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学术圈的瓜田又双叒叕大丰收了!
这次的「塌房」主角,名叫 Sameer Quazi,一位头顶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光环的毕业生。2021 年,Quazi 在曼彻斯特大学完成了临床生物信息学理学 PGCert 项目,随后又获得了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的生物医学理学硕士学位。
按理说,名校加持,本该是前途无量的「天之骄子」,对吧?
![]()
图片来源:Sameer Quazi 社交媒体截图
结果……
这哥们被曝出学术不端,而且是量产式的学术不端。目前,Quazi 已有 11 篇论文被撤回,这占他已发表论文的六成。
是名校毕业生
还是论文工厂的经营者
大家不要以为 Quazi 只是不小心「图片误用」,或者进行了数据造假,实际情况其实要比这些恶劣得多。
这不,曼彻斯特大学的调查组在进行了调查后给出了一个十分劲爆的结论:
Quazi 不止是「学术不端」,他可能还涉嫌经营着一家「论文工厂」。
好家伙,别人读研读博是搞研究,Quazi 读博是「开厂」生产论文,思路一下就打开了 ~
Quazi 的社交主页显示,自 2019 年起,他便担任 GenLab Biosolutions Private Limited 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这家公司的介绍写道:
「GenLab Biosolutions 是一家位于班加罗尔的初创公司,旨在开展有意义的研究合作,并为学生提供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行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GenLab 的实习生不仅具备生物信息学工具和研究方法方面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还接受过设计高质量研究模型和撰写可供发表的论文的培训。」
不过,这家公司似乎只有 Quazi 这一位员工,单从公司的简介也很难看出这是不是一家「论文工厂」。
![]()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根据曼彻斯特大学的官方通报,这位老哥的这些论文中没有一篇是在校内完成的。只能说,老哥无中生有的能力是真强。当然,校方也已经联系出版商,要求其撤回十篇存在问题的论文。
![]()
图片来源:曼彻斯特大学官网
根据撤稿观察的报道,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研究员 Lukas Koch 在阅读了 Quazi 的论文后,发现论文中有许多令人费解的用语,当然,论文的参考文献也存在问题,包括多处与来源不符的引用。
因此,Koch 认为 Quazi 可能利用了大语言模型,也就是大家熟知的「AI」来修改论文,以掩盖自己的抄袭行为。
所以说,虽然「论文工厂」搭配上 AI,产出是快了,但也不能说是天衣无缝,还是会被打假人发现。
合著者矢口否认
到底谁在购买论文
既然说到「论文工厂」,那有人负责生产论文,那自然就有人花钱购买。但在 Quazi 的这个瓜里,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根据撤稿观察的报道和采访,Quazi 被撤稿的合著者表示对相关论文并不知情。
以这篇发表在期刊Antibiotics上的题为「The Discovery of Novel Antimicrobial Agents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Isocyanide-Based Multicomponent Reactions」的文章为例。
这篇论文除了 Quazi 之外,还有 3 位作者,但期刊发布的撤稿通知显示,Maliha Tabassum Rashid 和 Javid Ahmad Malik 都表示自己不知道这篇论文,也没有同意过这篇论文发表。
![]()
图片来源:期刊官网
Maliha Tabassum Rashid 在和撤稿观察的沟通中还表示,期刊Antibiotics在论文上线前,从未向她验证过自己的 ORCID ID,自己向期刊申请将自己的署名从文章中删去,也遭到了期刊的拒绝。
当然,Rashid 到底是不是无辜的,估计只有自己知道。
不过,另一位宣称自己对论文不知情的作者 Javid Malik 大概率是贼喊捉贼。在这篇论文上线后,Malik 当即就转发了 Quazi 宣布论文上线的动态。这要说不知情,怎么都是说不过去的!
![]()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要不怎么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呢?互联网终究是由记忆的,即便 Malik 本人有那么一些健忘。
比个人学术声誉崩塌
更可怕的是「学术工厂」的泛滥
好了,瓜吃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但 Quazi 带来的影响却远没有结束。
大家知道 Quazi 被引用了多少次吗?
一篇 2022 年发表的关于基因组医学人工智能的论文已被引用超过 300 次,该论文由 Quazi 作为唯一作者。
![]()
图片来源:期刊官网
更有甚者,另一篇发表在施普林格 · 自然旗下期刊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上的论文甚至被引用了超过 800 次。虽然这篇论文还没有被撤稿,但是施普林格 · 自然期刊传播主管 Michael Stacey 证实,出版商正在调查这些论文。
![]()
图片来源:期刊官网
就这样的引用量,学霸君自认是拍马也赶不及的。而这样的文章却是在「论文工厂」中依靠 AI 拼凑而来,是不是听起来就十分讽刺。
尽管在学校调查,各方报道后,Quazi 的学术声誉已然不复存在,但其造成的影响已然不可消除。一个这么小的「论文工厂」就可以造成这么大的影响,更别说那些规模更大的「工厂」了。
此前有记者报道,自己卧底的一家「论文工厂」,一年可以运作 13 万篇论文,年收入超 8000 万元!
![]()
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每当看到这样的新闻,我们都想痛骂 Quazi,痛骂那些买论文的人。他们固然可恨,但我们或许更应该反思:是什么样的环境,让「论文工厂」泛滥成灾?
答案也不复杂,一言以蔽之:Publish or Perish。
我们在评价一个科学家、一个医生、一个学者的厉害程度,很多时候不看他(她)到底解决了什么真问题(比如治好了多少病人、突破了什么关键技术),只看他(她)发了几篇论文、发在多高影响因子(IF)的期刊上。
在这个游戏规则下,Quazi 这样的人,简直是「完美」的玩家。他深刻理解了「数量 > 质量」的潜规则。
当整个体制奖励的不是「十年磨一剑」的探索未知,而是「一年发十篇」的快速发表时,「论文工厂」的泛滥,就只是个时间问题。
抓到一个 Quazi,还有千千万万个 Quazi 在路上。
话说回来,大家认为「论文工厂」屡禁不止,最该背锅的是谁?
对于学术造假,你还听说过哪些更奇葩的瓜?欢迎来评论区开麦,让我们见识见识!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我们长期为科研用户提供前沿资讯、实验方法、选品推荐等服务,并且组建了 70 多个不同领域的专业交流群,覆盖PCR、细胞实验、蛋白研究、神经科学、肿瘤免疫、基因编辑、外泌体、类器官等领域,定期分享实验干货、文献解读等活动。
添加实验菌企微,回复【】中的序号,即可领取对应的资料包哦~
【2401】论文写作干货资料(100 页)
【2402】国内重点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汇总(60 页)
【2403】2024 最新最全影响因子(20000+ 期刊目录)
【2404】免疫学信号通路手册
【2405】PCR 实验 protocol 汇总
【2406】免疫荧光实验 protocol 合集
【2407】细胞培养手册
【2408】蛋白纯化实验手册
【2501】染色体分析方法汇总
【2502】国自然中标标书模板
【2503】WB 实验详解及常见问题解答
【2504】DeepSeek 论文写作常用口令
【2505】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表(2025 年最新版)
【2506】期刊影响因子(2025 年最新版)
【2507】130 种实验室常用试剂配制方法(附全套资料)
【2508】常见信号通路
【2509】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大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