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43%城镇家庭背负房贷:66万亿债务背后的民生与经济博弈

0
分享至

绍兴小伙因房贷压力太大,在公厕割腕自杀,所幸被路人救下。郑州小哥房贷断供4个月,房子沦为法拍房,当场爆头痛哭。当经济疲软、收入下跌时,房贷压垮了多少人最后的坚强。朋友,你买房了吗?如果你正在还房贷,请把每个月的还款金额打在评论区上。

房贷已经成为中国普通人最大的债务。在过去几十年里,房地产制造了无数富豪和房东,也让大量普通人成为了社畜和房奴。中国人到底欠下多少房贷?又有多少中国家庭正在还房贷?每个中国家庭又需要还多少钱房贷?

第一个问题,中国人民到底欠下多少房贷?根据央行统计,截至2021年末,全国个人住房贷款总额是38.3万亿元。按全国14亿人口计算,人均欠下2.7万元房贷。

当然,这么算很不合理,因为没有剔除老人、小孩和无房贷者,所以我们需要找出到底有多少中国人正在背负房贷。很多自媒体说,中国人有4亿房贷者,但我经过多方查询,这个数据并没有确切来源,官方也没有发布中国房贷人数。

所以我先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出中国约有2.43亿户城镇家庭,再根据央行的《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报告》,中国有43.4%的城镇家庭有房贷。

综合计算得到,中国有房贷的城镇家庭数量是1.05亿户。再用38.3万亿房贷总额除以1.05亿户家庭,平均每户家庭要背负36.48万元房贷。如果你们家房贷低于这个数字,那么恭喜你们家已经低于全国平均房贷水平。

当然,会有人说:“你这个房贷总额怎么只算城镇家庭?农村人难道不买房吗?”这是因为所谓“城镇”的概念,其实包含城市和县城,农村人买房也是在市里和县里买,村镇是没有什么商品房的,基本都是盖自建房,所以房贷也基本是城镇家庭来背负。

38.3万元这个数字其实隐含了一个bug,那就是它并不包含利息。38.3万亿元房贷总额只是全国人民欠下的房贷本金,如果再把利息算上,它基本能翻倍。

目前,公积金贷款利率是3.25%,银行商贷利率大概是5.3%,但公积金贷款只占全国房贷总额的18%,剩下的基本都是银行商贷。所以综合两种贷款利率和比例,再按照常见的25年还款时间计算,38.3万亿元还贷本金的利息达到28.52万亿元。

因此,中国人实际需要偿还的房贷总额是38.3万亿元本金加28.52万亿元利息,共计66.82万亿元。去年,我老家桂林市的GDP是2311亿元,如果把桂林市全部GDP用来还房贷,需要289个桂林市才能还完全国人民的房贷,这相当于全国GDP的58%。

66.82万亿元房贷总额平均到1.05亿户城镇家庭额头上,平均每户家庭需要还款63.64万元。按25年还清,每个月还2121元,其中利息就占到27万元。有人说,买房就相当于跟银行长期租房,这听上去确实有几分道理。每个月2100块钱房贷,听上去似乎并不算太多,跟平时网络上见到的动辄8万、10万的房贷相比,确实还好。

但实际情况是,绝大部分买房的城镇家庭并不在一线大都市安家,也不在二线省会城市置业,广大三四五线小城市和中国县城还是大多数中国人定居生活的地方。比如我的老家桂林,GDP排全广西第三,房价大概在七八千左右,但一般上班族工资也就三四千水平,每个月2100的房贷压力已经占到工资的一半。

如果是一个人买房,压力确实不算小。买房在大城市固然不容易,但在工作选择少、工资收入低的小城市,也并不就是一件轻松的事。

不过,如果你是公务员,或者在国企、事业单位上班,那压力就会小一大截。因为63.64万元房贷中,利息就占27万元,如果能全部从公积金贷款,那么利息就能少很多。那这跟公务员、国企和事业单位又有什么关系呢?愿意为职工缴纳公积金的私企,三个字——太少了。

中国私企、民企虽然占绝对的数量优势,多达4400多万家,占中国所有企业类型的九成之多,并且提供了大部分的社会就业岗位,但截至2020年底,有公积金的私企职工不到5358万人,而有公积金的国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能达到7420万人。

譬如中国员工数量最多的民企京东,就因为给所有员工足额缴纳五险一金而上新闻,但这事也能上新闻,恰恰说明有太多的私企并不给员工缴纳社保和公积金。在中国,但凡你有公积金,就已经超过了83%的中国人。2020年底,全国有公积金的人数只有1.53亿,占全国8.82亿劳动人口的17%,剩下的多达7.29亿的打工人,压根就没有公积金。

所以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都想考公务员、去国企?单从公积金来看就比私企强太多,这也就造成了全国只有一小撮人能从公积金贷款买房。中国38.3万亿元的房贷本金中,公积金贷款比例只有18%左右,而其他82%的房贷来源基本都是利息高得多的银行商贷。那那些有资格从公积金贷款的人,每个人又交多少公积金,每个人又从公积金带走多少钱呢?

