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30 日清晨 7 点 19 分,深圳的天刚蒙蒙亮,晨光透过城中村出租屋的窗户,在地板上投下细长的光斑。范妈妈(化名)正系着围裙在狭小的厨房准备早餐,锅里的米粥冒着热气,她一边搅拌粥锅,一边想着 “今天要赶早去工厂,争取多赶一批货”—— 为了多挣点钱供两个孩子读书,她和丈夫在深圳打工已有 5 年,平时只有春节才能回湖南邵阳老家。
突然,手机铃声急促地响起,屏幕上显示 “婆婆” 两个字。范妈妈心里 “咯噔” 一下,婆婆很少这么早打电话,她赶紧擦干手接起电话,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到电话那头传来婆婆撕心裂肺的哭声:“语嫣…… 语嫣她没了…… 早上起来上学摔倒了…… 医生说…… 抢救不过来了……”
“哐当” 一声,范妈妈手里的勺子掉在地上,粥锅的热气模糊了她的视线。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对着电话大喊:“妈,您说什么?语嫣怎么了?您别吓我!” 声音带着颤抖,眼泪瞬间涌出眼眶,沿着脸颊往下掉,砸在沾满油污的围裙上。
电话里,婆婆的哭声断断续续,夹杂着邻居的安慰声:“早上语嫣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出门,走到村口的石板路时,不知道怎么就摔了一跤,头碰到了路边的石头…… 路过的村民赶紧把她送到卫生院,可还是晚了……” 范妈妈听着,身体一软,靠在厨房的墙壁上,手机从手里滑落,屏幕磕在地上裂开一道缝,就像她此刻破碎的心。
丈夫听到动静从房间跑出来,看到妻子瘫坐在地上哭,赶紧捡起手机询问情况。当得知女儿的消息时,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男人也瞬间红了眼眶,双手捂住脸,肩膀剧烈地颤抖 ——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前一天还在监控里和女儿说话,转眼间就阴阳两隔。
![]()
10 月 29 日傍晚,也就是女儿出事的前一天,范妈妈的手机里还留存着和女儿的最后互动。那天下午 6 点多,范妈妈刚下班回到出租屋,就收到女儿发来的微信语音:“妈妈,我今天数学考了 98 分,老师表扬我了!你能不能给我发点零花钱呀?我想买一本新的笔记本。”
语音里,11 岁的范语嫣声音清脆,带着孩子特有的撒娇语气。范妈妈笑着回复:“我们语嫣真棒!零花钱马上给你发过去,记得省着花,买了笔记本要好好写字哦。” 她立刻通过微信转了 20 元过去,很快收到女儿的回复:“谢谢妈妈!妈妈你在深圳也要好好吃饭,别太累啦!” 后面还跟着一个可爱的笑脸表情。
晚上 9 点多,范妈妈忙完家务,打开家里的监控 APP—— 监控是几年前女儿转到老家上学时装的,摄像头对着客厅,能看到女儿在书桌前写作业的样子。屏幕里,范语嫣正趴在桌子上写作业,台灯的暖光照着她的侧脸,她手里握着钢笔,一笔一划地写着,字迹工整清秀。
“语嫣,别写太晚了,早点睡觉,明天还要上学呢。” 范妈妈对着监控轻声说,虽然知道女儿听不到,但这是她每天的习惯。屏幕里的范语嫣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抬头对着摄像头笑了笑,然后又低下头继续写作业。范妈妈看着女儿的笑脸,心里满是欣慰,想着 “等下个月发了工资,就请假回趟家看看孩子”,却没想到,这竟是她最后一次看到女儿活着的样子。
10 月 30 日早上,当范妈妈在高铁上翻看着这些聊天记录和监控截图时,眼泪一次又一次模糊视线。她反复播放女儿要零花钱的语音,听着那句 “谢谢妈妈”,心里像被刀割一样疼 —— 那 20 元零花钱,成了女儿向她要的最后一笔钱,也成了她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
10 月 30 日上午 9 点,范妈妈和丈夫匆匆收拾了几件衣服,赶到深圳北站,坐上了前往湖南邵阳的高铁。高铁缓缓开动,窗外的风景快速后退,就像他们脑海里闪过的女儿的点滴 —— 女儿第一次学走路、第一次背着书包上学、第一次拿到奖状时的笑脸……
“为什么…… 为什么只是摔了一跤……” 范妈妈靠在丈夫肩膀上,声音沙哑,眼泪已经哭干,眼睛红肿得像核桃。她反复念叨着这句话,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女儿既没有生重病,也没有遭遇车祸,仅仅是上学路上摔了一跤,怎么就突然没了?
