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腰僵弯腰刺痛走路腿沉
总以为休息一下就好了
其实不然
腰椎病已找上门
![]()
1
一看就懂!
腰椎疼症状自查
常见的腰椎疾病主要有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腰肌劳损、骨质疏松症、强直性脊柱炎等。
椎间盘突出:主要症状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痛感常从腰部放射至大腿、小腿,甚至脚底),部分会伴随腰部隐痛,咳嗽、弯腰或用力时症状可能加重。
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两者典型高度相似,均表现间歇性跛行,走路仅坚持数百米,就会出现腿部酸沉、无力,需弯腰或下蹲休息片刻才能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会重复出现。
腰肌劳损:仅表现为腰部局部疼痛,关键特点是久坐、久站或保持同一姿势过久后疼痛加剧,变换姿势(如坐姿起身、弯腰后直起)时痛感会明显加重,适度活动腰部后可轻微缓解。
骨质疏松症:多见于老年人,尤其绝经后女性,疼痛多为全身性隐痛或钝痛,核心特征是“轻微外力即可诱发”,这种疼痛躺着减轻,坐着或站着加重。
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年轻男性,典型疼痛部位是臀部后上方、下腰部,痛感多为隐痛或酸痛;最突出的特点是“夜间痛、晨僵”。
2
4个“伤腰陷阱”
你可能每天都在踩!
1.久坐不动,腰椎“压力大”
办公室一族常久坐数小时,尤其“驼背”“歪坐”“瘫坐”等姿势,会让腰椎承受压力骤增,长期下来易引发腰肌劳损、椎间盘退化。
![]()
建议:单次坐姿不超过1小时,可垫腰垫支撑腰椎生理曲度;牢记“三个直角”正确坐姿:膝盖处屈膝呈90-110度(膝后与座椅留一拳距)、大腿与后背垂直、手臂肘关节呈直角(小臂放扶手或桌面,肩膀自然下垂)。
![]()
2. 错误姿势,悄悄“磨”坏腰椎
跷二郎腿、单肩背包等习惯,会导致腰椎单侧受力失衡,加速关节磨损,长期易引发腰部不适。
![]()
建议:日常保持脊柱中立位,背包优先选双肩款,避免长期单侧负重给腰椎“添负担”。
3.长时间弯腰劳作,肌肉“绷”出问题
拖地、洗碗时持续弯腰,会让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不断增加椎间盘压力,日积月累易引发劳损。
建议:劳作时采用“屈髋撅臀”姿势,保持腰背自然曲线;每15分钟起身拉伸,给腰部肌肉“松口气”。
4.搬重物姿势错误,腰椎易“受伤”
直接弯腰搬重物,会瞬间加大腰椎压力,极易引发急性腰扭伤,甚至诱发椎间盘突出。
建议:牢记“安全搬物三步法”:屈膝蹲下→保持腰背中立不弯曲→靠腿部发力起身抬物,减少腰椎受力。
![]()
3
1个动作
自测腰椎健康
平躺在床上,保持双腿自然伸直,让他人协助将你的一条腿缓慢向上抬,过程中两条腿都要保持伸直状态。如果腿部抬起少许或抬至60-70度时,就明显感到腰疼、臀部疼痛或腿部放射性疼痛,需警惕腰部可能有损伤或病变。
4
日常3个“救腰”动作
每天10分钟就够
动作一:五点支撑
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连续做20组;
动作二:抱膝触胸
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然后放下,一上一下为一个动作,连续做20组;
动作三:俯卧伸展
俯卧位,保持骨盆与床面紧贴,用手轻轻托起上身,在此过程中保持腰部和臀部的放松,坚持5-10秒后轻放,连续做20组;
温馨提示:以上动作只适合日常练习腰部力量,练习时动作要慢,避免突然发力;如果是腰病急性发作期、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等疾病的患者一定不要练习。
5
最后附上
适合腰椎病患者的
日常养护小知识
热敷vs冷敷,用对才有效
冷敷(急性期):如果腰部急性扭伤,疼痛发作48小时内,可以用冰袋裹毛巾敷,缓解炎症;
热敷(慢性期):如果是腰部受凉、腰肌劳损,腰部僵硬酸痛时,可以用40℃热敷袋或艾盐包,促进血液循环。
筋膜枪使用指南
![]()
适用场景:久坐后腰肌僵硬、运动后乳酸堆积。
正确操作:选择球型头,从腰侧肌群(腰方肌)向臀部缓慢推动,单次按摩5-10分钟;避开脊柱、骨突部位。
禁忌人群:腰椎骨折、急性炎症期、骨质疏松患者。
护腰带的科学佩戴
短期急救:急性腰椎疾患建议佩戴,可以起到稳定腰部结构、舒缓肌肉的作用。
长期风险:长期使用护腰带反而会让腰部肌肉松弛、萎缩,进而加剧腰椎的不稳定性,建议逐步减少依赖。
看完快转发给身边的久坐党
这份护腰指南他一定需要!
来源:新华网新闻中心 北京频道 浙江频道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骨伤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