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以色列将不宣而战,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怒批美军单边威胁,称 “完全不可接受”

0
分享至

前言

11月4日,纽约联合国总部,古特雷斯的声音在紧急记者会上颤抖,就在24小时前,美军将领库里拉却在巴林威胁要轰炸维和部队。

更令人震惊的是,黎巴嫩南部的维和士兵已经全部配发实弹,从和平守护者变成了潜在的交战者,这种转变让人不寒而栗。

谁给了美国挑战联合国的权力?75年来建立的秩序会就此崩塌吗?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编辑:BX

秘书长怒了,美军将领却说要轰炸

这场外交风暴的中心,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声音,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用"完全不可接受"表达了愤怒,而美军中央司令部副司令库里拉却发出了惊人的威胁。

库里拉在巴林麦纳麦的新闻发布会上,面对记者关于黎巴嫩局势的提问,突然抛出强硬言论,称若维和部队继续采取针对以色列的敌对行动,美军将考虑轰炸维和设施。

这番表态完全超出了正常的国际交往范畴,维和部队是维护地区和平的合法力量,却遭到了创始国的直接军事威胁,这种前所未有的情况让人震惊。


古特雷斯当天紧急发表声明,谴责美军的威胁行为,强调维和部队是根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部署,其行动具有合法性与中立性。

法国外交部更是立即召见美国驻法大使,对美军言论表示"强烈不满",要求美方立即收回相关表述,并作出正式道歉。


虽然美军随后试图淡化言论影响,声称库里拉的表述"存在语境误解",但美国国防部在11月5日发布的《中东安全战略报告》中,仍明确将以色列列为"核心安全盟友"。

这种立场与威胁言论形成呼应,让外界对美军的真实态度充满疑虑,也加剧了国际社会的担忧。


回顾整个事件的起源,要从10月26日说起,那天下午,一架以色列无人机突然接近了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的巡逻队。

接着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无人机从空中投下了几颗手榴弹,虽然没有造成实际伤害,但这种行为无疑是对国际规则的公然挑战。

以色列方面事后辩称,无人机本身并不具备攻击性,其任务仅仅是进行常规的情报收集,而投掷手榴弹的行为是由系统故障所致。

这种解释显然难以令人信服,更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借口,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寻找合理性,让人不禁怀疑其真实意图。


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酵,以色列国防军在闭门会议中讨论了此次事件的严重性,高层领导意识到,维和部队的反应可能会导致局势进一步升温。

11月1日深夜,以色列空军再次出动,在黎巴嫩南部卡夫鲁曼镇发动空袭,这次袭击击中了当地的一辆汽车,造成车上4人死亡。

死者大多数是平民,只有一人是已经阵亡的真主党指挥官的儿子,这次不慎的攻击再次暴露出以色列在情报方面的严重失误。

同时也加剧了当地的仇恨情绪,让和平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这种以暴制暴的循环必须被打破。


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存在,核心是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其中立性与合法性应得到所有国家的尊重。

以色列的安全关切虽需重视,但采取"不宣而战"的方式对抗维和部队,显然不符合国际法与国际共识。


无人机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无人机技术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让75年来守护和平的规则一夜之间失效,这种技术带来的模糊性正在系统性地瓦解国际秩序的基础。

传统战争中,战争与和平的界限相对清晰,有着明确的战场、明确的敌我、明确的责任归属,但无人机改变了这一切。


它让战争变得远程化、匿名化、去人化,操作员在数千公里外控制无人机,按下按钮就像玩电子游戏,这种距离感削弱了对战争的敬畏。

更重要的是,无人机模糊了战争与和平的界限,"情报收集"与"军事攻击"的转换就在一瞬间,而"系统故障"与"故意挑衅"的区分几乎不可能。

这种模糊性让维和部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他们不知道何时该行动,如何行动,行动后又会面临什么后果。


联合国维和部队发言人表示,这次攻击并非偶然,而是以色列多次军事行动累积的结果,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得从以色列对联合国维和部队的一系列挑衅说起。

