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9日,8岁的自闭症男孩王一凯在大理一家名为“明日之光”的机构参加户外干预训练时不幸走失。四天后,8月13日,当孩子被找到时,已失去生命体征。
随后的调查揭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
“明日之光”实际上只是一家家政服务公司,并未在教育部门登记注册,却以每月13000元的高额费用招收自闭症儿童,开展所谓的“自然疗愈”训练。
该机构既不具备专业干预资质,也缺乏基本的安全保障能力,这些缺失成为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
更令人痛心的是,10月24日,警方以“不构成犯罪”为由撤销案件,未对机构进行刑事立案。王一凯的家人对此表示强烈不解与抗议,目前正通过法律途径继续申诉。
这起悲剧不应仅仅被视为一起孤立事件。它暴露出更深层的社会问题:为什么一家家政公司能够轻易以“干预训练”之名招收特殊儿童?监管机制为何缺位?面对市面上鱼龙混杂的各种机构,特殊需要家庭又该如何辨别真伪、守护孩子的安全?
![]()
1
立案与撤案:
法律争议的焦点何在?
10月30日,王一凯的母亲与代理律师李帆,潘国振在北京与媒体见面,透露大理公安机关已对案件作出撤案决定。这一结果令家属与律师团队深感失望。
作为代理律师,李帆,潘国振在介入案件之后,曾特意向公安机关提交提交了一份控告书,主要围绕两点提出刑事控告:一是机构经营管理人员天叔及4名带教老师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二是机构涉嫌“非法经营罪”。
然而,公安机关最终以“不构成犯罪”为由撤销案件。针对撤案决定,公安机关给出两点核心解释:
第一,关于“过失致人死亡罪”,警方认为机构负责人及4名老师对王一凯的死亡结果“缺乏预见可能性”,即无法预见到孩子可能面临生命危险;
第二,警方认定老师带孩子进山的行为与孩子最终死亡之间“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对此,王一凯方律师提出明确异议。
关于“预见可能性”,律师指出,苍山作为国家自然保护区,近十年来已发生数百起失踪或死亡事件,山区入口处设有明显的安全警示。带队老师中多数为本地人,理应清楚苍山环境的复杂性与危险性。此外,王一凯作为一名8岁的自闭症儿童,认知与自理能力有限,更加依赖老师的看护与预判。因此,老师应当能够预见孩子可能面临的严重后果。
关于“因果关系”,警方认为“带孩子进山”本身风险不高,与王一凯因“低温休克”死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联系。但律师强调,将特殊需求儿童带入危险环境,一旦发生走失,搜救难度极大,失温等风险也随之显著增加。因此,老师的带队行为与最终死亡结果之间存在紧密的因果链条。
此外,律师指出机构在安全管理上存在明显疏漏:活动当天路线方向临时变更,师生配比严重不足,且仅一名老师具备户外活动资质。这些管理漏洞进一步强化了机构方的责任。
对于第二项“非法经营罪”的控告,公安机关认为:
首先,“明日之光”是否实质从事教学活动,需由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公安机关不宜直接判断;其次,即便机构存在违规办学,也不必然构成“非法经营罪”。该罪名主要适用于国家专营专卖、金融管理等特定领域,而违规开展康复培训目前并未被明确列入该罪适用范围。
王一凯律师则指出,“明日之光”在宣传中明确将自身定位为“教育干预机构”,其服务内容与收费标准均符合教学特征,却完全不具备办学资质。其注册身份为“家政公司”,明显属于超范围经营,违反《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规。
目前,王一凯家属与律师已向大理州公安局、云南省公安厅提出申诉,并向检察机关申请立案监督,希望推动案件重新进入刑事侦查程序,明确责任归属。
2
事件还原:
悲剧本可以避免
据家人回忆,王一凯性格活泼,尤其喜爱自然山水。尽管他在社交和沟通上存在障碍,但他在户外时常流露出罕见的放松与愉悦。正是看中孩子这一特点,家人被“明日之光”所宣传的“自然疗愈”,“户外干预”课程所吸引,决定从北京带他来到大理。
这一决定并非轻率之举。今年3月,父母曾特意带王一凯试课。试课期间,全家沉浸于大理的山水之间,感受到难得的宁静,而王一凯表现出的愉悦和积极状态更让家人心生希望。于是5月,他们正式报名,每月支付13000元的高额费用,并安排姥姥、姥爷专程赶赴大理租房陪同,只为给孩子提供更稳定的支持。
然而,他们未曾料到,“明日之光”实则仅注册为一家家政服务公司,其经营范围根本不包含康复训练或教育服务,也未在教育或卫健部门备案,缺乏开展特殊儿童干预所需的专业资质与安全保障能力。
更令人痛心的是,悲剧发生前已有多重预警被忽视。8月9日活动当天,王一凯出发时已处于体力不支状态——他清晨曾跑步近5公里,且未进食早餐。此外,活动路线临时多次变更,缺乏规范预案;而事发前约一周,王一凯甚至曾有一次短暂走失,但机构既未告知家长,也未加强防护措施。这些漏洞本应被及时堵塞,却最终叠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一条本应被温柔守护的生命,就这样陨落于监管缺失与机构失责的阴影之下。
![]()
3
追问与呼吁:
别让漏洞成为深渊!
