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从产生到明朝一直领先世界。明朝时郑和七次下西洋。在28年的时间里,行程达30万公里,访问了众多的国家。他在给皇帝的奏章里曾经说:世界上没有可以与大明朝相抗衡的国家。
![]()
明朝的经济占当时世界经济的三分之一,工业产量和白银储备均占世界的三分之二。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强国。然而,满清入关建立清朝以后,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清朝统治前期的康雍乾三朝,还能维持一定的繁荣,从嘉庆以后,国力开始迅速下滑。到清朝晚期,国力跌到了最低谷。面对外族的入侵,只能以割地赔款,换取片刻的安宁。中国也从世界第一强国沦落为任人宰割的小绵羊。
![]()
这其中主要的原因,第一是满清在入关时,杀害了大量的汉人。有五千万以上的汉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满清之手。汉人对满清统治者没有认同感。第二是满清统治者对汉文化的打压。满族长期处于渔猎社会,文明程度不高。他们自已落后,也不允许汉人先进。满清政权建立后,对知识分子进行残酷的打压。多次兴起“文字狱”,杀害了一大批汉族文化精英,销毁了众多的汉族文化典籍。全国的识字率由明末的百分之四十以上,跌落到清末的不足百分之十。文盲的增多,加重了人们的愚昧程度。人们对世界的了解只停留在以前的印象中。落后再加上体制的腐败,加速了满清的灭亡。
![]()
然而在清朝灭亡以后,中国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变,列强依旧在中华大地上横行,政府依旧腐败,人民依旧穷困潦倒。孙中山与袁世凯联手推翻了清政府,终结了封建帝制。但他们并没有使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他们所建立的政府也不是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袁世凯以及他的继任者所撑控的北洋政府,代表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的利益。孙中山革命几十年,目标是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利益。虽然孙中山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后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和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但不久孙中山便去世了。他的继任者蒋介石从没有考虑过让农民拥有土地,以改变人民的生活。
![]()
中国历史上人民对土地的需求非常强烈。因为,只有占大多数的人民拥有了土地,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走向富强。历史上北宋末年的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了“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明末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勉赋”的口号。太平天国提出了“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口号。孙中山也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这些口号最后都没有实现。
![]()
历史上真正实现平均地权的只有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发动的革命就叫“土地革命”。经过28年的坚苦奋斗,中国共产党不仅建立了新中国,还使绝大多数农民拥有了土地。获得了土地的农民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国家走向富强的重要基础。
![]()
晚清的腐朽落后,使中国从高峰跌入了最低谷。然而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重回颠峰的复兴之路。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控制,实现了民族独立。改革开放中国又实现了民富国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华民族必会实现伟大的复兴,重回高峰。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