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立冬,寒意料峭。伴随着“金九银十”正式宣告结束,9-10月份市场价格震荡下跌,预期中的需求回暖并未兑现,为行业笼罩上一层深秋的寒意。
![]()
10月3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北京举行信息发布会。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表示,进入三季度以来,受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影响,传统意义上的“金九银十”行情并未如期而至,市场走势偏弱,影响了企业判断,具体表现为企业和社会库存上升、行业月度利润持续下滑。钢铁行业急需建立市场供需的新平衡。
姜维强调,在当前钢铁市场下行的情况下,应进一步压减粗钢产量,适时调整钢铁生产强度,建立市场供需的新平衡,对促进钢铁的市场运行、稳定钢铁生产经营起到积极作用。
数据显示,10月全国建筑钢材市场均价3121元/吨,环比下降1.85%。回顾历史数据,2002-2025年的24年间,10月建筑钢材市场价格上涨10次,下跌14次,依照季节性规律,11月建筑钢材市场上涨概率较大。
从市场供需看,预计11月建筑钢材供需矛盾一句存在,需求端表现更为疲软,生产企业存在减产检修行为,产量下降,整体供需双弱态势,市场情绪对宏观等预期依旧有好转,成本支撑拉动增加,预期建筑钢材市场或有所支撑。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李毅仁在总结了2025年钢铁行业的运行特征时指出,当前行业正身处深刻的结构性调整期,其特征可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钢铁供给强于需求态势仍较为明显;二是钢材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制造业用钢占比超过房地产等建筑业;三是钢材出口处于高位,进口降幅收窄;四是钢材价格震荡下行,铁矿石价格保持高位;五是利润总体趋势逐月增长,高于去年同期。
回顾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钢材价格整体呈现同比下降、持续低位运行的态势。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数据,前三季度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平均值为93.67点,同比下降了9.64%。今年以来,该指数始终位于100点以下,尤其在6月末一度跌至89.51点,创下2016年12月以来的新低水平。
钢价低位运行主要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在供应端,前三季度全国粗钢产量为7.46亿吨,同比下降2.9%。在需求端,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为6.49亿吨,同比下降5.7%,消费的降幅大于产量的降幅。此外,作为钢材消费的重要领域,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导致传统的"金九银十"销售旺季并未如期而至,加剧了市场的供需矛盾。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尽管钢价下行,但钢铁行业的经济效益却显著改善。前三季度,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利润总额达到960亿元,同比增长1.9倍。这主要是因为钢铁企业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88%)的降幅大于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36%)的降幅。不过,行业内的企业效益分化明显,大型钢铁集团经营相对稳健,而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则随市场波动较大。
在钢材出口方面,前三季度我国出口钢材8796万吨,同比增长9.2%。然而,出口呈现"量增价跌"的特点,出口均价同比下降。同时,钢坯出口量达到去年同期的3倍,但出口均价同样呈下降态势。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张宏在总结《煤炭市场形势2025年回顾与2026年展望》时表示,今年初以来,国内煤炭需求逐渐进入消费总量峰值前期阶段,主要耗煤行业拉动消费的动力不足。其中,钢铁、建材行业耗煤量持续下降。
他认为,进入“十五五”,煤炭行业发展将面临以下新形势:一是能源结构调整,替代作用越来越强;二是“十五五”期间煤炭消费总量进入峰值平台期;三是煤炭和煤电能源安全保障地位不会改变,兜底保障作用将更加突出。
对于今明两年国内钢材市场基本面运行态势,钢之家网站创始人、董事长吴文章预计,2025年内钢材价格将呈现“总体震荡、底部抬高”走势。
他认为,2026年春节后至第1季度,钢材市场以震荡运行为主;明年上半年,钢材市场或呈现先抑后扬走势,全年钢材价格总体将在行业平均成本线附近或偏上方震荡运行,均价略高于今年。原燃料方面,铁矿石供给或相对宽松,进口均价略低于今年或持平;焦煤、焦炭市场将呈现恢复性运行态势,焦炭市场全年均价预计上涨100元/吨。
总体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钢铁市场新的供需动态平衡基础尚不牢固。面对四季度传统的需求淡季,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强调,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强自律,控产降库存,以减少低价无序竞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