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大爷今年67岁,平时身体还算硬朗,但最近他总觉得双腿发沉、手指有点发麻。家人在一旁劝他,“大概是年纪大了吧,歇歇就好。”
有一天,王大爷散步时忽然感到手脚一阵异常酸胀,差点站不稳。他本想咬牙坚持,却被儿媳拉着去了医院。
医生检查后眉头紧锁,说道:“您这是血栓的典型信号,再拖下去可就不只是麻木发沉那么简单了!”
![]()
很多人以为血栓只和老年人才有关系,其实只要血液循环不畅,年轻人也可能“中招”。但手脚的3种变化,往往是血栓提前向身体“报到”的警告。
可惜多数人根本没当回事。血栓为何偏爱手脚“先发预警”?出现这3种特殊症状时,到底该怎么办?今天就帮大家揭开这个健康谜团。
手脚的异常信号,往往是血管内血流受阻的直接表现。我国每年因血管疾病致死人数近250万人,其中血栓是导致中风、心梗、肺梗等重大疾病的核心原因。
许多权威研究指出,手脚若出现“发麻”“发胀”“发紫”等症状,很可能是血栓悄然形成的信号灯。
![]()
美国心脏病学会指出,“超过65%的急性血管事件,患者事前都有肢体麻木、肿胀、肤色变化等细微变化”。
但为什么偏偏先是手脚?专家解释:人体远端循环较弱,最容易被小血块“卡断”,一旦栓子脱落更是短时间内危及生命。当血栓悄悄靠近时,手脚,正是最先“出卖”你的重要线索。
持续发麻发凉
如果手指、脚趾经常“像蚂蚁爬”,摸起来比平时冷、且活动后无明显缓解,不要忽视!一项国内横断面研究发现,有过肢体麻木的不明原因人群,其静脉血栓发病风险提升了41.8%。
血流堵塞,氧气无法到达末梢组织,就会让神经出现“抗议”。尤其中老年人,天气变化时这种现象更明显,警惕可能是小血栓作怪。
![]()
局部肿胀疼痛
比如小腿突然肿起来、鞋子穿不进去,或按压后出现凹陷并伴随胀痛,尤其要高度警惕。
国际血管健康数据库数据显示,约有57%的下肢血栓患者,起初只是以小腿或脚踝肿胀、压痛为主,但一旦发展成血块脱落,很容易造成肺栓塞等更严重后果。
这也是为什么医生一再强调:腿肿不明原因、切忌随便“揉一揉”。
肤色突然发紫或泛红
手脚本该是红润温暖的,如果局部肤色莫名其妙发紫、发黑,甚至有溃疡、皮肤变薄现象,这很可能是“血液卡路”,组织缺氧坏死的信号。
![]()
哈佛医学院在《血管健康月刊》里提到,慢性终末肢体缺血人群中,有71%反复出现皮肤颜色异常,最终确诊为动脉血栓。
面对手脚这些异常,你该如何科学应对,预防血栓真正来袭?
建议每周中等强度运动至少150分钟,慢走、散步、游泳均可,哪怕在屋内适当抬腿、踝泵运动,都能改善下肢循环,让血管“不沉积”。
远离久坐和久站
坐姿每持续40分钟,就应主动活动下肢。可以定时踮脚、甩小腿,让血液流动不“打结”。
科学饮食控血脂
多吃蔬菜、全谷、鱼类,少油腻、高糖。中华预防医学会建议,每天盐摄入不超过5克,远离高脂肪高糖食品,有效预防高血脂导致的血管问题。
![]()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长期睡眠不足会让血管更易受损,血液“变浓”,血栓风险悄然升高。
定期体检,早查早安心
血管彩超、血脂血糖检查等,能帮助及早发现血栓前兆。记得有“三高”或家族史者,尤其不可大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