旁边座位的乘客看到他们悲痛的样子,递过来纸巾,小声询问是否需要帮忙,范妈妈只是摇了摇头,说不出一句话。丈夫拿出手机,翻看着女儿的照片 —— 有女儿在深圳上学时的合影,有女儿在老家获得的 “三好学生” 奖状,还有女儿和哥哥的合照。照片里的范语嫣笑容灿烂,扎着马尾辫,眼睛亮晶晶的,谁能想到,这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再也不会出现在他们面前。
高铁运行了 5 个多小时,每一分每一秒都像煎熬。下午 2 点多,高铁到达邵阳站,范妈妈和丈夫刚走出站台,就看到来接他们的亲戚,亲戚的眼睛也是红的,看到他们,只是叹了口气,说 “先回家吧,语嫣还在老家的房子里”。
坐在亲戚的车里,看着熟悉的乡村道路,范妈妈的眼泪又忍不住掉下来。她想起每次春节回家,女儿都会早早地在村口等她,看到车就跑过来,扑进她怀里喊 “妈妈”;想起女儿会把自己攒的零花钱,买成她爱吃的糖,藏在口袋里等着她回来…… 这些温暖的回忆,此刻都变成了刺,扎得她浑身疼。
![]()
范语嫣生前是邵阳市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也是周围人公认的 “小学霸”。她原本和父母在深圳上学,后来因为父母工作太忙,没人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在她 8 岁那年,被送回湖南老家,由奶奶照顾,成了一名留守儿童。
虽然远离父母,但范语嫣特别懂事。她知道父母在外打工辛苦,从不主动提过分的要求,每天放学回家,除了完成作业,还会帮奶奶做家务 —— 扫地、洗碗、给奶奶捶背,奶奶常跟邻居说 “语嫣比同龄的孩子懂事多了,一点都不让人操心”。
在学习上,范语嫣更是不用让人费心。她的班主任回忆,范语嫣上课总是坐得笔直,眼睛紧紧盯着黑板,遇到不懂的问题,会主动举手提问;她的作业本永远写得工工整整,字迹清秀,每次作业都会被当成 “范本” 在班里展示;考试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数学、语文经常考 95 分以上,每次开家长会,奶奶都会被其他家长围着请教 “怎么教出这么优秀的孩子”。
![]()
“语嫣不仅自己学习好,还会帮助同学。” 她的同桌说,有一次自己数学题不会做,范语嫣主动留下来,耐心地给她讲解,直到她听懂为止;班里有同学忘记带文具,范语嫣也会主动把自己的文具借给对方。因为这些,范语嫣在班里的人缘很好,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她。
![]()
范妈妈后来在整理女儿的遗物时,看到了一摞厚厚的奖状,从 “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 到 “数学竞赛一等奖”,每张奖状都被范语嫣整齐地贴在墙上;还有一本日记本,里面记录着她对父母的思念:“今天看到别的同学有妈妈送上学,我也想妈妈了,妈妈什么时候能回来呀?”“我要好好学习,考个好成绩,让妈妈开心。” 这些文字,让范妈妈哭得几乎晕厥。
![]()
范语嫣还有一个比她大 5 岁的哥哥,现在在邵阳读初中,平时住在学校,周末才回奶奶家。得知妹妹去世的消息时,哥哥正在教室里上课,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告诉他 “家里出了点事,你爸妈让你赶紧回家”。
当他回到家,看到客厅里摆放着妹妹的遗像,看到父母和奶奶哭得撕心裂肺时,他才明白 “出事” 指的是什么。这个 16 岁的少年,瞬间瘫坐在地上,眼泪止不住地流,他不敢相信,那个总是跟在他身后喊 “哥哥”、会把好吃的分他一半的妹妹,就这样永远离开了他。
“我对妹妹那么好,什么东西都要分她一半,她为什么就这样走了呢?” 哥哥坐在妹妹的书桌前,手里拿着妹妹平时用的钢笔,反复念叨着这句话,“她还说要跟我一起考高中、考大学,为什么不愿意做我妹妹了呢?”
![]()
范妈妈听到儿子的话,心里更疼了。她走过去抱住儿子,母子俩哭作一团。她想起平时兄妹俩的互动:哥哥周末回家,会给妹妹带学校门口买的零食;妹妹会把自己的奖状拿给哥哥看,骄傲地说 “哥哥你看,我又获奖了”;有时候两人也会吵架,但很快就和好,哥哥总是让着妹妹。
现在,书桌还在,妹妹的钢笔还在,可那个会跟哥哥撒娇、会和哥哥分享秘密的小女孩,却再也回不来了。哥哥把妹妹的作业本和奖状收进书包里,说 “这些我要好好保存,这是妹妹留给我的”,每次放学回家,他都会坐在妹妹的书桌前,仿佛妹妹还在身边,和他一起写作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