的‘地基’。
第二步:懂行业
对低空经济不了解?他就用最 “笨” 的办法:画思维导图,把产业链拆成几部分,再选一个场景(比如水库巡检)深入研究。
他查了上百份报告,甚至用软件模拟部署流程。“面试时,我把自己做的分析图拿出来,面试官直接说:‘这个准备很用心。’”
第三步:交朋友
理论储备完成后,他通过大辰社群链接三类人群:
● 已入行成功者,学习其 “客户痛点导向” 的沟通逻辑;
● 同期转型者,加入训练营一起学习、复盘共性问题;
● 转型未成功者,分析 “技术路线超前” 等教训,避免踩坑。
第四步:改简历
他的简历改了 8 版!先找派派老师定方向,再找晓芳老师抠细节。
“最关键的是把自己当成‘产品’,招聘市场就是‘用户’——你得清楚用户需要什么,再把自己的‘卖点’包装成他们能理解的‘功能’
正是通过这种 “用户思维”,他在最终面试中用 “水库巡检方案全流程推演” 征服考官,成功拿下 offer。
![]()
拿下offer!
五、面试现场:技术人如何 “说服” 面试官?
面试中,和光同尘总结出两类核心问题及应对逻辑:
1、专业问题:紧扣项目细节,用准备度说服考官
举例:“以大疆机场做水库巡检方案,你负责的试点水库作用是什么?范围多大?如何部署和设计路线?”
应对策略:需对简历项目烂熟于心,提前完成三项准备:
1. 背调水库信息:明确水库功能(如防洪 / 灌溉)、面积、地形特征;
2. 模拟部署流程:用第三方软件推演设备安装位置(考虑信号、防风等因素);
3. 路线设计逻辑:结合无人机续航、监测重点,规划 “网格覆盖 + 重点绕行” 路线,规避天气等干扰因素。
2、非专业问题:结构化应答,用迁移能力打动对方
举例:“入职后如何快速适应岗位?”
应对策略:从四方面切入,凸显综合能力:
● 心态:开放学习态度,接受跨界挑战;
● 学习策略:拆解岗位知识(产品 / 流程 / 竞品),制定 30 天速成计划;
● 协作经验:复用技术管理中的跨部门沟通技巧,快速建立协同网络;
● 过往案例:举例 “3 个月掌握嵌入式新框架”,证明学习效率与适应力。
专业问题考‘准备’,非专业问题考‘迁移’—— 技术人只需把‘解决问题的底层逻辑’清晰呈现,就能让面试官看到你的不可替代性。
![]()
积极分享学习资料
六、转行后:忙,但很有成就感
现在,和光同尘入职两个月了,每天都很忙,但很充实,也多亏在大辰学了实战课,他 20 天就摸清了公司产品,上周刚写完景区空中观光的方案,领导夸 “专业”。
转行不是‘从头再来’,而是‘带着经验升级。就像和光同尘,用五年技术底子,加上大辰教的行业知识,反而成了‘技术 + 商业’的复合型人才。
最后借用和光同尘同学送给大家一句话,来做收尾吧~: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别着急一下子成功,选对方向,慢慢积累,总有一天能走出自己的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