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美素图库
1
课外书看的多,语文成绩就一定好吗?
答案是不一定。
有一次还看到一位妈妈说,“班上看书最多的孩子,语文成绩却不好”。
直接让一些妈妈给孩子阅读的心动摇了。
因为学习的时间紧,怕课外阅读时间多了,占用学习时间。
但是,我想说的是,不要急,我们今天来好好谈谈这个事。
我觉得语文成绩的好坏跟课外阅读,不能直接挂钩。
而且阅读的作用,无法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
但孩子真的用心读了,而且坚持读,将来肯定会有好处的。
说不定小学没有体现,到了中学甚至高中,那种作用就显现了。
因为语文的考察,越到后面,难度越大,范围越广。
而且到了中学后,课后阅读的时间也不如小学时充足。
所以,我一直建议大家,孩子的阅读习惯一定要在小学阶段养好。
而且,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读看很多书,语文成绩上不去,就花钱花时间去补课,而干脆不去阅读。
那真的是舍本逐末了。
关于阅读和语文成绩的关系,上次的文章提到了一些建议,今天再详细地展开谈。大家也可以在文末留言讨论
2
允许孩子无效阅读和泛读
为什么我这么重视孩子的阅读,一直做阅读推广。
因为我自己是阅读的受益者,虽然不知道当年的阅读对语文成绩的影响如何。
但我觉得阅读让我觉得很开心,很满足。
不仅仅是少年时读书时这样的感觉,如今步入中年读书,也是这种感觉。
唯一的变化是少年时读书,更加急切,如同蜜蜂采蜜一样,如饥似渴,忙忙碌碌。
如今读书,是慢慢吞吞地读,一本书读上一两个月是常态。
所以小小鱼现在读书,快一点,是可以接受的。
我知道少年时代读书的特征,总是会有泛读的习惯,遇到喜欢的章节,可能会读地更认真一点。
如果孩子经常泛读,不要太担心。
只要孩子愿意静下来读,已经很好了。
只有开始了泛读后,才有精读的可能。
试想兴趣都没有,不去读,怎么会有精读的机会呢?
特别是小宝宝,你会发现他们就是喜欢读读图,不喜欢听故事情节。
这也是正常的,并不是说他们不喜欢阅读。
只是他们的阅读方式就是读图,而且理解水平也在这个读图的阶段。
等大一点后,就会开始喜欢故事情节,开始读文字的图书。
甚至开始自己指读,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不要着急。
另外就是书本的选择上,泛一点没关系。
小小鱼的爱好也是,我感觉他是“无所不读”。
这也跟我的引导有关吧。
我从他小的时候开始,就没有要求他一定读哪些,哪些不能读。
孩子要读漫画书,只要没有血腥暴力,完全可以放心让他们去读。
还有一些校园流行类的书,也可以读读。
只是,不要让孩子只读这类书。
也可以读一些经典的书,读一些名著。
只是这个过程不要着急。
因为孩子对书本的选择和喜爱,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大部分时间,小小鱼喜欢看科幻类的书,有时也会看诗词历史类的故事书。
而我也会买一些有意思的书给他,这也是一个引导的机会。
当孩子书荒的时候,我们可以买几本给他们。
这时,孩子也会不自觉地看一些我们“悄悄”选好的书。
这样阅读的范围就扩大了。
他们也不再局限于自己喜欢的那些趣味书籍里。
也会开始读一些有深度的名著。
只是这一切,得从允许孩子无效阅读和泛读开始。
![]()
3
鼓励和引导孩子精读
有了阅读兴趣之后,接下来这一步就很重要了。
就是精读。
这也是很多父母关心的。
精读需要两个前提:一是能理解,就是孩子读得懂。
所以要给孩子适当难度的书。
比如一个四五年级的孩子,你要他去读四大名著原著,他肯定会觉得吃力,根本读不下去。
怎么办?
