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这两天有没有刷到一个“离谱”的新闻?南京高淳法院的法官们,穿着制服在直播间卖螃蟹!法官们正儿八经拿着公蟹母蟹讲规格、报价格,两个半小时卖了100多单,20多万人在线围观,评论区热火朝天。殊不知,这场看似“不务正业”的直播,背后是一个家庭十年还债的故事,更是一堂生动的司法课。
![]()
图源:现代快报
主人公秋兰家老两口以前靠跑船谋生,十几年前一场意外撞了船,一下子背上了债,而且数目不小。为了还钱,老两口回老家养螃蟹,可是,没技术没经验,年年亏,这个债一下增加到了八十多万。想想看,六七十岁的人,本该看看孩子、颐养天年,却每天泡在蟹塘里天天干活,就为了一个信念:“欠的钱一定要还”!
俩人没跑路、没躲债,但是到最后,实在撑不住了,今年9月主动向法院申请了“类个人破产”。法院一查:老两口账本记得清清楚楚,蟹塘里的螃蟹是唯一的指望,连卖蟹的钱都准备直接打给法院还债。
![]()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这样的人谁不想帮?法官也想帮他们!法院原本可以冷冰冰强制执行,把蟹塘拍卖了还债!如果真这样,老两口可能因此一辈子翻不了身。但法官们最后选择了在直播间帮他们卖螃蟹,其实卖的哪里是螃蟹?就是给“老实人”一个站起来的机会!法律不仅要维护公平,更要给人以希望!
有人可能会问:法官不好好审案子,跑去直播卖货,合适吗?据了解,这场直播全是法官们加班干的!白天办案子,晚上练话术,连打包发货都是利用休息时间。为何这么拼?南京中院的负责人说了大实话:“一方面帮债务人还债,更重要的是普法。”
![]()
图源:“ 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视频号
直播间里,法官们一边教大家“公蟹看肚脐、母蟹看蟹黄”,一边就把“类个人破产”讲明白了:“不是欠钱不用还,是给诚信的人一个喘息的机会,就像秋兰家这样,努力还债的,法院帮你找活路;但想赖账的,我们绝不手软!” 这种“唠嗑式普法”,比发传单、开讲座是不是强多了?20多万人围观,多少人第一次知道“原来欠了钱还能这样解决”!而且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告诉大家: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是帮你解决问题的工具。就像网友说的:“法官带货,带的是温情,卖的是公道!”
其实我们身边可能也有这样的案例:有人做生意亏了本,有人出意外欠了债,不是不想还,是真的难。这时候,如果能像高淳法院那样“搭把手”,是不是就能少一个家庭的破碎?多了重新站起来的可能?
所以,法官卖螃蟹不是“不务正业”。“司法有情”,是“法治中国”最该有的样子。
农视点述评员 | 梅青云
责编 | 赵宁宁
主编 | 张 越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用温度融化数字,用视角剖析现实,让每一声叹息都被听见,每一份坚守都有回响。《农视点》,看懂生活褶皱里的光——这里没有宏大叙事,只有与你血脉相连、与时代共振的民生力量。
《农视点》属中央新闻网站农视网原创栏目
版权归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所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