根据《全国住房公积金2020年年度报告》,2020年全国1.53亿人共缴纳2.62万亿元公积金,平均每人每年缴纳1.7万元,每人每月则缴纳1427元。你也可以算一下你的公积金有没有达到这个全国平均水平。不过,从公积金带走的金额则要远远低于缴纳金额。

2020年,全国一共发放303万笔公积金贷款,共计1.34万亿元,平均每笔贷款44万元。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是用公积金贷款买房,但贷款金额没有达到44万元的话,那么你缴纳的公积金就被别人借走了。

所以一般而言,公积金贷款都是能贷多少就贷多少,毕竟公积金的利率只有3.25%,而银行的房贷利率普遍在5.3%以上。假设本金45万元的房贷按25年还,公积金贷款和银行贷款的利息能够相差15.5万元,相当于本金的三分之一。

但现实问题在于,全国近83%的打工人连公积金都没有,所以只能去找更加昂贵的银行贷款,这也让房贷成了银行的利润奶牛。根据四大国有银行财报,房贷占到个人贷款业务的绝对主流,中国农业银行房贷比例最低,占个人贷款业务的73%,而其他三家国有银行房贷基本都占到个人贷款业务的八成。

2021年底,四大国有银行房贷总额已经达到22.83万亿元,平均每家银行发放5.7万亿元房贷。按5.3%的房贷利率、25年还款时间计算,四大国有银行仅靠房贷就能赚18.41万亿元利息,平均每家银行每天的房贷利息就能达到5亿元。

当然,这也只是非常粗略的计算,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经营成本等因素,但也能看出,房地产和银行业已经深度捆绑,一旦房地产行业出现问题,银行也必将受到巨大风险冲击。所以为什么经常说房地产和银行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原因就在这里。

而昂贵的房贷也让中国人的负债率不断上升,早已打破了中国人爱存钱储蓄、不爱欠钱负债的习惯。从2003年到2008年,中国居民负债率基本稳定在GDP的18%左右,但从2008年开始,中国人负债率便不断飙升,截至2021年底已经飙升至72%,这里面最主要的债务来源也正是房贷。

这个负债水平跟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旗鼓相当,远高于巴西、俄罗斯、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可以说,我们的存款还没赶超英美,负债却已追平,甚至在有的高房价城市,居民的欠钱速度已经远远高于存钱的速度。

比如深圳市,2021年,深圳居民存款增加1805亿元,而居民贷款则增加2721亿元。算下来,深圳人民辛辛苦苦打工一整年,一毛钱没存下还倒欠了916亿元,而这其中大部分也都是房贷,正是“打工越努力,还贷欠越多”。

在一二线城市,很多人为了买房,不仅掏空了6个钱包付首付,自己的工资也几乎全搭进去还房贷,没给生活留下丝毫余地,也不考虑人生是否会有意外。而随着近几年经济下行、疫情反复带来的影响,降薪、失业现象已经越来越频繁,那些几乎把全部工资用来还房贷的人,一旦收入减少,每个月雷打不动的房贷便能立刻成为压死人的大山。

所以近几年有两个词越来越频繁出现在新闻里,第一个是“断供潮”,形容那些还不起房贷的人多的像潮水一样;第二个则是“法拍房”,指那些因为还不起债务,导致被法院强制拍卖的房子。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2021年度中国杠杆率报告》,2019年中国法拍房数量是50万套,而2021年法拍房已经超过160万套。

过去,许多互联网行业打工人由于年纪轻、薪资水平高,他们往往敢于高负债买房,每个月还1万、2万的房贷并不鲜见。但随着互联网行业大调整,不少巨头企业都开始降薪裁员,于是“断供”这个话题也开始成为互联网行业的高频话题。断供到底有多可怕?

它不仅仅意味着没钱还房贷、房子被收走拍卖,更可怕的是,此前辛辛苦苦还的钱也基本都白还了。因为银行为了保障自身利益,无论你采取哪种还款方式,优先还给银行的,大多都是利息,而不是本金。

比如你贷款45万元,25年还,采用常见的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也就是每个月的还款金额不变,那么即使你已经还了10年贷款,但你的本金也只还了8万元,还欠银行本金37万元,因为前面那些年还的大多都是利息。断供的可怕之处就在这里,不但房子没了,前面的钱也基本都白还了。人生短短几十年,又有多少个十年能拿来白耗呢?

