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出现多起针对学生的手机卡盗窃案件,已有30余名学生因此涉诈。”10月30日,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城关中学在一封警示信中写道。这不是孤例,近日,福建莆田网警成功侦破一起诱骗收购未成年人实名手机卡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查获手机卡150余张。
这些案件揭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趋势:犯罪分子已将目标明确对准了佩戴电话手表或携带手机的学生群体。
01 新型犯罪,专盯孩子手机卡
2025年4月,福建莆田公安网安部门在工作中发现,辖区内有一犯罪团伙专门盗窃、收购中小学生实名手机卡,并提供给境外诈骗分子使用。
经过深入调查,警方发现该犯罪团伙作案手法极其针对性——他们利用部分学校禁止手机入校的规定,徘徊在学校周边车棚,撬开学生存放手机的车辆储物箱,盗取手机内置电话卡。
更有甚者,他们还通过高价引诱未成年人自行办理手机卡,大量获取实名手机卡。这些“实名不实人”的手机卡成为了境外诈骗分子的“隐身衣”,被用于联系受害者实施诈骗。
在全面掌握该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人员身份和窝点位置等信息后,莆田公安机关组织警力在多地开展统一抓捕行动,抓获主犯李某某、吴某某等犯罪嫌疑人8名。
02 背后暗藏,庞大黑色产业链
为什么犯罪团伙会专门盯上孩子的手机卡?答案令人心惊。
未成年人办理的手机卡往往信用清白,不易被监管部门发现异常,正成为诈骗分子眼中的“香饽饽”。这些被盗窃或诱骗收购的手机卡,按照境外诈骗分子的要求,被用于实施诈骗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明确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涉案的8名犯罪嫌疑人正是触犯了这一法律,面临法律的严惩。但案件背后,是一条针对未成年人的黑色产业链。
03 波及全国,多地发出紧急提醒
这种新型犯罪模式已呈蔓延之势。从福建到湖南,从海南到全国各地,多地中小学纷纷发布紧急通知,呼吁学生及家长加强手机卡管理。
不法分子盗取手机卡后,不仅可能用于电信网络诈骗,还可能登录社交账号,冒充亲友对学生家长实施诈骗。这种双重危害让许多家庭防不胜防。
一位家长后怕地表示:“从来没想过孩子的电话卡也会被偷,更没想到会被用来诈骗,想想都可怕!”
04 简单设置,守住安全第一道门
面对这一新型威胁,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设置手机卡PIN码是最简单有效的防护措施。
PIN码能有效防止手机卡被盗用——设置后手机拔出SIM卡再插入需要输入密码才能使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安卓手机:打开“设置-安全-SIM卡锁”,开启“锁定SIM卡”后输入新密码;
苹果手机:打开“设置-蜂窝网络-SIM卡PIN码”,开启后修改密码。
(默认密码多为1234或0000,建议修改为4-8位易记且安全的数字,务必牢记,输错10次手机卡将锁死,需到营业厅解锁)。
05 紧急应对,关键时刻能止损
若发现手机卡丢失,或收到陌生账号冒充孩子发出的借款、求助信息,请立即:
1、前往运营商营业厅办理手机卡挂失;
2、修改微信、支付宝等与手机号绑定账号的密码;
3、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警(拨打110或反诈专线96110)。
这些简单的步骤,可能在关键时刻守住家庭的财产安全。
孩子的手机卡已成为犯罪分子新的目标,而设置一个简单的PIN码,就能构筑起第一道安全防线。今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家人手机的SIM卡锁是否开启。
请让更多家长看到这篇文章——你的每一次转发,都可能保护一个孩子、一个家庭远离诈骗的威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