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年11月初,两起中国公民在柬埔寨失联的事件引发关注。
25岁的曾骏于7月底被人以高薪工作诱骗至广西防城港,后偷渡至柬埔寨,8月9日被转卖至某诈骗园区后彻底失联。
几乎同时,浙江籍男子洪骏于10月24日持护照从南宁飞往越南,次日失联,家属推测其已被带至柬埔寨。
两人失联前均与高薪招聘信息相关,而他们的家属在寻人启事中公开表示:“愿意与园区负责人谈赔付,只求亲人平安归来”。
更早的案例中,19岁的江苏少年陶喆于2025年5月被游戏工作月薪两三千美元的承诺诱骗至柬埔寨金边,失联后其母哭诉:“希望他能尽快回来,望好心人帮忙转发”。
另一名山西男子王旭峰则被网友以金融业务十几天赚十多万诱骗,失联三个月后突然联系家人索要20万元赎金,并叮嘱一定不要报警。
这些案例揭示同一种模式,熟人或不法分子利用高薪低门槛话术,诱骗受害者出境,最终将其控制在诈骗园区内,通过暴力威胁、勒索家属牟利。
家属的绝望回应折射出跨境营救的困境。
曾骏家人表示:“希望接收他们的盘总高抬贵手,给家属一个谈赔付的机会”。
这种妥协背后,是报警无门、跨国司法协作滞后的无奈,正如一名受害者家属所言:“我们不知道还能相信谁,只求人活着回来”。
![]()
![]()
“一边是家属跪求‘赔付’,一边是骗子开着牧马人绑人!这世道怎么了?”事件曝光后,社交媒体炸锅。
柬埔寨诈骗园区内,超九成作案者是中国人。
有网友痛心疾首:“缅北电诈好歹是外人作案,这里全是同胞互害!”更令人发指的是,诈骗团伙专门研究中国人心理。
用乡音博信任,以家庭责任感强迫转账,甚至针对不同省份设计话术。
一条高赞评论质问:“你们骗的都是打工攒学费的学生、凑首付的年轻人,良心不会痛吗?”
受害家庭发布寻人启事时,常遭遇二次伤害。
有人发现,求助帖下竟出现广告:“专业捞人,收费面议”。
更魔幻的是,诈骗头目陈志的落网并非中柬警方合作成果,而是美国司法部在查洗钱案时顺带端窝。
网友感慨:“咱们的跨国执法呢?”
尽管中柬官方多次声明“严厉打击电诈”,但受害者家属反映,报警后往往只能得到已按群众求助流程处理的回复。
网友质疑:“园区就在那儿,为什么不能直接端掉?”
![]()
从柬埔寨到缅北,从高薪工作到网恋诱骗,同类悲剧年年上演,根源在于犯罪成本过低而收益惊人。
有团伙专门伪造招聘信息,有人负责运输控制,甚至有园区明码标价.
男性受害者赎金3万-5万美元,女性价格翻倍。
更可怕的是,部分当地势力与诈骗集团勾结。
王旭峰案中,家属因绑匪威胁报警就撕票而不敢声张;陶喆失踪两月后,警方才确认按群众求助处理。
跨境营救的滞后性令人绝望。
家属的“赔付”呼吁,实则是在司法缺位下的绝望妥协。
当正义需要靠赎金换取,当生命价值被明码标价,我们是否该反思。
“今天我们可以假装看不见柬埔寨的哭声,明天呢?当诈骗团伙走进你家小区,谁再来替你喊冤?”
真正的救赎,不是家属的妥协,而是制度的铁拳。
但愿下一次,我们听到的不是愿意赔付,而是嫌疑人已落网,受害者已回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