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位活跃在短视频里,号称通背拳传人的传武高手赵鸿刚,在世界扇耳光大赛里败下阵来。
现场让人看着揪心。他抽到后手,对手是个拳击手,第一击就让赵鸿刚眉骨开裂,左脸颊肿起来。回击时,第一次对手躲闪犯规,赵鸿刚再次补充击打,没给对手造成太多伤害。第二回合,对手击打犯规,被裁判警告并扣一分,但赵鸿刚的左眼已经肿成一条缝,他的回击还是没有给对方造成太大影响。第三回合,对手改成左手击打,赵鸿刚当场倒地失去意识,裁判终止比赛。
![]()
先排除一些网友的借口。比如很多人指责对手犯规,但躲闪已经被裁判扣分和警告,并且判赵鸿刚补打一次,也就是说在多打一掌的情况下,赵鸿刚已然没有造成实质杀伤。有人说赵太“实诚”,硬生生挨打,而不会利用保护技巧,可是竞技体育本身就要利用规则和技巧。还有人说这项比赛野蛮无聊,我承认扇耳光大赛确实伤害性极大,选手大概率出现脑震荡症状,甚至被打死打残的悲剧也不鲜见,但既然选择参赛,事后再批评赛制和规则,未免有点输不起。
赵鸿刚号称通背拳传人,他和师父师兄弟们在网络上走红,最大的战绩就是“打扳手”,此次比赛负责人来对接时,他还专门准备了扳手现场表演,算是给洋人下马威……吧?这种号称一掌下去骨碎筋折的神功,也确实最适合扇耳光大赛,反正对手跟扳手一样站在那儿挨打,省去综合格斗的复杂,简直是为通背拳“量身定做”一展雄风的比赛。
结果大家看到了。还有很多专业人士进行技术分析,对手在发力方式上更加科学,通过髋腰带动,击打的力量远大于赵鸿刚。
我不太想嘲笑赵鸿刚,毕竟他敢选择风险性高的国际比赛。而且他毕竟练过,在击打能力、身体素质上高于普通人。可现代格斗是基于科学展开的,从上肢击打力量来说,拳击无疑最有心得。在地面攻防、关节技、绞技等方面柔术更具优势。在站立打击领域,腿法和肘膝高效制敌上,泰拳更胜一筹。综合多种格斗技,取长补短,围绕体能、技巧、力量等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并且不断发展和扬弃,才是现代格斗术的本质。没有有什么“门户之见”,谁好用就用谁,这需要开放的心态、科学的实践,而不是抱残守缺。
天天吹嘘“传统文化”,捧着XX拳、XX掌的秘笈,却没有任何开放的系统训练和实战经验。很多人幻想出传武是“杀人术”的说辞,认为现代格斗的规则不适合传武,问题是几乎所有的传统搏击术都可以称之为杀人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公平的商业化赛事来推动格斗术交流发展,是现代社会中格斗术的应有之义。
吹嘘传武是“杀人术”,却忘记了最好的杀人术的热兵器,戴上拳套,设置规则,对所有搏击术都有限制,我们必须在现代社会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这是任何一项传统搏击术的共同命运;吹嘘传武有“文化”,但空手道、泰拳、柔术、跆拳道等都有自身的文化与思想属性,我们并不比别人高明。学会平视他人,才能真正让传武发展,而不是影视剧里的奇幻内功、舞台上的花拳绣腿、短视频里的坑蒙拐骗。
赵鸿刚有超越普通人的实力,但是他的训练过于“传统”而保守,他在短视频中折扳手的表演又换来太多流量和狂欢,在一个个赞一声声叫好中迷失了自我。误以为自己得到真传,便可下山打遍江湖无敌手。哪里有什么江湖,千百年来,高手怎么会有门户之见,早就融汇百家之长身居庙堂之上,走江湖只剩表演杂耍和卖大力丸的,古今从来没变过。只不过有些看了武侠小说,心智停留在中二岁月,并且民族情结冲垮了科学理性的人,幻想着高手在民间,捧得很多表演者忘乎所以。这种社会心理不仅毒害传武,更是阻碍很多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和开放的毒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