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活了97岁,谷正文终生未忏悔,晚年评价老蒋父子,一针见血!

0
分享至

有些人恶贯满盈却能寿终正寝,这大概是历史最大的讽刺。

谷正文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听着陌生,可他手上沾染的鲜血,足够让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不寒而栗。



三次叛变、百余条人命、无数家庭的破碎,这些罪孽居然没能阻止他活到97岁高龄。

更让人咋舌的是,这个老家伙到死都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95岁还口述回忆录把杀人当功劳炫耀。

你说,这种人凭什么能活那么久?

1931年的北京大学校园里,一个叫郭同震的年轻人踌躇满志地跨进了校门。

那时候的他,大概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人生会走向如此龌龊的道路。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整个中国的青年学生都沸腾了,郭同震也加入了革命队伍,还当上了北平学生运动委员会的书记。

看起来前途光明,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进步青年。

事情的转折来得猝不及防。

抗战前夕,郭同震被抓了。

关键时刻见人品,这小子骨头软得出奇,没扛住几天就全招了。

叛变就叛变吧,他还主动要求加入军统,从此改名谷正文,开始了他的特务生涯。

这第一次叛变,为他后来的所作所为定下了基调。

一个能背叛信仰的人,还有什么事干不出来?



1940年,谷正文又来了个更绝的操作。

他投靠了日本特务武山英一,彻底成了汉奸。

这次叛变的代价是中共济南工委的全面破坏,多少同志因为他的告密而丧命,他心里有数。

从中共到国民党再到日本人,三次叛变完成得行云流水,这种人已经没有任何底线可言了。

1946年,军统头目戴笠看中了谷正文的"才能",任命他为北平特别勤务组组长。

这个职位听起来普通,实际上掌握着北平地区的情报和镇压大权。

谷正文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把目标对准了中共的地下组织。



他使用的手段阴毒到令人发指。

通过长期跟踪、收买叛徒、技术侦查,谷正文一点点撕开了北平地下党组织的防线。

最致命的一击是破获地下电台,这个突破口让整个情报网络暴露无遗。

上百名地下党员相继落网,其中不乏重要干部。

最惨烈的是中将谢士炎的牺牲。

谢士炎是高级将领,在国民党军队里身居要职,暗中为我党工作。

谷正文盯上他不是一天两天了,各种调查、监视、布控,最终掌握了确凿证据。

谢士炎被捕后受尽酷刑,宁死不屈,最后慷慨就义。

一个将军级别的干部倒下,背后是无数地下工作者的牺牲,这笔血债全算在谷正文头上。

1948年底,北平解放的号角已经吹响。

谷正文知道大势已去,收拾细软逃往台湾。

临走前还不忘销毁证据,生怕留下什么把柄。

这个懦夫跑得比谁都快,丢下那些被他害死的冤魂,拍拍屁股走人了。

毛人凤接替戴笠后继续重用他,给了他更大的权力和自由度。

那个年代的台湾,白色恐怖笼罩全岛,谷正文就是制造恐怖的刽子手之一。

鹿窟事件是他的"杰作"。



1952年,谷正文策划了针对基层群众的大逮捕,一次性抓了400多人。

这些人里有农民、工人、小商贩,很多根本不懂什么政治,只是被怀疑同情左翼或者认识某个"可疑人物"。

审讯过程惨无人道,严刑逼供是家常便饭,最后35个人被判了死刑。

这些死刑犯里面,有些人到死都不明白自己犯了什么罪。

有个年轻人只是在朋友家看了几本进步书籍,就被定性为"匪谍",最后枪毙了。

还有个农民因为抱怨过政府征粮太重,被邻居告发,也送了命。

谷正文对这些草菅人命的行为毫不在意,在他眼里这些都是政绩,是向上邀功的资本。

鹿窟事件制造的恐怖氛围,让整个台湾社会噤若寒蝉。

人人自危,不敢说话,不敢有不同意见,这种高压统治的背后,谷正文功不可没。

1949年到1950年间,谷正文干了一件让他洋洋得意一辈子的事情,那就是破获吴石案。

吴石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台湾防卫副总司令,暗中为我党提供重要军事情报。

这条线价值连城,对解放台湾的战略部署至关重要。

他先抓到了陈泽民,这个人是外围联络员。

陈泽民经不住酷刑,供出了上级蔡孝乾。

蔡孝乾是台湾地下党的负责人,掌握着整个情报网络。

蔡孝乾被捕后也叛变了,供出了包括吴石在内的一串名单。

光抓住吴石还不够,谷正文设了个更阴毒的圈套。

他把吴石的妻子王碧奎骗到了情报部门,以家人安全为要挟,逼迫吴石承认罪行。

朱枫是我党派到台湾的情报人员,专门负责联络吴石,也被一网打尽。

1950年6月,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四位烈士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英勇就义。

