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军迷圈炸了!一张被伪装网盖得严严实实的照片,泄露出中国下一代自行榴弹炮的真面目——PLZ-05B型155毫米自行火炮。
别光看它裹得严实,懂行的人一眼就看出门道:这炮的炮塔不对劲,乘员舱更邪门。等分析一出来,连美军观察员都坐不住了——就凭“无人炮塔+两人乘组”这俩硬指标,直接把全球自行火炮的水平拉到了新高度。今天咱就用大白话拆解这款“炮兵新王”。
![]()
最颠覆的改动:从5个人减到2个,战斗力还翻番
先给不了解的老铁补个知识点:以前咱的PLZ-05自行火炮,光操作班组就得5个人——驾驶员、炮长、装填手、瞄准手、通讯员,各司其职忙得脚不沾地。可这次曝光的PLZ-05B,直接把人砍到2个:一个开车,一个当指挥官兼炮手。
少了3个人,战斗力咋反而提升了?核心就在那个“无人炮塔”上。这玩意儿不是瞎凑的,是照搬了咱外贸版SH16火炮的成熟技术,全模块设计,里面藏着三大黑科技:
第一,全自动装弹机:以前装填手得扛着几十斤的炮弹往炮膛里塞,一分钟最多打6发;现在机器自动取弹、装弹、退壳,射速直接飙到每分钟10发,还能打“多发同时弹着”——就是几发炮弹从不同角度飞出去,最后同时砸在目标上,威力翻倍。
![]()
第二,智能火控系统:以前瞄准手得对着地图算参数,现在系统直接接入指挥网,无人机、卫星传来的目标坐标一进来,0.5秒就能算出射击诸元,瞄准、修正全自动,精度能控制在10米以内,比狙击枪还准。
第三,乘员舱隔离开:以前炮塔里有人,敌人一炮过来大概率全员牺牲;现在两人全坐在车体前部的装甲舱里,炮塔就算被击中,乘员也能保命,生存能力直接提升3倍。
不是单打独斗!这炮是“战场信息网”的关键节点
可能有人会问:就俩兵操作,万一遇到复杂情况反应得过来吗?放心,PLZ-05B根本不是孤立的“炮”,而是解放军“智能作战体系”里的一个终端。
举个实战场景你就懂了:如果边境出现敌方装甲集群,无人机先发现目标,把坐标传给卫星,卫星直接同步给PLZ-05B的火控系统。俩乘员根本不用自己找目标,屏幕上直接显示“打击点”,驾驶员开到发射位,指挥官按一下发射键,炮弹就出去了。
![]()
更狠的是“快打快撤”:从停车到发射,全程不超过1分钟,打完立刻开车跑路。要知道敌方反炮兵雷达发现炮弹后,至少要2分钟才能算出发射位置,等他们的炮弹打过来,PLZ-05B早就跑出3公里外了,这就是“打了就跑”的终极版本。
这炮一亮相,给全球火炮定了3个规矩
PLZ-05B不光是咱自己用着爽,更直接给全球155毫米火炮的发展指了明路,以后谁家的炮要是没这三个特征,都不好意思叫“新一代”:
无人化是必选项:别再靠堆人力提升效率了,无人炮塔+自动化系统才是王道,既减少伤亡又提战力,美军正在搞的M1299火炮也在抄这个思路。
弹药得跟得上:这炮能兼容射程100公里的增程制导炮弹,还能打“蜂群弹”——一发炮弹里藏10个小型无人机,飞到目标上空再散开,既能侦察又能自杀攻击,传统火炮根本没法比。
必须融入体系:单独一门炮再厉害也没用,得能接无人机、卫星、指挥中心的信号,成为“战斗云”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实现“发现即摧毁”。
![]()
最后说句实在话:这炮背后是中国军工的硬实力
可能有人觉得“不就是把人减少了吗?”,但真要做到这点,得有三大技术支撑:一是小型化的全自动装弹机,二是抗干扰的军用通信系统,三是高强度的轻量化装甲,这三样缺一不可。
以前美军总说“中国武器是抄的”,但这次PLZ-05B的无人炮塔技术,咱早在2018年就外贸了,美军现在才刚开始试验类似技术。这说明中国军工已经从“跟跑”变成了“领跑”。
要是这炮真能批量列装,解放军的地面火力支援能力能直接提升一个档次,以后不管是高原边境还是登陆作战,这玩意儿都是“攻坚神器”。
你觉得PLZ-05B还有啥隐藏功能?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