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德阳官微】
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显示
第41周(10月6日~10月12日)
检测出的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中
甲型H3N2毒株已成为主流
去年流行的主要毒株是H1N1
今年换成H3N2
这意味着公众对H3N2的免疫力相对较低
今年流感季感染人数或将增加
10月30日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提醒
目前四川已进入流感流行期
主要流行毒株为甲型H3N2流感病毒
流感绝非“小感冒”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
公众应提高警惕
尽快接种流感疫苗
和去年比
流感流行提前了近一个月
“和去年相比,流感流行提前了将近一个月。”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急传所主管医师董爽表示,根据我省流感监测最新数据,10月份每周病例数快速上升,上周达到1万余例,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四川已经进入流感的流行期。”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今年我省流行毒株发生变化。去年占主导地位的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今年的优势毒株主要是甲型H3N2流感病毒。董爽介绍,优势毒株更替导致大众对今年流行的H3N2毒株的免疫力就会更低一些。
同时,目前全省整体流感疫苗接种率并不高,人群对流感仍是普遍易感,一旦接触病毒,就比较容易感染。
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最管用、最经济的手段。流感疫苗需每年重新接种,接种后约需2-4周产生保护抗体,整个流行季节内任何时间接种都是有益的。6月龄以上且无接种禁忌者均可接种,尤其建议儿童、孕妇、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接种。
别把流感当感冒,这几点要分清
很多人觉得流感就是“重一点的感冒”,吃点药休息休息就能好?

图据央视新闻
有这么一个案例,浙江杭州39岁的程女士,经常熬夜爆肝工作,确诊流感后,她拒绝了医生住院治疗的建议,回家“硬扛”了3天,好几叶肺叶竟都出现了“白肺”症状……那么,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何区别?
虽然两者都可能引起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但流感最突出的特点是全身症状较重:
- 高烧不退:体温可在短期内迅速升至38.9℃~40℃。
- 疼痛明显:头痛、咽痛、全身肌肉酸痛。
- 极度乏力:疲劳感显著,影响正常活动。
- 全身不适:可伴随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流感疫苗怎么选?
慢性病患者能接种吗?
对于普通人,医生是不建议直接用药物预防的。只有对于明确没有接种流感疫苗或接种疫苗不到2周、同时又近距离接触了已患流感人群的朋友,在医生指导下可以用药预防。专家还特别提醒,甲流、乙流千万不要吃抗生素预防,因为真的没作用。
目前我国可供接种的流感疫苗主要有三种类型:
(1)流感病毒灭活(裂解)疫苗(三价/四价,注射)
(2)流感病毒灭活(亚单位)疫苗(三价/四价,注射)
(3)流感病毒减毒活疫苗(三价,鼻喷)
疫苗接种到人体后,一般需要2周到4周时间才能产生保护作用。
疫苗的“价”代表覆盖的病毒型别数量,四价比三价多覆盖一种乙型流感毒株。那么,没有四价流感疫苗,要不要等?
从预防甲型流感(包括H3N2)的效果看,三价与四价疫苗没有本质区别。接种三价疫苗同样能提供有效防护。
国家卫健委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以下重点人群需优先接种:
-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慢性病人群、孕妇、6月龄以上婴幼儿和儿童;
- 重点机构或场所的工作人员,包括医疗机构、养老机构、托幼机构、护理机构、福利院等工作人员,以及6个月以下婴儿的家人等;
- 特别提醒家长:5岁以下儿童感染后极易出现高烧及严重并发症,需高度警惕。如出现持续高热(≥39℃超过3天或41℃以上),必须立即就医;
- 专家辟谣:慢性病患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患者)不仅可以接种,反而是最需要接种的重点人群!
当然,任何一种疫苗都不保证百分百,流感疫苗的保护效力通常在40%-70%左右,无法完全杜绝感染。即使疫苗与流行毒株匹配,仍有一定概率感染。但是已经有大量科学研究结果证明,接种后即使仍然感染了流感,症状也通常较轻,病程更短,重症风险也是显著降低的。
康康提醒大家
做好个人日常防护
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勤洗手、多通风、科学戴口罩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避免与有流感样症状的人密切接触
记得转给你关心的人
来源:四川疾控、央视新闻、川观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