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做电商的李总最近跟我吐槽:“当初为了招运营,把提成系数提到 5%,现在生意做起来了,每月提成要发 8 万,比我利润还高,后悔死了!可要是当初提成给低了,运营早跑路了,真是左右为难!”
你是不是也有这困扰?传统 “底薪 + 提成” 就像个死结:生意差时,再高提成也留不住人;生意好时,提成暴涨,老板心疼又后悔。更要命的是,按销售额给提成,运营只顾冲量不管成本,最后老板赚吆喝不赚钱;按利润给提成,运营又天天揪着无关成本扯皮,搞得团队鸡飞狗跳。
今天给你一套 “老板不亏、员工有劲” 的运营薪酬方案,拆解 6 大模块,照做就能解决 “提成虚高、员工躺平、成本失控” 三大痛点!
![]()
一、先算笔账:传统底薪 + 提成,坑在哪?
我们先拿李总的案例举例,看看传统方案有多坑:
- 李总招了个运营,底薪 5000,按销售额 5% 给提成;
- 第一年生意差,月销只有 20 万,运营提成 1 万,总收入 1.5 万,干了 3 个月就跑路了;
- 第二年李总找到爆款,月销冲到 160 万,运营提成 8 万,总收入 8.5 万,李总净利润才 6 万,相当于 “给运营打工”;
- 更糟的是,运营为了冲量,私自降价 10%,还花大价钱投流,导致毛利率从 30% 降到 15%,李总哑巴吃黄连。
这就是传统方案的 3 个致命坑:
- 提成虚高,老板后悔:生意越好,提成越高,最后利润全被提成吃掉;
- 只看结果,不管过程:运营只顾冲销售额,不管成本、不做基础工作(如新品开发、滞销品处理);
- 激励单一,留不住人:生意差时,员工拿不到提成,很容易跑路。
而我这套方案,核心就是 “拆分激励、兼顾过程与结果、绑定毛利”,让老板和员工双赢。
二、运营薪酬新方案:6 大模块,老板不亏,员工有劲
这套方案的核心逻辑是:底薪保稳定,绩效管态度,提成分两种(结果 + 过程),奖惩抓重点,增量奖促增长。具体拆解如下:
模块 1:底薪 —— 按职级定,保基础保障
底薪不用搞复杂,按运营职级划分,确保员工有基本生活保障,不用为了温饱焦虑:
- 初级运营:5000 元 / 月(1-2 年经验);
- 高级运营:6000 元 / 月(3-5 年经验);
- 资深运营:7000 元 / 月(5 年以上经验,能独立带店)。
底薪的作用是 “稳人心”,让员工不用因为短期没业绩就慌着跑路,也为后续激励打基础。
模块 2:绩效 —— 管日常表现,不养 “闲人”
绩效工资占总收入的 10%-15%,主要考核 “日常表现 + 价值观”,比如:
- 日常表现(80 分):是否按时完成上架、是否及时回复运营数据、是否配合团队工作;
- 价值观(20 分):是否遵守公司制度、是否有责任心、是否积极解决问题。
绩效工资的作用是 “筛懒人”,避免员工拿底薪混日子。比如初级运营绩效工资 1000 元,达标拿 1000,不达标按比例扣,倒逼员工认真对待日常工作。
模块 3:结果提成 —— 按毛利算,绑定利润
这是核心模块,也是避免 “老板后悔” 的关键:提成不按销售额,按毛利算;提成系数和毛利率挂钩,毛利率越高,提成系数越高。
具体设计:
- 毛利 = 销售额 - 直接成本(产品成本、快递费、平台佣金、推广费,这些都是运营能控制的成本);
- 提成系数:毛利率 30% 以上,提成系数 4%;毛利率 20%-30%,提成系数 3%;毛利率 10%-20%,提成系数 2%;毛利率 10% 以下,提成系数 1%。
举个例子:
- 运营 A 做了 100 万销售额,直接成本 60 万,毛利 40 万,毛利率 40%,提成 = 40 万 ×4%=1.6 万;
- 运营 B 做了 100 万销售额,直接成本 80 万,毛利 20 万,毛利率 20%,提成 = 20 万 ×3%=0.6 万。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运营想多拿提成,不仅要冲销售额,还要控制成本、提高毛利率,和老板的利益完全绑定。
![]()
模块 4:过程提成 —— 激励基础工作,不搞 “短期主义”
很多基础工作(如新品开发、老品翻新、滞销品处理)短期内看不到结果,但对长期发展很重要。过程提成就是激励这些工作:
- 起一个新品:200 元 / 个(新品上架后 30 天内有销量);
- 翻新一个老品:100 元 / 个(老品优化后销量提升 20% 以上);
- 处理滞销品:0.3 元 / 个(滞销品清仓完成);
- 维护老客户:1 元 / 个(老客户复购率提升 10% 以上)。