在此之前,以色列国防军的梅卡瓦坦克已经对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的阵地发起过炮击,炮弹落在维和部队营地周边时,不仅损毁了部分设施。

更让在场的维和士兵陷入危险之中,这种直接针对维和部队的攻击,是对国际规则的公然践踏。


紧接着,以色列军方又派出无人机,对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区域实施轰炸,连续两次军事行动,直接打破了黎巴嫩南部相对脆弱的和平平衡。

面对这样的攻击,联合国维和部队不可能坐视不理,法国维和部队士兵击落以色列无人机的举动,正是对之前攻击的回应。

也是为了保护自身和营地的安全,这种自卫行动完全符合国际法,却遭到了以色列的强烈反对。

以色列军方迅速站出来澄清,声称法国维和部队击落无人机的行为"毫无正当理由",还公开抨击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越权行事"。

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毕竟是以色列先发起炮击和无人机轰炸,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行动只是正当防卫。


更让人意外的是,以色列军方还把话题引向了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其他方面,提到"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预计撤离的日期"等无关内容。

这些内容看似和击落无人机事件无关,实则是以色列在转移焦点,试图将冲突的责任推到联合国维和部队身上,为自己之前的军事行动找借口。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以色列的态度已经透露出危险信号,外界甚至开始猜测,以色列很可能会采取不宣而战的方式。

对法国维和部队展开进一步行动,要知道,以色列在中东地区向来以强硬的军事作风著称,之前面对周边国家的冲突时,往往会主动采取军事手段。

法国维和部队虽然是联合国部署的力量,但在军事装备和人员规模上,和以色列国防军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如果以色列真的不宣而战。

法国维和部队将面临巨大的压力,整个黎巴嫩南部的局势也会瞬间升级,甚至可能引发更广泛的地区冲突。


从中东到全球,危机正在蔓延

这不是局部危机,而是全球性灾难的前奏,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国家的行动正在引发连锁反应,让整个世界都陷入了动荡之中。

冲突升级后,黎巴嫩政府于11月3日召见联合国驻黎代表,要求UNIFIL"加强对以色列的约束,防止其进一步侵犯黎巴嫩主权"。

黎巴嫩真主党则发表声明,称"将与法国维和部队站在一起,共同对抗以色列的军事挑衅",并在11月5日向以色列北部的梅龙空军基地发射2枚火箭弹。

作为对以军行动的回应,这种报复行动让本就紧张的局势雪上加霜,也展示了冲突扩散的危险性。

欧洲国家普遍站在法国一侧,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联合发表声明,支持法国维和部队的"合法防御行动",呼吁以色列"立即停止单边军事行动"。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更是直言,美军的威胁言论"可能引发中东地区更大范围的冲突,是极其危险的举动"。


从地区局势来看,此次冲突已对黎以边境的停火机制造成严重冲击,11月5日当天,UNIFIL的巡逻次数较往常增加3倍。

维和士兵均配备实弹,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以色列北部城市海法、阿卡等地启动民防系统,要求居民准备防空掩体。

黎巴嫩南部的学校、商铺纷纷停业,民众开始囤积生活物资,担心冲突进一步扩大,这种恐慌情绪正在蔓延。


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事件还波及中东其他地区,11月6日,也门胡塞武装宣布"将对以色列在红海的船只实施打击,以声援黎巴嫩与法国维和部队"。

让地区安全风险进一步扩散,这种跨地区的声援显示了冲突的国际化趋势,也让和平的前景变得更加渺茫。

国际危机组织预警报告显示,如果未来6个月内不能建立无人机战争的基本规则,类似危机会在10个热点地区爆发,影响全球30%的人口。

这个预警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基于当前局势的科学分析,需要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并采取行动。


与2023年马里维和部队遇袭事件相比,2025年黎巴嫩事件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两次都涉及无人机技术和维和部队角色争议。

