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现在的网络上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反台”和“促统”的声音。
阿权有看到,这样的声音不仅在国内,就连国际上也蔓延了这样的声音。
而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就是台当局高调接待了一个叫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AIPAC)的组织。
![]()
本想借着“搭线美国势力”刷一波存在感,结果反倒成了全网靶子,满屏都是“支持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声音。
那为何接待了一个组织就让国际上的风评大变?赖清德为何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台当局这次接待AIPAC,原本是想走“迂回路线”,借着这个在美国政坛有点影响力的游说组织,拉近和美国犹太社群、甚至美国政府的关系。
可他们偏偏没算准一个关键:如今的AIPAC,早已不是十几年前那个能左右美国对以政策的“香饽饽”,而是因为巴以冲突成了“过街老鼠”。
咱们先捋捋AIPAC的现状,这个1954年成立的非盈利组织,核心活儿就是给美国议员“做工作”。
![]()
这个组织通过游说、提供政策报告,甚至暗地里的资金支持,推动美国给以色列送援助、批预算。
巅峰时期,它一年预算能到1亿美元,18人的执行委员会更是由美国38个犹太组织选出来,说它是美以关系的“桥梁”,其实更像个“利益掮客”。
但这两年,它的日子早就不好过了:美国犹太社群里,越来越多人不认同以色列对加沙的做法,AIPAC的公信力一路下滑。
再加上新一轮巴以冲突里,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引发全球对“种族灭绝”的指责,而AIPAC还在硬推着美国给以色列送钱送武器,这下彻底坐实了“臭名昭著”四个字。
甚至就连美国本土的左翼、右翼都难得达成共识,谁跟AIPAC走得近,谁就是“战争贩子”。
台当局偏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凑上去,赖清德还特意发文,说什么“基于自由与法治的共同价值观”为AIPAC站台。
这一下算是捅了马蜂窝:外网网友直接开骂,表示台当局“为了抱美国大腿,连底线都不要了”。
![]()
甚至有人翻出早年黎巴嫩的恐怖袭击事件,质疑台当局的立场。
更关键的是,几乎所有批评声里都绕不开“一个中国”。
大家一边骂AIPAC,一边顺带强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等于台当局费尽心机搞的“国际曝光”,最后只落得个“帮着宣传一个中国”的结果。
![]()
其实这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事儿,台当局不是第一次干了。
之前巴以冲突刚爆发时,蔡英文急着讨好美国、欧盟,立马跳出来站队以色列,结果眼看国际舆论反弹,又赶紧偷偷删了表态。
如今全球对“单边暴力”“强权政治”的反感越来越强,AIPAC早就成了“负面标签”,台当局偏要往身上贴,这不就是主动找骂吗?
![]()
要搞懂台当局为啥敢冒这个险,得先看清AIPAC和台当局之间那点“互相利用”的小心思。
AIPAC这边,这两年日子不好过,公信力掉得厉害,急着找新的“合作对象”证明自己的影响力。
而台当局呢,一直想突破“国际空间”,总觉得只要能跟美国的“有影响力组织”挂钩,就能搭上线、蹭到热度,哪怕这个组织已经声名狼藉。
可这俩的“合作”,从根上就站不住脚。
AIPAC的核心诉求是“维护以色列利益”,它跟台当局打交道,无非是想多一个“表态支持以色列”的角色,顺便从台当局这儿捞点“存在感”。
而台当局想要的是“借AIPAC搭美国线”,可他们忘了,AIPAC在华盛顿的影响力早就大不如前,台当局指望这么个“过气掮客”帮自己打开局面,本身就是打错了算盘。
![]()
更讽刺的是,台当局还想借着“价值观”包装这次合作,赖清德说的“自由与法治”,在AIPAC的实际操作里根本站不住脚。
这些年AIPAC的游说手段,早就不是什么秘密:给倾向以色列的议员捐钱、提供竞选支持,对不配合的议员则联合势力打压。
巴以冲突爆发后,它更是硬压着美国政府继续给以色列援助,哪怕国际社会都在呼吁停火、反对加沙的人道主义灾难。
这种“只讲利益、不讲道义”的做法,跟台当局嘴里的“价值观”根本是两回事。
台当局非要把自己跟这样的组织绑在一起,说到底还是“投机”大于“理性”,眼里只有“抱大腿”,却忘了自己的立场早就站在了国际道义的对立面。
![]()
阿权再往深了说,台当局这种“对外勾连”的操作,本质上是对台海局势的误判。
他们总觉得“只要有外部势力撑腰,就能跟大陆叫板”,却没看清两个基本事实。
如今的国际社会,“一个中国”原则早已是公认的共识,哪怕是美国的盟友,也没人敢公开挑战这一点。
而像AIPAC这样的争议组织,本身就是“麻烦制造者”,跟它合作只会让台当局越来越孤立
![]()
如果说接待AIPAC是“舆论翻车”,那台当局跟以色列的军事勾连,就是在“玩火”。
之前法国媒体就曝出,台湾地区已经拿到了以色列的“秘密军事援助”,台防务部门的副负责人还偷偷去了以色列,专门讨论所谓“台湾之盾”防空系统的合作。
更早之前,以色列的议员也频繁窜台,明里暗里搞“军事交流”。
这些操作,表面上是“提升台军战力”,实际上不过是台当局的“自我安慰”。
更有意思的是,台当局在这件事上的“反复无常”,暴露了他们的“两面性”。
之前蔡英文站队以色列,后来因为舆论反弹删文;这次赖清德又高调接待AIPAC,结果再次引发全网批评。
这种“一会儿硬、一会儿软”的操作,不仅没换来任何实际好处,反而让外界看清了台当局的“不靠谱”。
还有个小细节特别耐人寻味:赖清德找的这些“站台者”,偏偏都是特朗普的“仇人”。
AIPAC当年在美國大选中,是支持拜登、反对特朗普的;之前窜台的以色列议员,也跟特朗普没什么交情。
结果就是,特朗普对台当局一直没什么好脸色,哪怕是美国内部的政治斗争,台当局都能精准地站到“输家”那边,这种“作死”的本事,也算是少见了。
这背后其实反映了台当局的一个大问题:他们对国际政治的理解,还停留在“拉关系、抱大腿”的初级阶段,根本看不清大国博弈的复杂逻辑。
![]()
任何“对外勾连”“以武拒统”的操作,最终只会让台当局越来越孤立;任何想借着争议组织、外部势力刷存在感的行为,最后都只会沦为国际社会的笑柄。
大陆的立场越来越明确,“一个中国”的共识越来越牢固,台当局要是还执迷不悟,继续搞这些“小动作”,只会把自己推向更危险的境地。
世界早就看清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而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最终都只会被历史抛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