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央视罕见公开报道了,第四代国产钍基熔盐核反应堆实现钍铀转换,开启运行的消息。看起来有点复杂的名词经过翻译后,可以视为海军核动力航母、核动力潜艇的动力系统,即将摆脱数十年来始终落后的局面,真正实现全球领先。
![]()
而顺着这个消息往下想,最让人关心的就是正在大连船厂建造的 004 型航母,它的核动力系统是不是真的有保障了?毕竟这么多年,咱们的航母动力一直被人盯着说 “落后”,这次要是能借着这技术翻身,那可是实打实的跨越式突破。
![]()
先得把这 “钍基熔盐堆” 到底是个啥说明白,别被那些专业名词绕晕了。简单讲,这是一种跟咱们平时听说的核电站完全不同的第四代核反应堆,燃料用的是更常见的钍,冷却剂不是水而是高温液态熔盐。以前的核反应堆不管是民用还是军用,要么得靠大量水降温,要么怕泄漏出事儿,比如日本福岛核事故就是冷却系统出了问题。
![]()
但这熔盐堆有个绝活儿,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装熔盐的罐子底部有个 “安全塞”,温度一高就会自动熔化,熔盐带着核燃料流进地下的安全罐里,立马就停止反应了,泄漏风险几乎降到了零。更关键的是它不用大量冷却水,甘肃武威那地方本就干旱,这堆照样能运行,放到航母上自然也不用背着沉重的冷却设备,省下来的空间能装更多舰载机和弹药。
![]()
这次央视重点提的 “钍铀转换”,才是真正的技术核心。咱们国家铀矿不多,以前搞核动力总担心燃料被 “卡脖子”,但钍资源储量是铀的三倍,还经常跟稀土伴生,咱们手里的储备根本用不完。这反应堆能把原本不能直接用的钍 - 232,通过中子轰击变成可以裂变发电的铀 - 233,而且转换效率比传统的铀 - 钚循环高 3 倍。中科院的团队从 2011 年就开始攻关,近百家机构联手干了十几年,现在这座 2 兆瓦的实验堆不仅满功率运行,还实现了核心设备 100% 国产化,供应链完全攥在自己手里。这可不是实验室里的小打小闹,已经到了工程验证的阶段,为下一步搞更大功率的堆型铺平了路。
![]()
说了半天反应堆,它跟 004 航母到底有啥关系?这就得先看看 004 现在的进度了。从外国卫星拍的照片看,004 早在 2024 年底就开始铺龙骨、拼模块了,吨位直奔 11 到 12 万吨,比美国福特级还大一圈,预计 2027 年就能下水。这么大的船,要是还用常规动力,续航力和电力供应根本跟不上远洋作战的需求,核动力是必然选择。但以前咱们没搞过航母用的核反应堆,法国 “戴高乐” 号航母就吃过亏,直接把核潜艇的反应堆搬上去,功率不够导致航速拉胯,成了全世界的笑柄,咱们肯定不能走这条路。
![]()
而钍基熔盐堆的特性,简直是为航母量身定做的。首先是功率密度高,虽然现在的实验堆只有 2 兆瓦,但技术路线明确,放大到几百兆瓦满足航母需求只是时间问题。美国福特级用的还是第三代压水堆,输出功率 700 兆瓦,25 年就得换一次燃料,实际热效率才 33%。咱们的钍基熔盐堆要是搞成舰用型号,热效率能到 45%,理论上 60 年不用换燃料,这辈子出海都不用惦记加核燃料这事儿。其次是体积小,它不用笨重的压力容器,能节省大量舰体空间,配合马伟明院士团队的全电推进系统,电能利用率比福特级还高,不仅能驱动航母跑 34 节的高速,还能支撑电磁弹射、激光武器这些耗电大户。
![]()
更实在的是燃料保障问题。咱们钍矿多,还能跟稀土一起开采,不用像铀那样依赖进口,这就从根上解决了 “卡脖子” 的风险。以前总担心要是国际形势紧张,铀燃料断供了航母就得趴窝,现在有了钍铀转换技术,只要有钍矿,就能自己造核燃料,004 就算在远洋待上半年也不愁动力。而且这技术是咱们自主可控的,从堆芯设计到泵阀、换热器这些核心设备,全是国内造的,国产化率超过 90%,不用担心别人在关键部件上卡咱们脖子。
![]()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能光看好处就觉得 004 的动力系统立马就能 “开箱即用”。现在运行的还是 2 兆瓦的实验堆,要用到航母上,得把功率放大几百倍,这可不是简单的 “等比例放大”。熔盐在高温下有强腐蚀性,反应堆里的材料得能扛住几千小时的高温腐蚀和中子辐射,这事儿以前全世界都没完全解决,咱们的科研团队还在攻关。另外,舰载反应堆的抗震、抗冲击性能要求极高,海上风浪大,还得防着敌方攻击,实验堆里的技术能不能经得住大洋上的考验,还得靠陆基试验和专用平台验证。
![]()
但这些困难不是 “拦路虎”,反而能看出咱们的规划有多扎实。中科院早就说了,目标是 2035 年建成百兆瓦级的示范工程,而 004 航母预计 2027 年下水,中间还有好几年的时间窗口用来迭代技术。更重要的是,大连船厂已经建了专门的核动力舰船维护码头,江南造船厂也扩建了能容纳 12 万吨级巨舰的干船坞,这些硬件准备都说明,核动力系统的配套工程早就跟上了。之前还有论文提到四川乐山的 “龙威项目”,那个 500 兆瓦的陆基压水堆就是为舰船准备的,就算钍基熔盐堆的舰用型号赶不上 004 的初始建造,也有成熟的备份方案,动力系统的 “保底” 是稳的。
![]()
对比一下美国就更清楚了,他们早在上世纪 40 年代就搞过熔盐堆,想装在核动力飞机上,后来因为导弹技术发展停了项目,现在在第四代核电领域反而落在了咱们后面。福特级航母的电磁弹射问题一大堆,用的还是第三代压水堆,每 25 年换燃料就得停摆大半年,而咱们要是能把钍基熔盐堆装上 004,光是 “终身不用换燃料” 这一点就能实现碾压。这就像当年咱们直接上电磁弹射,跳过美国的蒸汽弹射一样,在核动力上咱们也能借着技术代差实现 “弯道超车”。
![]()
所以说,央视报道钍基熔盐堆运行,并不是说 004 的动力系统已经 “万事俱备”,而是放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咱们已经打通了先进核动力的技术路径,不仅解决了 “有没有” 的问题,还朝着 “好不好”“强不强” 的方向快跑。从实验堆的钍铀转换成功,到核心设备的 100% 国产化,再到船厂的硬件配套跟进,这一套组合拳下来,004 的核动力系统既有眼前的成熟方案保底,又有未来的先进技术托底,所谓的 “保障” 正在从技术蓝图变成现实。
![]()
等再过几年 004 真正下水的时候,咱们可能会看到这样一艘超级航母:不用频繁回港换燃料,能带着歼 - 35、空警 - 600 和隐身无人机在大洋上长期部署,电磁弹射效率比福特级还高,激光武器能拦截来袭导弹。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甘肃戈壁上那座稳稳运行的钍基熔盐堆 —— 它不仅让 004 的动力有了着落,更标志着中国海军的核动力时代,真的要来了。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