这显示了危机的普遍性,不是孤立现象,而是系统性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解决。


以色列在加沙与在黎巴嫩的军事策略对比也很有意思,加沙是全面战争,黎巴嫩是"灰色地带"试探,显示了以色列对国际规则的不同态度。

这种选择性守法的倾向,对理解未来冲突模式有重要启示,也预示着国际秩序将面临更大挑战。

历史告诉我们,每当新技术出现(火药、飞机、核武器),都会引发国际规则的滞后和危机,无人机也不例外。

但无人机带来的挑战更根本,它模糊了战争边界,让责任归属变得模糊,让传统维和机制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重建规则,人类能否避免黑暗时代

历史告诉我们,人类总是在灾难中学会重建,但代价总是那么沉重,现在我们又站在了这样的十字路口,选择将决定未来的命运。

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到国联再到联合国,国际规则总是在适应新的战争形态,现在是又一次适应期,但这次的挑战更加严峻。


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让传统的战争规则变得滞后,维和机制面临着合法性危机、执行性危机、存在性危机三重挑战。

安理会授权与现场现实的脱节,让维和部队的中立性受到挑战,在技术模糊环境中,维和部队的"保护"行动可能被视为"挑衅"。

当大国单边主义抬头,多边维和机制的价值受到根本性质疑,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困境。


解决方案必须从短期、中期、长期三个层面来考虑,短期是建立无人机战争的基本行为准则,减少误判空间。

中期是改革维和机制,适应技术时代的新挑战,长期是重建大国技术时代的政治共识,构建新的国际规则框架。


具体来说,有四个路径可以探索:第一,启动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就无人机战争规则展开紧急磋商。

第二,法美以三方展开私下外交,寻求危机降温的可能性,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第三,建立欧盟调解机制,发挥欧洲在中东事务中的平衡作用,为冲突降温创造条件。

第四,召开地区安全峰会,让所有相关方都有表达诉求的机会,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

但说到底,问题的关键在于政治意愿的重建,技术只是催化剂,真正的根源是大国共识的瓦解。


美国从多边主义的维护者变成挑战者,库里拉的威胁言论是标志性转折,各国对无人机战争规则分歧严重。

显示政治共识的重建难度,单边行动的常态化正在侵蚀多边机制的基础,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国际安全专家罗伯特·莱格沃德指出:"无人机正在重新定义战争的边界,而我们的国际规则还停留在上一世纪,这是一个危险的错位"。

这种错位必须得到纠正,否则人类将面临更黑暗的未来,在技术时代的洪流中迷失方向。


从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国家主权原则,到1945年联合国建立集体安全机制,国际规则总是在适应新的战争形态。

现在,我们又处在了这样一个历史节点,要么成功建立新的规则框架,要么进入更混乱的权力政治时代。

古特雷斯的"完全不可接受"不仅是对美国的具体谴责,更是对整个国际秩序崩塌的警示,这个警示必须被认真对待。

如果国际社会不能团结起来,重建技术时代的政治共识,那么75年来建立的和平秩序将真正面临崩塌的危险。


结语

无人机模糊了战争边界,但人类的理性必须划清底线,这是对整个文明的考验,我们不能让技术决定我们的命运。

未来5年是规则重构的关键窗口,要么建立新共识,要么进入更黑暗的时代,选择权在我们手中。

面对挑战,我们是选择沉默的旁观者,还是重建秩序的行动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百亿投资!中国第一大民营企业的上海新总部