在过去近20年的经济发展中,房地产的确树立了支柱性产业地位,它靠着一己之力拉动了钢铁、水泥、建材、运输、机械、家电、金融、广告等十几个行业发展,是中国经济的强大动力之一。

但我们终究不能否认,住房始终关乎民生。当年轻人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套房子,恋爱、婚姻也都与住房捆绑,一个人成功与否都要靠房本证明时,我们或许难免会怀念曾经一家几口人挤在狭小的平房里,却充满了欢声笑语的那个年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古二甩出终极录音大瓜,王家卫亲口说让古二写主线,秦雯来打下手

古二甩出终极录音大瓜,王家卫亲口说让古二写主线,秦雯来打下手

芊手若
2025-11-14 16:49:59
官宣引热议!上海男篮签下争议外援,与张镇麟联手冲击队史最佳成绩

官宣引热议!上海男篮签下争议外援,与张镇麟联手冲击队史最佳成绩

林子说事
2025-11-15 13:33:59
法企CEO:欧洲现在面临最大的危机,是连中国连抄都懒得抄我们了

法企CEO:欧洲现在面临最大的危机,是连中国连抄都懒得抄我们了

顾蔡卫
2025-11-15 10:01:39
观众打出9.9分,海外破44亿,《哪吒2》也压不住,年度黑马来了?

观众打出9.9分,海外破44亿,《哪吒2》也压不住,年度黑马来了?

靠谱电影君
2025-11-13 17:09:41
30岁的梁启超强行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后,却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30岁的梁启超强行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后,却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忠于法纪
2025-11-13 08:49:42
关税突发!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关税突发!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证券时报
2025-11-15 08:38:04
为什么民众都不买房了?权威报告表明:比起贷款买房,租房每月立省40%!

为什么民众都不买房了?权威报告表明:比起贷款买房,租房每月立省40%!

回旋镖
2025-11-15 14:08:33
牛鬼蛇神现原形!演唱会上郭汾阳亲吻王惠4次,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牛鬼蛇神现原形!演唱会上郭汾阳亲吻王惠4次,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翰林涛涛
2025-11-15 13:49:21
刘嘉玲在机场被拍素颜照,实属罕见,一看就是60多不洗手一直抹嘴

刘嘉玲在机场被拍素颜照,实属罕见,一看就是60多不洗手一直抹嘴

乐悠悠娱乐
2025-11-13 13:14:23
《他为什么依然单身》定档!霍建华携手朱珠,中年爆款偶像剧来了

《他为什么依然单身》定档!霍建华携手朱珠,中年爆款偶像剧来了

易同学爱谈娱乐
2025-11-15 10:16:05
U17世界杯16强已定8席:阿根廷爆冷出局 门将3扑点助十人巴西逆转

U17世界杯16强已定8席:阿根廷爆冷出局 门将3扑点助十人巴西逆转

我爱英超
2025-11-15 06:30:12
王思聪日本签证出问题?多次现身管理局,老头汗衫邋遢撞衫汪小菲

王思聪日本签证出问题?多次现身管理局,老头汗衫邋遢撞衫汪小菲

八星人
2025-11-14 10:45:44
高市早苗彻底栽了:日本去G7告中国的状,G7的反应令人感到很意外

高市早苗彻底栽了:日本去G7告中国的状,G7的反应令人感到很意外

娱乐的宅急便
2025-11-14 11:28:22
酸菜再次被关注!医生发现:糖尿病患者常吃酸菜,或出现5种变化

酸菜再次被关注!医生发现:糖尿病患者常吃酸菜,或出现5种变化

今日养生之道
2025-11-15 11:21:46
A股一天最佳买入时间:这3个时段,新手也能更从容

A股一天最佳买入时间:这3个时段,新手也能更从容

小白鸽财经
2025-11-15 09:01:41
董路直言,无论是谁成为国足主帅,都不可能带队打进世界杯

董路直言,无论是谁成为国足主帅,都不可能带队打进世界杯

林子说事
2025-11-15 11:57:59
山西一男子花88万,包下酒店顶层为90岁母亲做寿,事后母子双双跳楼

山西一男子花88万,包下酒店顶层为90岁母亲做寿,事后母子双双跳楼

清茶浅谈
2025-04-01 19:46:00
猛降14℃,中雪、大雪,即将抵达湖北

猛降14℃,中雪、大雪,即将抵达湖北

鲁中晨报
2025-11-14 15:51:08
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四川队,明显是上赛季CBA冠军广厦队

因为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四川队,明显是上赛季CBA冠军广厦队

大眼瞄世界
2025-11-15 07:38:52
该反思了,诈骗头目都外国抓获没收,老百姓取款都要被询问,为啥

该反思了,诈骗头目都外国抓获没收,老百姓取款都要被询问,为啥

你食不食油饼
2025-11-12 11:48:56
2025-11-15 14:47:00
流苏晚晴 incentive-icons
流苏晚晴
爱分享的小仙女
11386文章数 68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头条要闻

杭州路边锁着一只神秘行李箱长达半年 共有三道密码锁

头条要闻

杭州路边锁着一只神秘行李箱长达半年 共有三道密码锁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争议!评委张艺谋被质疑保送易烊千玺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房产
健康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