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信网络诈骗呈现出高发态势,而其中一些人因各种原因参与到诈骗活动中,成为帮助犯。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深入解读帮助电信网络诈骗罪的相关法律问题。
被告人李某在某网络技术公司工作,该公司主要为一些网络赌博和电信诈骗平台提供技术支持与维护服务。李某明知公司所服务的部分平台存在违法犯罪活动,但为了获取高额报酬,仍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这些平台解决网络卡顿、数据传输等技术问题,确保诈骗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在一次大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由于李某的技术支持,诈骗分子成功骗取了数百名被害人共计上千万元的财物。最终,李某因涉嫌帮助电信网络诈骗罪被公安机关抓获。
帮助电信网络诈骗罪,是指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而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上述案例中,李某明知公司服务的平台存在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行为,仍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其行为符合帮助电信网络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李某的行为使得诈骗分子能够更高效地实施诈骗,造成了大量被害人的财产损失,其情节严重,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
像李某为诈骗平台解决网络卡顿、数据传输等问题,属于典型的技术支持行为。只要行为人明知所支持的是诈骗平台,其提供的技术服务对诈骗活动起到了促进作用,就可能构成帮助犯。例如,在一些诈骗案件中,技术人员为诈骗分子提供了绕过网络监管的技术手段,使得诈骗信息能够更广泛地传播,这种行为就明显属于帮助电信网络诈骗的技术支持行为。
技术支持行为不一定要求行为人直接参与诈骗的策划或实施过程,但只要其提供的技术服务是诈骗得以顺利进行不可或缺的环节,就应当认定为帮助行为。
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广告推广电信网络诈骗信息,吸引被害人上钩。例如,在某些社交平台上发布虚假的投资理财广告,声称有超高回报率且无风险,诱导被害人进行投资。如果有人明知这些广告是用于诈骗,还为其提供广告投放渠道、优化广告展示效果等帮助,就构成帮助电信网络诈骗的广告推广行为。
广告推广帮助行为不仅包括直接参与广告制作和投放,还包括为诈骗广告提供技术优化,如提高广告的点击率、曝光量等,以扩大诈骗信息的传播范围,增加被害人受骗的可能性。
诈骗分子实施诈骗后,需要通过各种支付渠道将被害人的资金转移。如果有人明知资金来源是诈骗所得,仍为其提供支付结算服务,如帮助将诈骗资金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转移到多个账户进行洗白,或者提供银行账户用于接收和转移诈骗款项,就构成帮助电信网络诈骗的支付结算行为。
支付结算帮助行为使得诈骗分子能够迅速将赃款转移,逃避法律追究,严重损害了被害人的财产权益,也对司法机关的追赃挽损工作造成了极大阻碍。
帮助多个电信网络诈骗团伙实施犯罪的,通常被认定为情节严重。如李某所在公司为多个不同的诈骗平台提供技术支持,涉及多个诈骗案件,其行为就符合这一情形。因为帮助多个团伙意味着其帮助行为的危害范围更广,造成的社会影响更大。
造成被害人重大财产损失的也是情节严重的表现。在上述案例中,李某的帮助行为导致数百名被害人上千万元的财产损失,这一后果严重影响了被害人的生活和社会稳定,因此属于情节严重的范畴。
帮助行为导致大量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同样属于情节严重。在一些电信网络诈骗中,诈骗分子获取被害人的个人信息后进行倒卖或进一步实施其他诈骗行为,帮助犯若为其提供技术便利导致大量个人信息泄露,就会加重其罪责。
帮助犯罪集团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一般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犯罪集团通常具有组织严密、分工明确、作案手段复杂等特点,帮助犯罪集团实施诈骗对社会的危害更为巨大。例如,一些黑恶势力犯罪集团利用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敛财,帮助他们的行为人应当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造成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的,如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等,也属于情节特别严重。某些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涉及众多境外被害人,引发了外交层面的关注,或者在国内引发了大规模的群众恐慌和不满,帮助实施此类诈骗的行为人的情节就属于特别严重。
根据李某的犯罪事实和情节,法院认定其构成帮助电信网络诈骗罪,且情节严重。在量刑时,法院综合考虑了李某的犯罪动机(为获取高额报酬)、帮助行为的具体作用(确保诈骗平台网络稳定,对诈骗成功起到关键作用)以及造成的危害后果(导致大量被害人财产损失)等因素。最终,法院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
如果李某的帮助行为属于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如帮助犯罪集团实施诈骗且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那么他可能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刑罚。
对于像李某这样在网络技术等相关行业工作的人员,要时刻保持法律意识,不能仅仅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行为的合法性。在工作中,一旦发现所服务的对象可能涉及违法犯罪活动,应立即停止相关行为,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切不可心存侥幸,否则必将面临法律的严惩。
广大社会公众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不轻易相信网络上的各种诱惑信息。对于投资理财、网络交友等涉及资金往来的活动,要保持高度警惕,仔细核实对方身份和信息真实性,避免陷入电信网络诈骗陷阱。同时,也要积极关注各类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例和防范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网络技术服务、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行业的监管力度,规范行业秩序,建立健全行业准入和监管机制。对于可能被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的业务和行为,要提前进行风险评估和防控,从源头上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发生。
帮助电信网络诈骗罪是当前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中的重要法律规制对象。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帮助行为的法律性质、认定标准以及情节考量等问题。无论是从业者还是社会公众,都应当增强法律意识,共同参与到防范和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行动中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与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