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顾雷 张永会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擘画的金融强国蓝图中,普惠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承载着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时代使命。“十四五”期间,普惠金融服务区域覆盖率、服务对象触达率、服务手段提升率都跃上一个新台阶,我国普惠信贷持续实现“量增、面扩、价降”,这一系列发展标志着普惠金融事业已成功跨越了追求“普”及“惠”的规模扩张期,正站在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的历史节点,其核心命题已演进为如何构建一个健康可持续性与生态协同的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面对即将到来的“十五五”时期,如何科学而有效地推进普惠金融需要我们认真总结。根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确立的“十五五”期间总体发展思路,结合国务院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的《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普惠金融在“十五五”期间将更加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以“科技赋能、绿色转型、精准服务、风险可控”为核心路径,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协同,聚焦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百姓生活、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构建覆盖更广、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金融服务体系,有望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支撑。
“十五五”期间,普惠金融在巩固“增量扩面”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向“提质增效”升级转型,高标准服务于“十五五”发展目标和金融强国建设。概括来讲,“十五五”期间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有六大“着力点”,这六个“着力点”勾勒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新蓝图。
着力点一:坚持人民至上和民生安全为主线的发展方向
“十五五”规划建议要求在社会民生领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务实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明确资源将优先向“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建设倾斜,集中力量保障社会最基本、覆盖面最广的需求,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未来工作重点,践行普惠金融人民性,筑牢民生幸福保障网。
显然,这就要求“十五五”期间的普惠金融工作必须深入贯彻人民至上理念,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不仅要盯牢金融领域的产品提高,还要聚焦非金融领域的服务模块,通过优化金融机构社区网点布局,促进普惠金融与社区服务融合发展,提升社区级、普惠型金融服务专业性、综合性“暖实力”,在产品设计、服务方式、服务周期、投资回报、维权纠偏等方面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金融需求,真正实现从“金融机构供给导向”向“人民需求导向”的转型,守住服务大众初心,让普惠成果真正惠及最大多数人民群众。比如,大中小银行、互金平台加强对养老服务、医疗卫生、社区公共图书、大众餐饮、日常生活消费等的金融支持,打造智慧社区生活服务示范场景,推进社区级影剧院、智能医院、数字老年大学、体育场馆、购物中心、游艺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等社区公共设施建设,最大限度让低收入人群、老年人、残障人士、灵活就业者都能享受到普惠金融带来的红利,有效满足教体文卫等民生领域金融需求,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再比如,“十五五”期间,伴随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金融机构、互金平台需要探索住房租赁金融服务新模式,建立“平台+金融+机构+租赁产品”四位一体服务模式,在减免房租、长租公寓、廉价房或特惠公租房方面给予必要信贷优惠,解决新市民、下岗人员、灵活就业者和创业大学生在新城镇环境中“住有所居”问题,缓解后顾之忧,践行普惠金融“初心为民”使命。
着力点二:重点服务中小微企业,提升普惠型信贷服务质效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与“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显然,这对于普惠金融也同样适用。未来5年,普惠金融工作重点突出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拓展小微、民营和“三农”金融覆盖面,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适配性,强化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协同联动,将普惠型信贷资源精准配置给最有发展、最具潜力的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推进重点产业提质升级。
首先,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强化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协同联动,加大对生物制造、量子科技、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的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投放,逐步调整贷款利率水平,形成差异化、精细化利率定价模型,满足高科技中小微企业在支付结算、信贷投放、财富管理等方面需求,让普惠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千企万户。
其次,拓宽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从抵押担保条件、个人增信方式、风险分担机制上大胆创新,尝试信用融资方式进一步缓解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例如,瞄准绿色低碳、生态环保、县域经济与乡村振兴相关联的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发展供应链票据、应收账款、存货、仓单和订单融资业务,让更多创新型中小企业及时获得更高额度、更低利率的信用支持,解决信用贷款使用不多、覆盖不广问题,开辟创新型中小企业质量融资新局面。
最后,持续降低贷款利率,让更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村经济组织分享到普惠金融发展红利。“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发放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已经逐年下降,从2019年6.82%降低到2025年中期3.48%,收到很好效果。“十五五”时期,我们不仅要“普”及四方,更要“惠”到实处,把握好国家减费让利的政策红利,力争在2030年把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信贷利率降至3%上下,让大多数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村经济组织都享受到低成本资金支持,感受到普惠金融的温暖和实惠。
着力点三:加强乡村振兴力度,强化“三农”领域信贷供给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会公报首次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与“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并列提出,标志着乡村振兴从阶段性任务向系统性工程升级。这一新的战略定位凸显中央通过乡村振兴推动城乡均衡发展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决心。
首先,整合中央、省级、市县财政安排的农业补贴、产业扶持、环境整治以及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引导信贷资源持续向“三农”倾斜,加大开发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政策性农业保险、政府性融资担保为主体的一揽子普惠型金融产品,推动符合涉农中小微企业经营特点的绿色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促进支农涉农信贷资源双向流动、平等交换,形成以涉农小额信用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政策性农业保险、扶贫再贷款、政府性融资担保为主体的涉农普惠型系列产品,合理配置乡村地区金融资源,满足乡村振兴多元融资需求,分类有序、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上)
(作者顾雷系北京大学普惠金融与法律监管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国地方金融研究会首席经济学家,张永会系首都金融服务商会副秘书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