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遇到有人反映,自己虽然没什么大病,但上火问题反反复复。
口腔溃疡、痘痘、便秘、失眠、喉咙痛、心烦气躁……这些症状轮流出现,几乎全年都在和上火作斗争。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今天,邀请到李常青主任,给大家分享如何辨别不同类型的“上火”并进行针对性调理。
这类问题往往源于外界病邪侵入人体后,导致内部阴阳失衡,热气由内而生。特别是风邪、暑邪、燥邪和火邪这四种外邪,最容易引发上火现象。
同时,情绪波动过大,比如长期压力大、容易生气,也会造成体内火气上升。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原因引起的上火,影响的脏腑不同,调理方法也各有侧重。
![]()
1、肝火旺
肝火旺的人,情绪往往比较急躁,容易发脾气。
- 看舌象:舌头两边会显得比较鼓胀,颜色发红,舌苔黄厚腻。
- 辨症状:除了心烦易怒,同时可能伴有口苦、口干、大便偏干、头晕或耳鸣以及两胁胀痛等不适。
栀子归肝经和三焦经,能帮助肝脏通过尿液排出火气,恢复其正常的疏泄功能。
![]()
2、肠火旺
肠道有火,通常与饮食积滞、热毒内结有关,问题主要集中在肠道。
- 看舌象:舌苔通常黄厚油腻,或者干燥少津,这是肠道内热积聚或津液不足的典型标志。
- 辨症状:最典型的症状是便秘和腹胀腹痛,同时还容易伴有口臭、口干、小便发黄、喉咙痛或牙龈肿痛等情况。
大黄性寒,具有较强的清热泻下作用,能有效清除肠道内的积热和宿便,减轻肠道负担,从而缓解由肠火引起的不适。
![]()
3、心火旺
心火旺,问题多反映在舌尖和心胸部位。
- 看舌象:舌尖部位明显发红,有时可见红色斑点,舌苔偏黄。
- 辨症状:容易出现口腔溃疡,特别是舌尖和舌边糜烂疼痛,同时可能感到心烦、失眠、口渴,额头区域也容易长痘或生出疖子。
淡竹叶性寒,味甘淡,归心经、胃经和小肠经,能清心降火、缓解烦热,并能促进火气随小便排出,对心火过旺导致的各种问题有较好的缓解效果。
![]()
调理上火问题,关键是要先准确判断火气的来源,再选择相应的调理方法。
最后提醒:上述方法适用于日常保健参考,如果自行判断不清或症状较为严重、长期反复,建议及时咨询专业中医师进行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不当。
平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平稳,是预防上火反复发作的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