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红军城的局势已经没啥悬念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沦陷就是早晚的事儿。城里还剩5000名乌军,东、西、南三面全被俄军堵死了,唯一能往外跑的北面,也被俄军的炮火封得严严实实,想撤都撤不出去。已经有一部分乌军士兵扛不住这压力,直接向俄军投降了,可泽连斯基那边还没松口,硬要让剩下的人接着抵抗,死战到底。这事儿看着挺让人费解的——红军城这仗都打了一年多了,乌军之前能在这么个小城里硬扛俄军这么久,为啥现在突然就顶不住了?
![]()
先说说乌军为啥能守这么久。这红军城真不算大,连郊区加起来才30平方公里,城区也就15平方公里,说白了就是个巴掌大的地方。但就这么个小城,俄军围攻了一年多都没拿下来,乌军确实够能打,不怕死。核心就俩原因,一是无人机多到吓人,二是防御工事修得跟铁桶似的。
这红军城的仗,简直就是无人机的“狂欢”,说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无人机战役都不为过。每天天上都有上千架无人机在互相厮杀,跟蝗虫似的密密麻麻,前线每个角落都被盯着。尤其是8月份,俄乌双方在这儿投的无人机都快到6300架了。俄军士兵想往城里冲,首先得闯过这道无人机防线,可这些无人机24小时不休息地监控,地面上有一点动静就被发现,俄军根本没机会从地面突进。逼得俄军没办法,只能偷偷挖地道,想从地下钻进去里应外合,结果呢?先头部队倒是钻进去了,可后援被乌军的阵地拦在外面进不来,最后钻进地道的俄军特种兵反而被乌军反包围了,突袭直接泡汤。这无人机算是给乌军撑起了一道空中防线,让俄军寸步难行。
再就是乌军的防御工事,那是真下了血本,全城堡垒化可不是说着玩的。城里每一栋楼、每一个工厂、每一条街道,都被改成了碉堡,地下还挖了一大堆隧道和工事。就算俄军用重炮把地面建筑炸成废墟,乌军也能躲到地下接着打。这就把俄军逼得没办法,只能打“逐楼争夺战”,一条街一条街地慢慢推进,遇到大点的工厂,再配上地下工事,俄军有时候打一个星期、一个月都拿不下来。乌军这防守思路确实贼,把小城打造成了啃不动的硬骨头。
但俄军也有自己的杀手锏——炮火比乌军猛,兵力比乌军多,硬生生靠消耗战跟乌军磨。这种打法看着笨,伤亡大、速度慢、成本还高,但架不住俄军耗得起啊,这就是所谓的“死亡磨坊”,不纠结于一时的快慢,就是拼着把乌军磨死。俄军心里打得明白,俄乌这消耗战,不是在红军城打,就是在别的地方打,与其去强攻后面更坚固的斯拉维扬斯克和克拉玛托尔斯克双子城,不如把红军城当成诱饵,把乌军的精锐部队引到这儿来,集中歼灭。这算盘打得是真精,不跟硬骨头死磕,专挑相对好啃的,还能把对方的主力耗在这儿。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消耗,俄军现在已经用8倍的兵力把红军城团团围住了。城里那5000乌军,看着还有点规模,可实际上已经是瓮中之鳖,东、西、南三面跑不了,北面想撤还得顶着俄军的炮火,只要一溃败,俄军的火力马上就会全开追击,根本没活路。从纯粹的军事角度看,乌军现在坚守红军城已经没啥意义了,继续耗着就是白白牺牲,可泽连斯基为啥还非要让士兵死战到底?
说白了就是俩目的:一是向外界证明乌军还能打,不是不堪一击;二是给北约看,让人家接着给军援。要是连红军城都守不住,北约那边的枪炮弹、资金可能就断供了,所以哪怕是必败的局,泽连斯基也只能硬着头皮让乌军扛着。这事儿真挺讽刺的,前线士兵在“死亡磨坊”里拼死活,背后却是政治上的算计和博弈。乌军士兵打得够顽强,可架不住俄军的兵力火力压制,更架不住这种明摆着的消耗陷阱。
现在的情况就是,俄军靠著人多炮猛,一点点把乌军的防线磨破,5000乌军被围得水泄不通,投降的人越来越多,沦陷只是时间问题。泽连斯基硬撑着让士兵死战,看似是在保城,其实是在保自己的政治资本和北约的援助。这仗打到这份上,已经不是单纯的攻城略地了,就是赤裸裸的消耗和歼灭。乌军的坚守看着悲壮,可从军事逻辑上根本站不住脚,纯属用士兵的命换政治上的喘息。
接下来就看这5000乌军能不能创造奇迹,或者泽连斯基会不会突然松口让部队突围。但就目前这局势,突围的可能性太小,俄军早就把退路封死了,就等着乌军溃败然后痛打落水狗。红军城这“死亡磨坊”,最后大概率是以乌军全军覆没收场,而泽连斯基能不能靠着这波死战拿到想要的军援,还是个未知数。这背后的弯弯绕绕,远比战场本身更让人琢磨,也让人想知道,这场消耗战到底还得打多久,还得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