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温故一下,在上一期的“市调日记”栏目中有分享到:
百联又一城购物中心1层户外运动生活方式业态进一步扩容,继MAMMUT和KOLON SPORT两个先行引入的品牌完成开业后,Columbia、Jack Wolfskin、HELLY HANSON等品牌跟进入驻围挡筹备。
![]()
![]()
![]()
![]()
![]()
在近年众多优质区域型一站式购物中心都切入户外运动细分市场时,让百联又一城的这波调整显得在情理之中,不过在我看来,拉开时间维度,以及商圈竞争方面,不乏一些话题。
这轮调整思潮中,走在前列的,大多是开业十年内的主流购物中心,他们拥有较为现代化的空间设计和硬件条件,在以1层为主的调整升级过程中,经历了从“国际化妆品”到“高端户外业态”两个小周期。
百联又一城2007年开业,即将迈入20年,基于百联集团长期积累的商业基础,项目从以1层为主的核心定位来看,只是年久显旧,但品牌级次不低。
我们常会开玩笑说合生汇是五角场之光,很大程度是因为它相对更新,且拥有苹果零售店这样极为稀缺的店铺,整体定位年轻有活力。但同时往往会忽视百联又一城可能在平均定位方面并不逊于前者,项目一度是国际精品+国际化妆品阵容的构成,上有MUJI(2层)、下有优衣库(B1层),什么概念?巅峰状态差不多和上海万象城相当(甚至也有个拥有室内多层挑高空间的滑冰场),绝对位于同类项目的第一梯队。
这让此次引入户外运动品牌很难套用“升级”一词,说“调整”更合适,这是商业发展的缩影——一方面上海有很多类似的老牌商场,在最近十年左右现代化购物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开出后,有客群基础,但缺话题性,龙之梦、日月光、长泰……可以列一串,他们的改造调整成本非常高,因此显进退两难。受到竞争冲击,但能保住不算低的下限。
百联又一城从国际精品转而增加户外运动的调整,则又是品类势头更替的缩影之一,前者代表着购物中心核心定位的传统评判标准——国际知名度、客单价等等;后者则代表着当下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的改变,对于消费偏好和思潮的引领。
对于正在势头上的户外品牌而言,不会无视五角场商圈的超大客流,同时又要在楼层定位等选址的各个层面体现品牌当下的竞争力,这让合生汇此前引入SALOMON、HOKA等品牌的调整有逻辑依据且并非偶发。
相关阅读:五角场合生汇调整探班报告(20250616)
实体商业的体量有限性,使合生汇很难短期内在该品类做到大而全,更多品牌需要另觅新址,百联又一城的1层成为合理的选择,且项目过往积累的化妆品阵容也还能打。
![]()
![]()
![]()
无独有偶,在高端化妆品方面,合生汇拿下DIOR、CHANEL,而百联又一城则引入了LANCÔME、ESTÉE LAUDER,在竞争中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同时也彰显在五角场商圈,相对高端的品牌尚无法承受开设多家店铺所产生的分流成本。
视角转回百联又一城本身,此次业态调整是一个让项目有望重新找回活力的契机,同样的功效还发生在B1层,超市业态替换为了韩国快时尚品牌KWL,能看到品牌是可以为项目带来目的性消费的年轻客流的。
![]()
![]()
但从目前的整体构成而言,还只是散装布局,项目离真正的活力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应该成为百联又一城未来不论是软硬件还是其他楼层各品类调整的目标方向。
五角场可能是上海市场大众消费密度最高的商圈,年轻人、家庭客都不缺,且拥有极为快捷的商圈动线——如果你站在下沉式广场观察,会发现这里客群有超大的流动性,因此理论上不存在过高的忠诚度——哪个项目有新店、活动,就去哪里。
对于商场而言,与时俱进地营造活力是关键,光有想法没有业态不行,有了业态,后续运营企划就得跟上,这是我对百联又一城未来规划运营的最大期望,既然做了,就要下决心把它做做好,而不仅仅是作为本次业态调整周期的权宜之计,安于现状等着下一次周期的再次到来。
看到社交媒体上有讨论,吐槽上海没有好的本土开发商,个人认为上海商业市场的问题是港资等优质开发商太多,多少会使得本地开发运营商缺乏优势,且不说深层次的原因,就说人才争夺、体系的管理等各方面,确实是有很多需要学习提升的地方。
我个人也是从老商场出来的,完全理解老牌商场的公司文化在寻求突破时遇到的种种阻碍。但我们同时也得看到过类似淮海755由百货(原东方商厦)转型购物中心化的成功案例,也有百联ZX这样现象级的作品,当下百联接手TX淮海后,同样运营得还行。那么类似百联又一城这样的老牌商场在原先基础上是否也能调整得当,会是我的关注点,毕竟并非所有商场都能推倒重来,也没有那么多细分市场可以切入,所以紧跟招商运营潮流同样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