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应急科普+AI音乐思政课”在华师一附中光谷汤逊湖学校北校区举行。这堂融合思想政治、传统文化、现代科技与安全教育的特色课程,为新时代青少年安全教育提供了全新范式。
![]()
安全教育课堂现场
学生们手持船桨,在AI改编的《划船调》旋律中,于龙舟竞渡的沉浸体验里学习防溺水知识。“叫、叫、伸、抛”等科学救援口诀,通过艺术化的表达深深印入孩子们心中。
“这堂课实现了从‘说教式’向‘体验式’的根本转变。”课程总设计师、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音乐教研员胡晓燕老师表示,“我们构建的‘文化溯源—科技赋能—法治护航’三位一体模式,让安全教育不再是孤立的知识传授,而是融入文化传承和艺术创造的综合素养培育。”
在武汉市南湖中学的“撞”字主题课上,同学们化身“校园安全创意官”,通过拍摄风险地图、采访事故当事人、创编音乐剧等任务,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以前觉得安全知识很枯燥,现在通过创作音乐剧,我们都成了安全的传播者”。一位参与课程的学生兴奋地分享,“为了写好歌词,我们主动研究安全法规;为了演好情景剧,我们认真练习急救技能。这种学习方式让知识变得特别难忘。”
这场教育创新的背后,是湖北省对“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的生动实践。通过“政—媒—研—校”多方协同机制,将应急部门的专业权威、媒体的传播力量与学校的育人主阵地有机结合,构建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安全教育新模式。
据了解,为探索安全宣传“五进”之进校园的新路径,湖北应急、教育等部门正在合力构建小学阶段“情境激趣”、中学阶段“案例明理”、大学阶段“实践笃行”的阶梯式育人路径,打造全学段有效衔接的安全教育生态。(文/图 张沛、杜槿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