这起悲剧不应仅被视为个案,它深刻暴露出当前特殊儿童干预及监管领域存在的多重系统性漏洞:
其一,监管体系存在明显盲区。“明日之光”机构以家政公司名义注册,实际从事的却是康复训练与教育服务,明显超出其经营范围,涉嫌违反《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规。这种“资质错位”现象,反映出教育、卫健等部门在事前审批与事中监管上的缺位,使得不具备专业资质的机构得以规避行业准入门槛,直接危及儿童安全。
其二,机构内部安全管理严重缺失。活动前路线随意变更、师生配比不足、教师资质欠缺、对孩子身体状况忽视等多重疏漏,表明该机构缺乏基本的安全保障能力与应急预案。对于无行为能力的自闭症儿童,此类管理漏洞放大了户外活动的潜在风险。
其三,法律问责机制面临现实困境。公安机关以“不构成犯罪”撤案,虽未启动刑事程序,但机构的民事责任与行政违规问题仍待厘清。此外,案件办理过程中是否存在程序瑕疵——如派出所未及时将命案移送刑警部门、未对涉案人员采取强制措施导致串供风险等——也需依法审查,以保障司法公正。
其四,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薄弱。教育、卫健、文旅、民政等部门权责边界模糊,形成监管真空,难以对跨领域服务实施有效规范。针对自闭症等特殊需求群体的行业标准缺失,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乱象。
其五,社会支持系统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妇联、残联、未保组织等本应及早介入提供指导与监督,却在悲剧发生前处于缺位状态。家长在资源稀缺、信息不对称的困境中,难以辨别机构真伪,往往被动选择有限服务。
因此,我们呼吁:
监管部门应主动排查整治“伪康复机构”,明确干预服务的资质要求与安全标准,建立动态监管清单,杜绝超范围经营;
立法与执法机关需完善针对特殊儿童保护的法律框架,细化户外活动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的强制性规范,并在案件处理中强化程序正义;
社会各方应共同构建透明、可信的行业生态,支持家庭获取可靠信息,同时加强对特殊需求群体的社会关怀与制度保障。
王一凯的逝去是一记沉重的警钟。唯有将安全置于商业利益之前,健全监管、落实责任,才能避免下一个生命陨落于漏洞之中——这是对每一个不曾放弃的家庭最基本的回应,也是对生命尊严的切实守护。
4
悲剧之后:
被误解的坚持
与未被看见的挣扎
王一凯离世后,网络上的指责如潮水般涌向这个家庭:“父母不负责任”,“故意抛弃孩子”,“买了高额保险”……然而,这样的声音,何尝不是对苦难的二次伤害?
若真想放弃,何须辗转千里?北京郊区不乏山野,何苦特意奔赴大理,支付每月过万费用,还让老人专职陪护?
事实是,王一凯2岁多确诊为低功能自闭症,六年来全家倾尽财力心力,辗转多地干预,从未停止尝试任何一种可能的机会。一凯父母未曾生育二胎,这样的坚持,远非一句“不负责任”所能概括。
更何况,“明日之光”所展示的自然疗愈场景,恰恰击中了特殊需要家庭最深的渴望——让孩子在接纳与快乐中成长。即便是有经验的观察者,也曾被其宣传中孩子们的笑容所打动。
从北京到大理,这个家庭怀揣的不是轻信,而是漫长挣扎后的又一次全力托付。可谁曾想,这份托付最终坠入苍山。
王一凯的逝去,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更折射出整个支持系统的脆弱与缺位。当监管失守、资质模糊、问责艰难成为常态,风险便悄然转嫁至最无力的孩子与家庭身上。
我们期待,王一凯的故事能成为一记警钟,推动行业走向透明与规范,也让社会更多理解特殊家庭的真实处境。唯有建立真正有效的保障网络,才能避免下一个孩子陨落于漏洞之中——这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也是对每一个不曾放弃的家庭最好的回应。
最后,我们恳请具备相关经验的律师能够伸出援手,为一凯家人提供法律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