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地缘政治持续紧绷的2025年秋天,台湾岛内政局也风起云涌。
国民党召开第22届中评会,郑丽文宣布第四波地方党部人事任命,涉及桃园、台中、苗栗等六个关键县市主委的变动,撬动了党内结构的稳定。
朱立伦曾推“全员总辞”为郑丽文清除旧人事包袱,但如今大多数主委依旧原地不动,显示出她权力整合的受限。
![]()
而洪秀柱罕见公开发声,“两岸关系没那么复杂,未来是要谋求统一的。国民党要做的就是怎么规划好统一路线,并积极推进。”
现在三股力量,朱立伦的人事旧部、郑丽文的改革意图、洪秀柱的路线主张,正在形成微妙张力。
国民党将走向整合、分裂,还是路线重塑?
权力重组
朱立伦推动“全员总辞”,有人说是支持郑丽文工作,有人说是给郑丽文使绊子。200多位地方党部干部集体请辞,为新任秘书长展开人事布局铺平道路。但风平浪静之后,人事更替的节奏却出乎外界预期。
![]()
郑丽文在第四波人事中,仅调整六县市主委,其余多数维持原状。这种“留任为主”的策略,让人摸不清郑丽文的想法。
以台中、苗栗为例,新任主委均为地方实力派,苏柏兴、李文斌在地方政坛根基稳固,却也意味着郑丽文必须依赖他们的资源,而非主导他们的动向。
《风传媒》指出,目前超过六成地方党部主委仍属朱立伦任命体系,郑丽文迄今仅调整约23%。这是人事主导权受限的明证。
在一个讲究派系平衡的政党中,这样的分布意味着郑丽文尚未真正掌握军心。
![]()
更耐人寻味的是,朱立伦的“总辞”动作看似大度,实则留下伏笔。若郑丽文未能在短期内整合地方势力,党内批评声将迅速集结,矛头自然重新指向她。
这不仅是一次人事调整,更是一场“压力测试”。
2022年地方选举,国民党仅拿下14个县市,成绩虽不算惨淡,却未达预期。一部分原因,正是当时党内人事动荡,地方组织松散,导致选战难以形成合力。前车之鉴就在眼前,郑丽文若无法尽快稳住地方系统,2026年或将重蹈覆辙。
![]()
郑丽文的选战挑战
人事布局之外,郑丽文更大的考验来自即将到来的“九合一”选举。身为主席,她是操盘手。如何协调派系、整合资源,成败将直接决定她在党内的地位走向。
目前,郑丽文已将重心转向县市长提名机制的启动,意图通过制度设计压缩地方派系的操作空间。但挑战也随之而来。
沈富雄直言,“郑丽文带队,要么大赢,要么大败”,她个人风格强势、口才锐利,却缺乏稳定的派系支持,在蓝营传统架构中仍属“外来户”。
![]()
《远见》最新民调显示,国民党支持度约为28%,虽然领先民众党,但仍落后民进党。若2026年成绩不及朱立伦2022年的13席成绩,郑丽文势必面临“战败即下台”的压力。
选战成败的关键在于候选人整合度。在台湾地方选举中,整合度对胜率影响超过50%。2022年高雄市长选举即是前车之鉴,蓝营因内部裂痕严重而失利。
![]()
郑丽文要想稳住阵脚,必须拿出实招。蓝白合作成为她无法回避的选项。2022年台北市长选战,蒋万安就是通过与民众党达成默契,成功赢下战役。但这一次,若郑丽文未能掌握议题主导权,国民党反而可能被民众党借力打力,边缘化自身角色。
更棘手的是党内路线之争。当前“亲美派”与“本土派”暗流涌动,郑丽文若在两岸议题上继续采取模糊策略,不仅难以凝聚共识,还可能引发深蓝势力的强烈反弹。这正是洪秀柱选择此时发声的背景。
![]()
洪秀柱发声
洪秀柱近日罕见公开喊话,建议国民党“规划统一路线”,语气不急不躁,却字字点中要害。她并非为个人发声,而是在提醒郑丽文:国民党不能在两岸议题上长期游移不定。
洪的讲话,直接暴露出党内对郑丽文目前“务实但模糊”的两岸策略的不满。相比朱立伦时代强调“亲美稳陆”,洪秀柱更倾向明确提出“和平统一”的方向。
![]()
国台办已明确表示,欢迎郑丽文团队访问大陆,并强调“九二共识”的基础意义。这是一种开放姿态,也是一种期待。2023年两岸贸易额高达2670亿美元,说明经济依存度仍在,但政治沟通却陷入停滞。
与此同时,美国对台军售在2024年增加15%,特朗普新一轮对华强硬政策也将加剧区域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党若继续回避统一议题,可能既争不到民进党的“中间选民”,也留不住传统支持者。
![]()
洪秀柱此时喊话是危机感驱使。她担心,若郑丽文团队继续延续“亲美避统”路线,国民党将彻底失去在两岸议题上的话语权。到那时,民众党等新兴政党将趁机填补空白,蓝营阵地将进一步被侵蚀。
也因此,推动“民生统一”成为一个折中选项。郑丽文若能从农贸合作、青年交流等非政治层面切入,或可在不激化党内矛盾的前提下,回应大陆善意,同时争取中间民意,这是国民党当前国际格局下的现实选择。
![]()
从人事调整,到选战布局,再到路线抉择,郑丽文正身处三重夹击。她既要面对来自朱立伦体系的潜在压力,又要在选举中证明自己的组织能力,还需在两岸政策上给出清晰答案。
2026年地方选举是国民党转型与否的分水岭。郑丽文若能在派系整合中稳住基本盘,并以开放务实的姿态对接大陆沟通机制,有可能为国民党打开新局。
但若继续陷于路线模糊与人事妥协的泥潭,国民党恐将陷入持续内耗,边缘化风险随之升高。
![]()
这场博弈,不只是党内权力的更迭,更关乎台湾在中美战略夹缝中的自我定位。一个政党若无法面对现实,就难以引领未来。
郑丽文的选择,决定的不仅是她个人的命运,也将牵动蓝营未来的走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