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俄军装甲纵队凌晨冲进基辅郊区,以为三天就能结束战斗。结果坦克在安东诺夫机场趴窝,士兵在戈斯托梅尔镇迷路,连乌克兰地图都拿反了。现在回头看,当初那股子"打完收工"的劲头,跟小孩放鞭炮差不多热闹。
![]()
仗打到第二年,俄军才反应过来不对劲。哈尔科夫大撤退那天,乌军开着民用皮卡就追上来了,俄军士兵边跑边喊"他们怎么又回来了"。这时候才有人嘀咕,原来把敌人打跑不等于打没了,人家回家喝口热汤,第二天又扛着标枪导弹回来了。
中国老早就在朝鲜战场吃过这亏。1951年志愿军五次战役后,美军虽然后撤,但主力完整保存,转头就在铁原打反击。后来志愿军五总结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打仗得连锅端才算数。现在俄军翻历史书,发现这话写在1956年版的《步兵战术》里,书页都泛黄了。
![]()
最新战报显示,俄军现在改打法了。库尔斯克方向不再追求占领村子,而是专门盯着乌军补给线炸。7月份那次,俄军故意放开个口子,等乌军三个营钻进来,然后48小时封死退路,最后连人带装备全留在玉米地里。这招让乌军后勤军官最近天天做噩梦。
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去年俄军俘虏的乌军士兵说,他们最怕的不是坦克,而是那些专门绕后的小分队。现在俄军每个连都配了无人机小组,专门盯着乌军撤退路线打。用士兵的话说,"现在打仗像打地鼠,露头就打,打准了就埋"。
![]()
乌克兰那边的征兵广告最近也变了。去年还写着"保卫家园",现在改成"活着回来最重要"。基辅地铁站贴的告示写着:"若听见撤退哨声,请立即抛弃重装备"。这变化说明,连乌军自己都知道,现在不是比谁勇敢,而是比谁跑得快。
这场战争教会所有人一个道理:现代战争不是武侠小说,没有点到为止。要么别打,要打就得打干净。就像厨房里的蟑螂,拍晕一只没用,得连窝端了才算完。这个道理,俄军用了三年才想明白,代价是几十万年轻人的青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