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给大家划重点:最近俄军突然改了套路,不是扎堆儿攻前线,而是分散着炸乌克兰的定居点。11 月初这波袭击里,切尔尼戈夫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成了重灾区,乌通社的消息说得明明白白,一家商店被炸塌,1 个人没了,8 个受伤的里有 3 个得开刀救命。
按常理说,打仗该打军火库、补给线,可俄军这次偏盯着农业企业、居民楼下手。咱先看切尔尼戈夫的情况:科留基夫卡地区先是被弹道导弹炸了农业企业,夜里又补了两发,生产全停了;紧接着诺沃罗德 - 西韦尔斯克地区,两架 “天竺葵 - 2” 无人机直接扎进居民楼堆里,窗户震碎、墙裂了缝,老百姓连家都回不去了。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 “混搭打法”,先用弹道导弹敲场子,再用无人机补刀。弹道导弹多贵啊,打个农业企业值当吗?无人机倒是便宜,可为啥非要炸居民区?
![]()
第一,专打 “民生软肋”。乌克兰的农业是命脉,炸了农业企业,粮食生产就断了,冬天老百姓吃饭都成问题;轰居民楼更狠,能把人心炸慌了,逼得政府分精力去安置民众,前线的兵源、物资自然就跟不上。这招叫 “围点打援” 的变种,不打军队打民生。
第二,钻防空的空子。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对弹道导弹能防一部分,但 “天竺葵 - 2” 这种小无人机飞得慢、目标小,雷达不容易发现,等警报响了,无人机都快到头顶了。有军事博主算过,拦截一枚弹道导弹得花几百万美元,拦一架无人机才几千块,但架不住无人机成群结队来,防空系统根本顾不过来。
第三,算经济账。弹道导弹一枚得几百万美元,“天竺葵 - 2” 才两三万美元,混搭着用既显威慑力,又省钱。俄军这是把 “低成本打击” 玩明白了,用小钱办大事,耗得乌克兰扛不住。
有人说 “俄军这是打急眼了,瞎炸一通”,这话可太天真了。能把弹道导弹和无人机玩出 “组合拳”,背后全是算计,说白了就是三招 “阴招”,招招戳乌克兰的软肋。
第一招:打 “后勤生命线”,断民生根基。切尔尼戈夫的农业企业、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临街商店,看着是民用设施,实则是老百姓的 “生存线”。粮食没了、商店毁了,民众得饿肚子、缺物资,政府就得花精力搞救济,前线的补给自然就跟不上。有军事专家分析,俄军这是学了 “围困战术”,不直接攻城,先把城里的人熬垮。
第二招:钻 “防空漏洞”,耗乌方弹药。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对高空弹道导弹能防,但对低空飞行的 “天竺葵 - 2” 无人机没辙。这无人机才两米多长,飞得跟电线杆子差不多高,雷达很难发现,等发现了已经到头顶了。更狠的是,它成本才两三万美元,而乌克兰拦截一枚得花十几万美元的导弹,打十架无人机就亏大了。俄军这是用 “低成本消耗” 拖垮乌方的防空系统。
第三招:搞 “心理战”,崩民众心态。炸居民区比炸军事基地更吓人 —— 军事基地离老百姓远,可炮弹砸到家门口,谁能不慌?诺沃罗德 - 西韦尔斯克的居民现在晚上不敢在家睡觉,全往地下室躲;萨马里夫卡区的商店炸了之后,周边居民连门都不敢出。这种 “随时可能被炸” 的恐惧,比真刀真枪的战斗更能摧毁意志。
可能有人问:“俄军以前咋不这么打?” 这就跟下棋似的,之前走 “正面硬刚”,现在改走 “侧翼偷袭”。为啥改?因为乌克兰最近从西方拿了不少防空导弹,前线不好打了,所以转攻民用目标。
![]()
面对俄军的新打法,乌克兰启动了应急响应,又是评估建筑又是加强警戒。可这系统真能护住老百姓吗?
先说说乌克兰的防空警报系统,这玩意跟咱中国的还不太一样。咱国内分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三声长鸣是要躲起来了。乌克兰多了个 “大家注意” 的信号,是断断续续的哔哔声,提醒你看手机、听广播,知道威胁在哪儿。比如这次切尔尼戈夫遇袭前,警报先响了,广播里喊:“门斯克地区有导弹,往科留基夫卡去了,赶紧躲!”
他们还有手机 APP 救命,叫 “Air Alert”,就算手机静音,警报也能炸响,跟城里的警报器同步。偏远地区警笛不好使,全靠这 APP 通知。
但问题也不少。首先是避难所不够用,23 万人口的切尔诺夫策,才 68 个能用的避难所,要是同时炸几个地方,根本挤不下。其次是老房子没地下室,诺沃罗德 - 西韦尔斯克那些老居民楼,老百姓只能躲衣柜里,根本不顶用。还有就是农村地区,APP 信号差,警报器也没有,俄军的炮弹砸下来,老百姓连反应时间都没有。
这次乌方启动应急后,干了两件实事:一是派工程师查危房,怕余震塌了;二是加了防空雷达,盯着俄军的无人机。但说实话,这些都是 “事后补救”,没能拦住袭击。
说到底,应急系统再完善,也挡不住炮弹的威力。老百姓最需要的不是躲进地下室,而是不用躲地下室的和平。可现在这局势,和平还远得很。
俄军炸了居民区,国际社会又开始喊 “保持克制”,可这口号听得耳朵都起茧了,管用吗?答案是:基本没用。
联合国发了声明,说 “要保护平民”;欧盟也跟着喊 “谴责袭击”,可除了这些空话,没见真刀真枪的帮忙。乌克兰想要更多防空导弹,西方磨磨蹭蹭不给;俄罗斯那边更硬气,说 “这是打击军事目标附近的设施”,纯属狡辩。
为啥管不住?因为背后全是大国博弈。美国要靠俄乌冲突卖军火、削弱俄罗斯,根本不想停火;欧盟被美国绑着,只能跟着制裁;俄罗斯觉得 “不打狠点,乌克兰不低头”。这就跟俩小孩打架,旁边有人递棍子、有人喊加油,能打得停吗?
那战场还要熬多久?现在看至少得熬到冬天结束。俄军想趁冬天炸民生设施,让乌克兰老百姓扛不住;乌克兰想等西方援助的新武器,开春再反攻。有军事博主分析,这波 “混搭袭击” 只是开始,接下来俄军可能会炸电网、炸暖气管道,让乌克兰人在冬天里挨冻受饿。
最可怜的还是老百姓。冬天来了,粮食被烧了,房子被炸了,暖气要是再停了,咋活?
![]()
这波俄军换打法,说到底是 “用最阴的招,打最软的肋”。弹道导弹炸粮仓,无人机轰民居,算得是挺精,可赢了战术,输了人心。1 条人命、8 个伤员,背后是 8 个破碎的家庭,这账不管咋算,都是亏的。
国际社会喊的 “克制”,要是没有真行动,就是空话。西方要是真关心乌克兰平民,就该赶紧给防空武器;俄罗斯要是真讲道理,就别炸居民区。可现在看,两边都在较劲,苦的还是老百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