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是防护、机动、火力的结合体,而且三者之间互相制约。
防护想高得加装甲。加装甲会增重,导致跑的慢,影响机动。也会挤压主炮、弹药的空间,影响火力。想跑的快、灵活、机动好,得轻,得削减装甲,降低防护。想火力猛得用大炮,弹药得多,导致个头大、重量增加,跑的慢、笨,影响机动。也挤占装甲的空间,降低防护。
所以 各国研制坦克都是根据自身情况在三者之间寻找平衡点,做取舍。
以色列梅卡瓦坦克把防护放在第一位,长期用105mm口径小炮,火力弱,机动也差。国产15式小坦克全重不到40吨,使用105mm口径小炮,追求的是机动。
![]()
欧美坦克偏重防护、火力,机动排在第三位。个头大、重,装甲防护能力强。过去用的是120mm口径主炮,现在开始上130甚至140mm口径主炮,用的都是"大炮",威力很大。机动一般般(同等技术水平下)。
欧美120mm口径炮是55倍径,俄罗斯125mm口径炮是48倍径。欧美坦克炮虽然比俄罗斯坦克炮细一点,但更长,是"大炮"。现在的130、140mm口径主炮更大了。
![]()
苏俄坦克是把机动放在第一位。个头小、低矮、全重40多吨。欧美坦克普遍在60吨以上甚至70多吨。苏俄坦克跑的很快很灵活。火力是第二位。虽然使用125mm口径主炮,但略短,还是分装弹,威力比欧美坦克主炮小一截。
防护......那就惨不忍睹了。
配合自己家的坦克,各国还都有一套战术。
欧美坦克擅长防御,守株待兔,高大的身材躲在山坡、建筑物后面,用威力巨大的主炮轰击冲上来的敌人。自身还很结实、防护好,像一座移动的碉堡。
苏俄坦克擅长进攻,也必须进攻才能把优势发挥出来。速度快、灵活,快速冲到敌人近身。站在远处和敌人对轰吃亏,主炮没有人家威力大,防护没人家强。
冲近就没问题了,你一炮打中我,我死。我一炮打中你,你也得死。
苏俄坦克的思路并没有问题,只是一种选择、一个流派。这些年俄罗斯坦克表现差,是他技术水平落后,没把东西做好。还有生产力弱,产量低。
如果美国或者德国拿出最高水平,按苏俄的理念做一款坦克,肯定比俄罗斯自己造的要强得多,不会比豹2、M1A2差。而这款坦克就是15式。
![]()
15式小坦克是苏俄理念、西方技术。
小坦克、小炮、速度快、灵活,机动强,一看就是为进攻准备的,苏俄理念。然后采用艉舱设计,弹药装在炮塔尾部,安全性大大提高。使用的是定装弹,威力更大。楔形炮塔。电子设备更是少不了。这些都是西方技术。
而这几年的俄乌战场,俄罗斯坦克先安上了防护栅栏、铁链,后来焊上铁壳甚至装上木头,最近又不知道在上面堆了些什么,像移动的大花盆。
![]()
搞成这个鬼样子,又高又大又重又笨,只能在战场上缓慢移动。
问题非常明显:违背初衷。
违背机动第一的初衷,放弃自己最大的优势。本来就不是为这么用研制的,现在偏偏要这么用,肯定不好用。
本来是按照快速突击研制的,结果现在是慢吞吞的移动。设计的是轿车,现在拿它拉砖。
本来俄罗斯的坦克就不存在先进的电子观瞄设备,坦克窗口的视野非常窄,观察外面情况非常吃力。现在又焊上铁笼子,吊上铁链子,铺上植被,把视野挡的死死的。根本都没法瞄准。
防护先天弱,附加的这些防护也只是弥补缺点。
然后开着这玩意在战场上慢慢爬,不是作死嘛。
把自己最大的优点变成大缺点,再加上火力弱、机动差、电子落后,这就叫自废武功。
俄罗斯的坦克即便把附加装甲这些零碎拆掉也比架铁笼子强,然后凑足一定数量不计生死的快速突击,这才是正确用法,因为它就是按这设计的。
15式上了战场也一定要快速突击,不要磨蹭。99式走的是欧美路线,擅长蹲人。用法不同,都要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按最初的设计去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