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六科都差,怎么学才能逆袭100分?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观念:六科都差,听起来是地狱开局,但实际上意味着你的可提升空间巨大,每科随便提几分,总分都能到一个吓你一跳的档次。说白了,是你之前的学习路径全错了,在错误的方向上拼命,当然越学越绝望。
那好消息是,只要把力气用在刀刃上,每科提几十分,真的不是做梦。今天我就给你一套可复制、可落地的逆袭手册,不看天赋,不论基础,只要你照着做,绝对能让你看到分数实实在在的变化。
开讲前,心里默念“我必逆袭”,相信相信的力量。要是你现在想努力,却不知从哪下手,或者学得辛苦却不见成效,就去看我置顶视频,我亲自帮你分析成绩,制定学习计划。
话不多说,上干货。咱们先从数学开始,因为这科最容易建立信心。数学差,八九成是基础概念和公式定理没弄明白,一上来就对压轴题死磕硬练。你的首要任务是把课本拿出来,就是那个你最看不下去的课本,从高一第一册开始,把每一章的公式、定理、定义亲手抄一遍在本子上。
不是让你机械抄写,抄的时候嘴里要念叨着这东西是干嘛用的,每个字母代表啥。然后就干一件事:把课本上的例题和课后练习题一道不落地做完,注意不是看懂就行,要完完整整地在草稿纸上算出正确答案。例如函数单调性证明,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课本例题的步骤就是金标准。
当你把课本习题刷到90%都能独立做对时,你的数学基本盘就稳了。这个时候再去找那些教辅里的基础题和中档题做,你会发现突然能看懂答案在说啥了。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一两个月,但效果是实打实的。我带过好多学生用这个笨办法,数学从六七十分爬到100多分,就是这么过来的。
再说语文这科,很多人觉得玄学、提分慢,其实是有捷径的。首先搞定古诗文默写和文言文翻译,这些送分题必须一分不丢。每天早起半小时,雷打不动背诵必备篇目,不光背,要默写,错一个字就重来。
文言文实词、虚词就去背考纲要求的120个实词和18个虚词的基本用法,每天啃下5个,结合课文里的例句记忆。比如“之”多作代词、助词、动词,分别是啥意思,在《劝学》里是怎么用的。其次,阅读题是有答题套路的,比如问某个句子的作用,无非就是从内容上、结构上、情感上这几个角度去套。
把近5年高考题的阅读答案拿出来,总结不同题型的答题模板,比你瞎琢磨强百倍。最后是作文,别想着文采斐然,结构清晰、保证不跑题就能拿到基础分。准备一个素材本,别记那些老掉牙的例子,就收集最近三个月发生的学习热点,然后去套一些正能量的观点。
比如,某个科学家获奖,可以论证坚持梦想;某个社会事件可以论证责任感。你就强迫自己用这些新素材写一篇完整的作文,开头、三个分论点、结尾,练上几篇,手感就出来了。
接下来是重头戏英语,单词是绕不过去的坎,但死记硬背效率最低。我的建议是用碎片化时间加场景记忆:把你每天要记的50个单词写在小纸条上,上厕所、等公交、课间10分钟,拿出来扫几眼。更重要的是,在阅读里记单词。
找那种带详细解析的阅读理解教辅,做完一篇不要急着对答案,把整篇文章里所有不认识的单词都查出来,标注在旁边,然后反复读这篇文章,直到能大致翻译出来。这样单词是活在句子里的,记得牢。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是语法提分的快车道,专门找个本子,总结常考的语法点,比如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定语从句引导词。
每天坚持做一篇语法填空、一篇改错,做错了,不许看完答案就完事,要回到语法书里,把对应的规则彻底搞懂。作文就更简单了,别追求复杂句型,先保证简单句不出错。背3到5个万能句型,比如强调句、定语从句,每次写作文都想方设法用上去,字写工整,段落清晰,拿个及格分以上的分数并不难。
好了,三大主科说完,我们看看文综三兄弟。先说历史,很多同学觉得历史就是背,背诵是基础,但关键是背框架和时间轴,不要一头扎进细节里。先拿出课本目录,把整本书的单元、课题、子目标题背下来,这叫知识骨架。然后自己画时间轴,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标志性现象标上去。
做选择题时,常用排除法,选项里如果出现了时间对不上的,或者与材料核心意思明显矛盾的,直接排除。材料题是最拉分的,记住一个核心原则:答案都在材料里。你的任务就是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学会从材料中找关键词进行概括提炼,而不是自己瞎编。
比如材料里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你就要立刻联想到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这就是答题要点。用自己的话把材料信息串起来,再结合课本上的结论,分数就不会低。
然后是政治,教材的特点就是术语多,而且更新快。
第一步,跟历史一样,构建框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每个模块的主干知识是什么,有哪些核心概念,必须门清。比如哲学里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下面又分哪些原理,要能自己画出思维导图。
第二步,关注时事,不是让你看新闻,而是要把时事和课本知识联系起来。例如看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想到经济生活里生产、消费、市场经济这些知识点。政治大题答题有固定套路:理论+材料分析+总结。比如问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某某现象,你先写上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然后结合材料说材料中A和B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最后小结“因此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这个模型练熟了,大题就是送分。
最后是地理,这门课是文科中的理科,图和理解是关键。
第一,地图是生命线,找一张大的空白地图,自己动手画,标出重要的经纬线、气候类型分布、洋流、地形区、国家城市,每天看十分钟,做到心中有图。
第二,自然地理部分理解比背诵重要,比如气旋为什么带来阴雨天气,你得把那个气流上升、冷却凝结的过程想明白,光背结论很容易忘。人文地理部分要掌握分析模式,比如分析一个地区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无非就是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这几个方面去套。地理题很多都是看图说话,一定要学会从图表中获取信息,比如等高线图、气候统计图、人口金字塔图,每种图都有固定的解读方法,多练练就能掌握。
你看这么一科一科拆解下来,是不是感觉虽然任务重,但每一步都踩在实处,知道该往哪使劲了?
六科全差,最怕的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章法。你必须给自己定一个清晰的顺序:先集中火力搞定数学和英语的基础分,因为这两科提分相对快,同时兼顾语文的背诵和文综的框架搭建,每天固定时间进行。等数学和英语见到成效了,信心上来了,再加大文综的做题和强化力度。
逆袭从来不是神话,它属于每一个在正确方向上坚持行动的普通人。所以别管你现在多少分,也别管别人怎么看,从现在开始,按照我说的方法一科一科去落实。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