可以读点好的青少年版,建议读原著+注释或者解读的,尽量不要读改编的。
因为改编的质量跟编者的水平有关。
除非是一些得到大家认可的大家改编之作,可以考虑。
这种一般有老师会推荐,可以根据推荐来选择。
另外就是国外翻译过来的名著,尽量选择跟孩子阅读水平和年龄匹配的。
选择的时候注意译者和出版社。
因为这类书的良莠,跟译者的关系很大。
不过有些书读起来会比较枯燥,因为故事的背景离孩子的生活太远、文化的差异等导致的。
可以选择性的找一些冒险、科幻类的开始,比如《鲁滨逊漂流记》和《海底两万里》这样的。
另外一个前提是慢读,不要去追求阅读速度。
可以每天读几个章节。
不要觉得孩子几天读完一本书就多好,就去表扬他们。
反而应该鼓励孩子慢慢去读完一本书,读懂一本书。
遇到一些特别喜欢的书,你会发现孩子会反复去读。
比如《三体》,小小鱼已经刷了好几遍。
这种情况,我们不要去说孩子怎么总是读一本书,而是允许他们去自由读,只要他们喜欢,想读几遍都可以。
如果你想知道孩子有没有精读,可以让孩子复述书本的一些情节。
可以的话,最好是父母自己也读读同一本书,这样讨论起来,才有共同的话题。
而且也能知道孩子读的如何。
也可以然让孩子一些标记,我现在经常跟小小鱼说,不要怕把书读烂,你尽管去翻,去做标记,书本崭新如初可以,被我们圈圈点点,更能体现它的价值。
![]()
4
让孩子自发地做阅读摘录
先说一点,不要强迫孩子去做什么阅读思维导图,做什么读书报告。
也不要强迫他们去做阅读摘录。
因为一旦把阅读搞成一种学习任务。
大抵是会消磨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时间的。
你想想自己的经历吧。
如果看一本书,还要做个思维导图出来。
除非你是有工作需要,领导想看看,或者客户需要,必须去做。
平时的阅读肯定反感做这类事。
但是某一天,你读到了打动自己的句子。
想标记一下,或者在旁边写点感受。
或者还想着摘录下来,记在笔记本里,或者发个朋友圈分享。
这是自发去做,是自己想做的。
感觉是美好而满足的。
跟做任务完全不同。
我记得自己那时候有好几个读书笔记本。
上面满满的摘录,都是我觉得有意思的段落或者句子。
因为我喜欢做这件事,所以做的时候也很开心。
平时无聊时还会翻看翻看,如同查看自己的珍宝一样。
但小小鱼并不喜欢做。
我引导过他,他做的也少。
现在到了中学,可能又会改变。
上次看到他将自己以前写的东西打成文档,收录在电脑里。
其实,让孩子去做摘录,写感受。
是一种很好的阅读产出。
我姑且这样说吧,因为它就是一种阅读的延伸。
这样做,对孩子的写作是有很大帮助的。
只要积累的够多。
这些素材和小练笔,对写作基本功和思维提升,都有很多的益处。
5
最后再给一个建议:
不要去相信那些多花里胡哨的阅读技巧。
以前还有有一些人,搞出一个什么量子波动速读法。
这想想也是不可能的,就是一些骗人的把戏。
还有一些什么阅读速成班,说几天或者几节课就让孩子的阅读上好几个台阶,达成某某水平。
那也是痴人说梦吧。
阅读的能力是需要积累来提升的,绝不是短时间速成的。
而每个人的阅读水平都不一样。
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才能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循序渐进。
另外尽量养成纸质阅读的习惯,不要让孩子在电子阅读上花太多时间。
纸质阅读是更适合孩子成长需求的。
所以不要在技巧上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不如给孩子备点好书,花点时间读起来。
再坚持读下去,总有一天会收获的。
愿孩子们,都能爱上阅读。
(本文为鱼爸原创, 图来源网络,公众号转载可联系授权,欢迎个人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已出版《真希望我爸爸读过这本书》、《刚刚好的养育》,谢谢支持,一起成长。
支持原创就在文末点赞,赞赏鱼爸,欢迎留言!
您 所见到的,也许就是朋友需要的! 分享吧
你好,我是二胎奶爸,家有“恐龙专家”小小鱼和弟弟,很幸运与你相遇。鱼爸曾是童书编辑,非常喜欢孩子这个神奇的群体,后来回家全职带娃。
每天用心带娃的同时,陪娃读了上千本绘本,也在公众号分享自己真实的育儿及亲子阅读的感受。平日好读书和创作,坚持原创分享,得到了几十万爸妈的关注。
这里没有条条框框的理论,只有真诚地分享。新书《真希望我爸爸读过这本书》热售中。靠近我,用心和文字温暖你……
点击上方名片关注,回复下方文章前面的数字编号,即可阅读。
下面这8篇文章我猜你会喜欢
201:请尊重孩子的磨蹭,大部分父母不知道的秘密
202:致每个陪睡的妈妈,全世界欠你一个拥抱
203:跟孩子哭穷,到底有多可怕?
205:内心强大的孩子是什么样子?
206:家有男孩,请好好“说话”
207:好好爱那个发脾气的孩子
117:养男孩,三岁时需要一个关键转变!
118:千万不能错过孩子阅读的黄金十年!
120:爸爸,决定一个家的温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