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这位大军区政委对谭政工作不满,说话很硬气,原来俩人曾是上下级

0
分享至

“1960年9月11日下午,你们沈阳军区的意见呢?”会议桌对面,值班秘书低声提醒。赖传珠抬头,摘下眼镜:“我来谈谈。”

初秋的北京还带着暑气,军委在八一大楼连续开了几天扩大会。议题看似单纯——研究部队政治工作——实则暗流汹涌。会上林彪提出“四个第一”“三八作风”,语气锋利,矛头直指主管总政治部的谭政。老同志们听得出,这不仅是业务讨论,也是一次态度表态。林久病不常露面,这次却亲自坐镇,气氛瞬间紧绷。

谭政先发言,坦率承认总政对新形势反应慢,检讨了方法片面、节奏滞后。他的声音低沉,条分缕析,却避而不谈“三八作风”为何悬而未下。发言完,他放下稿纸,环顾会场。有人附和,也有人沉默。就在空档,赖传珠站起,衣角微晃,语调清晰:“林总的最新指示,我们是从侧面听到的。总政没正式下达,也没人解释理由。部队基层干着急,我这个大军区政委,同样摸不着头脑。”

一石激起千层浪。赖传珠之所以敢“硬杠”,不仅因为林彪的暗示,更因为他与谭政那段短暂却微妙的上下级往事。时间得回拨二十七年——

1933年冬,红二十二军并入一军团。一师中,师政委蔡书彬调走,政治部主任谭政受命暂代政委。敌情紧迫,部队不停机动。几个月后,上级从红八军团调来黄苏任政委,谭政又回到政治部主任岗位。黄苏再调离时,赖传珠接任政委。于是出现了有些尴尬的格局:年资相当、党龄一样的两位干部,一个挂政委、一个管日常政治工作,名义上下级,却彼此心知肚明谁都指挥不了谁。前线政工讲究号令一致,两人最后靠私下约定分工才维系了秩序。



赖传珠在一师只待了三四个月。1935年初黄苏再度归位,他改去军团政治部。频繁调动让两人错开,很长时间没有交集。抗战爆发后,谭政留在延安,官至总政部副主任;赖传珠则南下新四军,先管参谋业务,后任参谋长。级别差距由此拉开。解放战争进入决战阶段,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的谭政,掌管野战军几十万官兵的思想与组织;赖传珠则是六纵、十五兵团政委,要向谭政报告工作。上下级关系彻底对调。

新中国成立后,谭政跻身总政第一副主任、主任,军队政治战线的“二号人物”。赖传珠虽然早早升到大军区政委,但在体系里仍属下行一级。一个在京城中枢,一位坐镇东北,彼此隔空互看,多了一层微妙的心理落差。

此番批评直接绕不过“三八作风”。简单说,这份文件要求干部深入连队、三天调查、八项要求,抓住执纪问责、走群众路线,一反过去繁文缛节。林彪亲自拍板,希望立刻推广。总政草拟电报,却被谭政按住,他在批示里写了两处疑点:一,部分表述用词生硬,可能引起误解;二,具体操作步骤与现有条例冲突,应请示中央军委后再行下发。电报递上去后杳无回音,他便保持沉默。基层没人得到正式文本,各路口耳相传版本五花八门,反而加剧困惑。



赖传珠心急。东北正紧锣密鼓整训,一线干部天天问政委“文件啥时到”。他多方打听才拼凑到几条核心内容,于是错误理解和传抄愈演愈烈。军委扩大会上,他痛陈拖延坏处,隐隐将责任推向总政:“指示没下,执行就成空话;一线士气受影响,谁负责?”话音落,会议室静了两秒钟,随后附和之声此起彼伏。林彪微微点头,没有插话,却把手中的记事本合上,信号不言自明。

翻看当日会议记录,赖传珠发言不到三百字,却左右了风向。半个月后,军委人事调整公布:谭政不再兼总政主任,改任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书记处书记等职一并免去。表面理由是“工作需要”,军中皆知与那次批评直接关联。谭政选择服从,搬离主任办公室,低调行事。总政新领导几天内印发“三八作风”学习提纲,文件传遍各大军区,部队讨论声浪滚滚。

事件过去数十年,再看数字:一纸命令的时滞导致三周空档;一场会议的公开质疑,奠定人事格局。表面是工作分歧,实则牵动组织流程、个人际遇,乃至各级官兵的训练节奏。不得不说,军队政治工作没有真空地带,任何微小的“卡壳”都会被放大。

有人好奇,赖传珠是否“得罪人”。答案并不复杂:军人讲究原则,他自认据理而为;况且林彪当场撑腰,风险可控。遗憾的是,几年后赖传珠病逝,未等到军队体制进一步调整。谭政则在1965年重新活跃,主持编纂《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对部队政治教育系统化起了关键作用。两位老同事的轨迹再一次交错,只是再无锋芒相对的场合。

回溯这段插曲,能感受到那一代将领对政治工作格外敏感。他们深知,枪杆子里要有主心骨,牵一发动全身。一次措辞谨慎的延误,一句会场里的硬话,足以改变局面。重压之下,也只能快刀斩乱麻,这就是1960年军委扩大会真实而生动的现场。

