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保中是我们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抗日民族英雄、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日寇还在东北建立了所谓的“伪满洲国”企图将东北三省彻底从中国分裂出去,但是东北的三千万同胞并没有被强大的敌人所吓倒,一直在当地与日本帝国主义者进行顽强的抵抗。
![]()
在目睹了东北人民的灾难以后,周保中便毛遂自荐前往东北抗日前线,在东北地区与日寇进行了14年的武装斗争。
当时东北抗日联军总共有11个军长,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的时候,却只有周保中一个军长活了下来。
![]()
所以按理说,以周保中为革命做出的贡献,授予一个上将那是绰绰有余的,可是为何在1955年授衔仪式的时候,周保中为何没有被授予任何军衔,在这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
周保中的人生经历
1902年,周保中出生于现在的云南省大理市,当时正值清朝末年,四处战争不断,大家的日子都不是很好过。
好在周保中在目睹了国家经历的种种灾难以后,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建立新中国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1917年,由于连年战争的原因,年仅15岁的周保中已经没有了可以供他安心读书的地方,所以他毅然决然的选择弃笔从戎,加入当地的滇军,随军队参与了护法战争、靖国战争等重要战役。
由于周保中在战斗中出色的表现,他很快就受到了长官的赏识,他也由士兵升为了营长。
![]()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延续了上千年的封建王朝制度被推翻了,虽然在名义上面已经没有了皇帝,可是各个地方的“土皇帝”仍然存在着。
他们就是各个军阀,长期的军阀混战,使得中国的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连年的战争还造成了大量的农田荒芜,百姓生活非常艰苦。
这时候国家急需一个统一的政治环境来恢复和发展衰败的经济,于是在孙中山的倡导下,国共两党正式开启了第一次合作,在广东革命根据地聚集了一支上万人的革命军队。
![]()
眼见时机已经成熟,国民革命军以蒋介石为总司令,在广州出发挥师北伐,目的是打倒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这三大军阀,也是当时中国最强大的三位“土皇帝”。
与此同时,周保中也积极响应了广东政府的号召,和国民革命军一起北上。在北伐的过程中,他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赢得了多次大规模战斗的胜利,这很快就吸引了蒋介石的注意。
蒋介石很快就像周保中承诺,只要他保证一直效忠于国民党,北伐结束以后一定会给他一个高官厚禄。
![]()
但是,随着北伐战争的不断推进,革命军内部的矛盾却不断凸显了出来。
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势力,他们事实上还代表着大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在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以后,蒋、汪二人逐渐背离了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与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达成妥协。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悍然发动臭名昭著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上海大肆屠杀共产党员以及革命群众。
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同共产党决裂。这宣布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令人惋惜。
![]()
所以当周保中看清楚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反对派的真面目以后,他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的诱惑,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选择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周保中选择前往东北,担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在此期间,他积极组织和发动群众,收编和改造各种抗日武装力量,组建了党直接领导的抗日队伍。
比如,他成功争取了王德林领导的救国军部分力量,为抗日武装增添了有生力量。1934年,周保中创建了绥宁反日同盟军,后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他担任军长。
这支部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活跃在吉东地区,给予了日伪军沉重的打击。
当时东北的抗日环境非常残酷,每天都有无数的抗日同胞死在日寇的枪下。当时日伪军实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即每到一个地区就杀光、抢光、烧光,想以此给予抗联有效的打击。
![]()
但是周报中所带领的抗联第五军队,凭借着顽强的意志,与敌人展开了长期的周旋。在当时那个冰天雪地、缺衣少食的情况下,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战斗。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周保中积极配合全国抗战大局,指挥抗联部队在敌后开展游击战,破坏了敌人的交通线、通讯设施。
同时还袭击了日军的各大主要据点,有力地牵制了日军兵力,支援了关内的抗战。
时间进入1940年,此刻的中国来到了抗战最艰难的时刻,半壁江山已经落入了日寇的手中,国民政府也被迫迁都重庆。
东北的抗日联军也遭到了重大的打击,周保中审时度势,组织抗联部队主力转移至苏联境内整训,只留下小股部队在东北坚持游击活动,这为后来进行全面反攻保留了火种。
![]()
在苏联期间,他担任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旅长,领导部队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政治学习,为日后反攻东北保存了一批骨干力量。
1945年8月,随着苏联对日宣战,周保中率教导旅配合苏军进军东北,迅速收复了大片失地,为东北的光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周保中在东北十四年艰苦的抗日斗争中,始终坚定信念,不屈不挠,展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民族气节,为国家和民族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应该铭记的一位英雄。
现在我们把眼光放回开头所提出的话题当中,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如此多贡献的周保中,为何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中,没有被授予任何军衔呢?
![]()
为何没被授衔
抗战胜利以后,周保中担任了一系列重要职务,为东北地区的稳定和建设付出诸多努力。
他先后任东北人民自卫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兼吉辽军区司令员等职位,积极领导部队清剿土匪,建立民主政权,为巩固东北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195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决定当年将举办授衔仪式,以表彰那些为革命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们。
一共授予了10个元帅军衔、10大将军衔、55个上将军衔、175个中将军衔以及802个少将军衔。
此次授衔是新中国军队正规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对激励全军将士、加强国防建设等有着重大意义。
![]()
但彼时已经43岁的周保中,在毛主席的建议下已经回到云南老家担任云南省副主席了。
其实早在1949年的时候,毛主席就在北京饭店亲自接待了这位东北抗联中唯一存活下来的军长。期间,毛主席肯定了周保中为革命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随后他说出了此次接待周保中的真正目的:那就是希望将周保中重新调回云南去。
当时周保中已经二十多年都没有回家看过了,以前由于形势所迫,他无暇回家看望父老乡亲。
现在终于有了机会,所以在听到了毛主席的建议以后,周保中立刻就答应了下来,表示愿意回到云南老家继续为祖国做贡献。
就这样,周保中离开了生活了十几年的东北地区,回到了云南老家担任云南省副主席,协助当地开展军政合作。
虽然他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当地政府与军队展开合作,但他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军队,成为了一名政府中的官员。
![]()
到了1955年授衔的时候,周保中的身体状况已经非常不容乐观了,基本上都是由于在战争年代时留下的一些老毛病。所以当时他基本上已经没有参与到政府的具体工作了,只担任了一个虚职。
而且按照当时中央军委的规定,政府官员是不能够参与授衔仪式的,所以就在这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周保中没有被授予任何军衔。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在云南省当地,有不少的纪念馆都被命名为“周保中将军纪念馆”。
![]()
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其实周保中没有被授予任何军衔,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他的政治生命。
我们可以从当年被授予元帅的十位大将最后的结果可以看出,其实被吹捧到过高的地位,反而最后还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而像周保中这样的,没有参与到政府军队中的实际工作,只担任了一个虚职,他最后反而是寿终正寝了。
并且直到现在,周保中的事迹和精神都在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他应是中华民族永远铭记的英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