百亿投资!中国第一大民营企业的上海新总部

GA环球建筑
2025-11-03 19:43:23
带小三孕检后续:许律师发文道歉,已辞职,婆婆不让生二胎成笑话

带小三孕检后续:许律师发文道歉,已辞职,婆婆不让生二胎成笑话

凡知
2025-11-03 19:21:31
微博视界:杨幂丰满有料,白鹿珠圆玉润,罗晋帅气,迟蓬美一大跳

微博视界:杨幂丰满有料,白鹿珠圆玉润,罗晋帅气,迟蓬美一大跳

星宿影视鸭
2025-11-03 18:56:27
前一天还在发视频隔天就走了,原来他自己早有预言,是自己太大意

前一天还在发视频隔天就走了,原来他自己早有预言,是自己太大意

冒泡泡的鱼儿
2025-11-03 16:24:14
媒体人:中国退役球员当教练是恶俗圈子,应让草根教练来竞争

媒体人:中国退役球员当教练是恶俗圈子,应让草根教练来竞争

懂球帝
2025-11-03 09:58:44
终于知道街上的丑衣服都卖给谁了!老公:给你买了,你又不穿

终于知道街上的丑衣服都卖给谁了!老公:给你买了,你又不穿

朗威谈星座
2025-10-29 10:55:54
打胎小生被大佬玩到脱G!墨镜导演让女明星陪大佬!

打胎小生被大佬玩到脱G!墨镜导演让女明星陪大佬!

八卦疯叔
2025-11-01 14:20:03
双色球25127期彩票周二11月4日实票10注本文内容仅供分析

双色球25127期彩票周二11月4日实票10注本文内容仅供分析

小李子体育
2025-11-04 07:42:23
新赛季首位被交易的球星?场均20+6,考神建议其加盟火箭或森林狼

新赛季首位被交易的球星?场均20+6,考神建议其加盟火箭或森林狼

你的篮球频道
2025-11-04 07:09:28
今晚中央五套直播亚冠时间表:CCTV5节目单,央视不播,附上赛程表

今晚中央五套直播亚冠时间表:CCTV5节目单,央视不播,附上赛程表

皮皮观天下
2025-11-04 07:54:34
阿隆索:维尼修斯的事到此为止;明天的点球手是姆巴佩

阿隆索:维尼修斯的事到此为止;明天的点球手是姆巴佩

懂球帝
2025-11-04 04:36:10
完成赛季首秀 洛瑞正式跻身生涯20赛季俱乐部

完成赛季首秀 洛瑞正式跻身生涯20赛季俱乐部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3 12:03:03
脱下高跟肉丝,她仍是最美OPPO产品经理,脚踩手机令宅男眼中放光

脱下高跟肉丝,她仍是最美OPPO产品经理,脚踩手机令宅男眼中放光

番茄娱乐加
2025-09-16 06:52:46
解放军096型核潜艇,台专家:美国更不敢与大陆正面“开战”…

解放军096型核潜艇,台专家:美国更不敢与大陆正面“开战”…

福建平子
2025-11-04 08:47:17
卢梭:世界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式——发脾气、讲道理、自我感动

卢梭:世界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式——发脾气、讲道理、自我感动

杏花烟雨江南的碧园
2025-10-16 07:00:03
6旬富豪专好''吃阴枣'',包养4个19岁女学生,民警破门后:禽兽不如

6旬富豪专好''吃阴枣'',包养4个19岁女学生,民警破门后:禽兽不如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2 09:26:05
大同四中抢钥匙工作人员被曝是副校长,学校称这是正常管理

大同四中抢钥匙工作人员被曝是副校长,学校称这是正常管理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02 22:37:28
乔-科尔:当年切尔西首回合不敌巴萨后,穆帅痛斥全队没种

乔-科尔:当年切尔西首回合不敌巴萨后,穆帅痛斥全队没种

懂球帝
2025-11-03 17:14:21
45岁女保姆哭诉:大爷每月给我9千块工资,但却让我每天给他洗脚

45岁女保姆哭诉:大爷每月给我9千块工资,但却让我每天给他洗脚

孢木情感
2025-11-04 08:54:20
俄军宣称红军城已解放了

俄军宣称红军城已解放了

那山星火
2025-11-04 07:29:00
2025-11-04 10:07:00
流年拾光 incentive-icons
流年拾光
从时光中精选最美的片段,编织成册,献给珍惜回忆的你
5246文章数 9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头条要闻

特朗普最新涉华表态 美国财长贝森特同天发声

头条要闻

特朗普最新涉华表态 美国财长贝森特同天发声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科技要闻

OpenAI“杀”疯了!又一笔380亿大单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房产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刘溢:当代超现实主义画家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