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更换董事长后的万科发布公告:年内第10次向大股东深铁集团借款22亿,总额达到291.3亿元。
![]()
本次借款用途与前九次一样,都是用于偿还在公开市场发行的债券本金与利息,以维持“体面”。
其他债务都好说,可以私下谈判延期。但公开市场发行的债券一旦违约,就要发布公告,人尽皆知,从而引发交叉违约,即所谓的“爆雷”。
自从万科6月27日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以来,深铁集团分批提供了新增借款113.6亿元,展期借款8.9亿元。
其中,新增借款62.49亿元和展期借款8.9亿元得到了深交所同意:在确认关联交易是否达到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金额时,豁免累计计算。
前几次借款大多以万科持有的上市公司万物云的股份作为质押品,累计质押了总股本的55.8%,未质押的股份所剩无几。因此本次公告并未提及担保方式,可能还在想办法。
11月2日,办法终于想到了!
双方签署了《关于股东借款及资产担保的框架协议》(简称《框架协议》):深铁集团将再向万科提供220亿的贷款额度,用途仍然是偿还万科在公开市场发行的债券本息,但还多了个“经深铁集团同意的指定借款利息”。
220亿的额度看似很多,但真正可用的没多少,因为包括《框架协议》生效之前已实际发生的信用贷款,以及已提供担保但后续确认担保无法实施或部分无法实施的借款(这部分余额为零)。
截至目前,深铁集团已提供的信用借款合同金额为203.73亿元,实际提款金额为197.1亿元。这197.1亿的信用贷款要在新增220亿的额度内扣除,只剩下22.9亿。
取个整数,就是22亿,恰好等于万科第10次向深铁集团借款的金额。
综上,这种安排实际上就是用抵押(或质押)贷款置换信用贷款,再多给点额度。
为什么深铁集团此前要向万科提供近200亿的高风险信用贷款呢?
因为万科能卖资产的都卖了,能质押的也质押了;有些无人接盘的资产,例如商业物业,也以证券化的方式进行部分套现。
所以,当时还没找到能让深铁集团满意的担保品。
这次用什么作为担保品呢?
公告说得很笼统:万科或其下属子公司应提供其拥有的合法经营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存货、在建工程或股票、非上市公司股权等作为担保物。
上述资产较难变现,看来还是没有找到满意的!深铁集团只能勉为其难地接受,从中挑出相对好些的,总好过没有。
万科三季报也不乐观:在上半年亏损不到120亿的情况下,第三季度一下子亏损了160.7亿,前三季度累计亏损280.16亿。
这也不奇怪,2024年也是前低后高的不平衡:一季报亏损3.62亿,半年报亏损98.52亿,三季报亏损179.43亿,全年亏损494.78亿。
房企的亏损主要有两大块:
一是处置资产损失。在目前的环境下,只要变卖资产,几乎都是亏本的,就要计入当期损益。
二是资产跌价损失,包括土地、物业、在建工程等。
卖出去的资产按实际亏损计入损益;没卖出去的资产就要计提减值准备,但计提的空间较大,经常被用来财务洗澡。
通常来说,上半年可能还对楼市复苏抱有希望或者侥幸心理,计提的减值准备较少;下半年希望破灭后,只好把上半年少计的补回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