过程提成的作用是 “促长期”,让运营不仅顾眼前业绩,还会做对公司长期有利的事。比如深圳某电商公司,加了过程提成后,运营每月主动开发 3-5 个新品,滞销品清仓效率提升 40%,公司产品矩阵越来越丰富。
模块 5:奖惩 —— 抓重点,奖优罚劣
针对工作中的 “亮点” 和 “失误”,单独设立奖惩,比如:
- 奖励:新品 30 天内销量破 1 万,奖 500 元;店铺毛利率提升 5%,奖 1000 元;
- 惩罚:因运营失误导致产品下架,罚 300 元;推广费超预算 10% 以上,罚 500 元。
奖惩的作用是 “抓关键”,让运营知道哪些事必须做好,哪些事绝对不能做。
模块 6:增量奖金 —— 年度激励,促增长
这是 “老板不后悔” 的核心保障,也是激励运营冲更高业绩的关键。增量奖金按 “年度毛利增长部分” 发放,增长越多,奖励比例越高:
- 假设去年毛利(存量)500 万;
- 今年毛利 500-550 万,增长部分按 3% 奖励;
- 550-600 万,增长部分按 4% 奖励;
- 600-700 万,增长部分按 6% 奖励;
- 700 万以上,增长部分按 8% 奖励。
举个例子:今年毛利 650 万,增长 150 万,增量奖金 = 50 万 ×3% + 50 万 ×4% + 50 万 ×6% = 1.5 万 + 2 万 + 3 万 = 6.5 万。
增量奖金的好处是:老板只对 “增长部分” 多花钱,存量部分的提成可控,不会出现 “提成超过利润” 的情况;同时,运营想拿更高奖金,就必须帮公司赚更多毛利,双赢。
![]()
三、真实案例:改完薪酬方案,利润涨 30%,员工不跑路
案例 1:杭州李总的电商公司(前文提到)
- 原来方案:底薪 5000 + 销售额 5% 提成;
- 问题:月销 160 万,运营提成 8 万,公司净利润仅 6 万;运营只顾冲量,毛利率低至 15%;
- 新方案落地:底薪 5000 + 绩效 1000 + 毛利提成(按毛利率定系数)+ 过程提成 + 增量奖金;
- 落地结果:
- 运营开始控制成本,推广费下降 15%,产品定价更合理,毛利率从 15% 涨到 28%;
- 运营每月主动开发 2 个新品,处理 300 个滞销品,拿到过程提成 800-1200 元;
- 月销 180 万,毛利 50.4 万,运营提成 = 50.4 万 ×3%(毛利率 28%)+1000(过程提成)=1.61 万,加上底薪 5000 + 绩效 1000,月收入 7610 元;
- 公司净利润从 6 万涨到 18 万,增长 200%;运营收入稳定,不再担心 “生意差就跑路”。
案例 2:深圳某跨境电商公司
- 原来方案:底薪 6000 + 销售额 4% 提成;
- 问题:运营为冲量,低价竞争,毛利率仅 12%,公司亏损;
- 新方案落地:底薪 6000 + 绩效 1200 + 毛利提成(毛利率 30% 以上 4%,20%-30%3%)+ 过程提成(新品 200 元 / 个)+ 增量奖金;
- 落地结果:
- 运营不再低价竞争,转而优化产品、提升服务,毛利率涨到 25%;
- 年度毛利从 400 万涨到 600 万,增长 50%;
- 运营年度收入 =(6000+1200)×12 + 600 万 ×3% + 过程提成 1.5 万 + 增量奖金(200 万 ×3%+50 万 ×4%+50 万 ×6%)= 8.64 万 + 18 万 + 1.5 万 + 11 万 = 39.14 万,比原来增长 25%;
- 公司净利润从亏损 50 万,到盈利 120 万,成功扭亏为盈。
四、运营薪酬方案思维导图 + 对比表
思维导图
![]()
新旧方案对比表
![]()
五、老板必看:落地注意事项
- 成本核算要清晰:明确 “直接成本” 的范围(产品成本、快递费、平台佣金、推广费),和运营说清楚,避免后续扯皮;
- 数据公开透明:每月把销售额、成本、毛利、提成明细发给运营,让员工知道自己的钱是怎么来的;
- 灵活调整系数:根据行业情况、公司利润目标,调整提成系数和增量奖金比例,不用一成不变;
- 提前沟通到位:落地前和运营充分沟通,讲清楚新方案的好处(收入更稳定、有更多赚钱机会),避免员工抵触。
最后送你一句话:运营薪酬的核心,不是 “少给钱”,而是 “把钱花在刀刃上”。传统方案只绑定 “销售额”,注定老板和员工对立;而新方案绑定 “毛利”,兼顾 “过程与结果”,让员工赚钱的同时,老板也能赚更多利润。
记住:好的薪酬方案,能让老板不后悔、员工拼命干,这才是双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