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拍
现代人不愁吃不愁穿,整天笑嘻嘻的却很少。快乐已经变成一种稀缺的能力,工作、生活以及家庭的压力,让我们时常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我也不例外,碰到不如意的事情,整个人会完全提不起精神。但运动后,则缓解不少。这两天秋高气爽、落叶缤纷,出门走走很快便满血复活。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今天读完《快乐激素》,才知道原来快乐是有开启密码的。
《快乐激素》是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家洛蕾塔·格拉齐亚诺·布罗伊宁所著的一本科普读物,主要教人们如何找回让自己快乐的能力。书中围绕大脑中的四种快乐激素展开。
这四种快乐激素分别是:
多巴胺:需求得以满足的喜悦感 内啡肽:遮蔽痛苦的迷醉感 催产素:社会联结带来的安全感 血清素:群体地位带来的优越感
简单来说,一个人想要快乐,就得精神上有追求、身体上健康无痛苦、社交方面有正当的联结以及在集体中获得他人的尊重。
这四种快乐激素,并非要同时满足,单独得到某种激素,也能获得长久的快乐。
![]()
为什么同样的处境,有些人非常乐观,有些人则很悲观呢?
作者告诉我们,这跟每个人早年的大脑神经回路有关系。童年不好的成长经历,会让我们形成错误的反应模式。
成年后,想要找回真正的快乐,就得重新培养大脑习惯。所以,现在开始请多做一点帮助自己激发快乐激素的事情吧。
具体方法如下:
提升多巴胺:多多庆祝微小的胜利、分解大目标、自我奖励
提升血清素:多晒太阳、多有氧运动、时常回忆过去的成功、多多感恩
提升内啡肽:做中高强度的运动,比如跑步;看喜剧片大笑一场;或者吃点辣的食物,比如火锅、烤串等。
提升催产素:多多拥抱亲人、孩子;撸撸猫或者跟朋友真诚地交流。
![]()
作者洛蕾塔最后提醒我们,刚开始培养快乐习惯的时候,有点困难。当你坚持45天,克服最初的抵触形成新的大脑回路后,就能轻轻松松获得滋养。培养的过程也不必着急,可以先挑一条路径慢慢练习。
看完这本《快乐激素》后,我发现爱自己也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还是好心情最养人。
文字皆为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本文首发公众号:轻烟悦读,欢迎来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