2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王清海教授:陈皮和它是绝配!常喝血脂降了,斑块没了,血管通了

王清海教授:陈皮和它是绝配!常喝血脂降了,斑块没了,血管通了

蜡笔小小子
2025-11-08 14:18:03
11月8日俄乌最新:重大胜利

11月8日俄乌最新:重大胜利

西楼饮月
2025-11-08 15:38:25
欧尔班重大胜利:特朗普授予制裁豁免!捷克新议长摘下乌克兰国旗

欧尔班重大胜利:特朗普授予制裁豁免!捷克新议长摘下乌克兰国旗

鹰眼Defence
2025-11-08 17:17:37
碧桂园彻底暴雷!裁掉8万人、负债8000亿,碧桂园还想着翻身!

碧桂园彻底暴雷!裁掉8万人、负债8000亿,碧桂园还想着翻身!

历史伟人录
2025-11-08 16:12:29
高效的艺术:亚历山大以三节打卡定义统治力

高效的艺术:亚历山大以三节打卡定义统治力

环球体坛啄木鸟
2025-11-09 13:30:51
“全网最像夫妻”被网友喊话测DNA,妻子回应:做过婚检,婚后越长越像,没打算抓住流量迅速变现

“全网最像夫妻”被网友喊话测DNA,妻子回应:做过婚检,婚后越长越像,没打算抓住流量迅速变现

大风新闻
2025-11-08 17:17:03
陕西省委: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陕西省委: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极目新闻
2025-11-09 08:05:44
燃爆!台积电发巨额奖金!黄仁勋:我需要更多晶圆!魏哲家:3纳米扩产50%、盈利年年新高!员工:双11买爆!

燃爆!台积电发巨额奖金!黄仁勋:我需要更多晶圆!魏哲家:3纳米扩产50%、盈利年年新高!员工:双11买爆!

芯榜
2025-11-09 08:22:41
江西弃婴被加拿大夫妇收养,获奥运会冠军后称:我不会认亲生父母

江西弃婴被加拿大夫妇收养,获奥运会冠军后称:我不会认亲生父母

卷史
2025-11-08 14:48:31
为何说两岸统一迫在眉睫?再晚了台湾就“新加坡化”,等不及了!

为何说两岸统一迫在眉睫?再晚了台湾就“新加坡化”,等不及了!

顾史
2025-11-06 21:21:48
古二再放录音,《繁花》剧组正式回应,但评论区直接炸了

古二再放录音,《繁花》剧组正式回应,但评论区直接炸了

妙知
2025-11-08 22:56:25
晚年楚青坦言:粟裕大将病重时,透露过自己当年不救山东的苦衷!

晚年楚青坦言:粟裕大将病重时,透露过自己当年不救山东的苦衷!

健康快乐丁
2025-07-15 21:02:26
争议!莱巴金娜夺冠后拒绝与WTA总裁合影+后者一脸尴尬 恐遭报复

争议!莱巴金娜夺冠后拒绝与WTA总裁合影+后者一脸尴尬 恐遭报复

风过乡
2025-11-09 08:11:18
刘诗诗带儿子出门聚餐,6岁步步在地上撒泼打滚,性格活泼像魔丸

刘诗诗带儿子出门聚餐,6岁步步在地上撒泼打滚,性格活泼像魔丸

影视口碑榜
2025-11-07 16:58:48
马英九:我不希望台湾成为第2个香港!

马英九:我不希望台湾成为第2个香港!

老范谈史
2025-06-24 21:07:05
钱赚够了不装了?王传君的态度,给缺席闭幕式的白百合,上了一课

钱赚够了不装了?王传君的态度,给缺席闭幕式的白百合,上了一课

一只番茄鱼
2025-11-06 14:45:37
京东001号快递员退休1年多,勤恳工作16年,刘强东承诺的房给了吗

京东001号快递员退休1年多,勤恳工作16年,刘强东承诺的房给了吗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0-30 21:38:08
三部门联合发文:3至6岁儿童尽量避免接触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

三部门联合发文:3至6岁儿童尽量避免接触使用视屏类电子产品

快科技
2025-11-08 14:30:13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主食越少越好 甚至完全不吃”观念需纠正

北京协和医院专家:“主食越少越好 甚至完全不吃”观念需纠正

红星新闻
2025-11-06 17:53:32
二战时,德国为什么送中国40万套装备?要走了垂涎已久的三样东西

二战时,德国为什么送中国40万套装备?要走了垂涎已久的三样东西

别人都叫我阿腈
2025-11-09 10:27:25
2025-11-09 14:03:00
南书房 incentive-icons
南书房
我负责写,你负责看
11314文章数 166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17人中又有1人退出 大赞泡面好吃

头条要闻

张家界荒野求生最后17人中又有1人退出 大赞泡面好吃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剧组又回应了?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上涨0.2% C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亲子
家居
教育
健康
公开课

亲子要闻

选智商,挑性格,硅谷精英开始定制婴儿?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教育要闻

真正的因材施教!一高中实行单科分层走班制,家长:建议全国推广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