这四位的牺牲损失太大了。



吴石提供的情报对我党掌握台湾军事部署起了关键作用,朱枫是经验丰富的地下工作者,陈宝仓和聂曦也都是骨干力量。

一次就损失这么多重要同志,谷正文的手段之毒辣可见一斑。

1955年,谷正文参与策划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暗杀行动。

当年4月,周恩来总理计划乘坐克什米尔公主号专机前往印尼参加万隆会议。

台湾情报部门得知消息后,密谋炸毁飞机。

谷正文是这个计划的主要执行人之一。

他们收买了飞机上的清洁工周驹,让他在飞机上安放定时炸弹。

周驹拿了钱,照办了。

4月11日,飞机在飞行途中爆炸,包括中国代表团成员、越南代表团成员、中外记者在内的11人全部遇难。

万幸的是,周总理临时改变行程,没有登上这架飞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事后,为了灭口,谷正文亲自安排了周驹的"意外死亡"。

这个被利用的工具人,最后也成了牺牲品。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在国际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暴露了台湾当局不择手段的本质。

谷正文在这件事里扮演的角色,让他背上了国际恐怖分子的骂名。

做了一辈子见不得人的勾当,谷正文的精神状态能正常才怪。

他疑心病重到了病态的程度,谁都不信,包括最亲近的家人。

这辈子结了四次婚,每段婚姻都过得鸡飞狗跳。

第三任妻子实在受不了他的折磨,居然在饭里下毒想弄死他。

这事没成功,两人最后还是离婚收场。

你想想,把老婆逼到要毒死你的地步,这日子得过成什么样?

他的几个子女也都跟他断绝了关系,谁也不愿意跟这个老魔头有任何瓜葛。



只有一个养女谷美杏还愿意照顾他,可能是出于人道主义或者某种责任感。

晚年的谷正文就靠着养女的照料度日,这大概是他这辈子唯一的温情时刻。

可惜他不懂得珍惜,疑神疑鬼的毛病一直改不了,最后连养女都开始疏远他。

孤独终老,众叛亲离,这是谷正文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恶有恶报这话没错,只不过这个报应来得有点温柔,远远配不上他犯下的罪孽。

2005年,95岁的谷正文口述了一本《白色恐怖秘密档案》。

你以为这个年纪的人会反思忏悔?

整本书从头到尾都在炫耀他的"功绩",把杀人当成值得骄傲的资本。

书里他详细描述了破获各个案件的过程,语气里全是得意。



抓了多少人,杀了多少人,破坏了多少组织,这些在他嘴里都成了了不起的成就。

完全看不出半点愧疚,更别说忏悔了。

一个95岁的老人,本该到了明白是非、向往安宁的年纪,他却还沉浸在血腥的回忆里自我陶醉。

书里还有段内容特别有意思。

谷正文尖锐批评了蒋介石父子,说蒋介石不懂历史,蒋经国是草包。

这话倒也不假,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蒋家父子要负主要责任。

可问题是,说这话的人是谷正文啊,他自己又好到哪里去?

一个三次叛变、双手沾血的刽子手,有什么资格评价别人?

这种自相矛盾的心态挺典型的。



谷正文清楚地看到别人的问题,却从来不反思自己的罪恶。

他大概觉得自己只是执行命令的工具,那些被他害死的人活该倒霉。

这种心理扭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007年,谷正文在台北一家医院里平静地死去了,享年97岁。

没有遭到清算,没有受到审判,甚至没有经历太多病痛的折磨。

他就这么安详地走了,好像这辈子从来没做过任何错事。

这个消息传出来,不知道有多少人觉得难以接受。

那些被他害死的烈士,哪个不是英年早逝?

谢士炎牺牲时才40多岁,吴石50多岁,朱枫40多岁,克什米尔公主号上那些遇难者更是正值壮年。

他们的生命定格在最好的年华,而罪魁祸首却活到了近百岁。

这种对比太过讽刺,让人不得不怀疑历史的公正性。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在谷正文身上完全不适用。

他逃过了所有的惩罚,以一个"普通老人"的身份体面离世。

没有人为他的死感到惋惜,只有无尽的愤怒和不甘。



谷正文的一生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个时代的黑暗和残酷。

特务统治、白色恐怖、政治清洗,这些词汇背后是无数鲜活生命的消逝。

他不是唯一的刽子手,却是最典型的一个。

从青年学生到叛徒汉奸,从军统特务到情报头目,他把恶做到了极致,还能全身而退。

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

谷正文的名字注定要钉在耻辱柱上,成为后人警醒的反面教材。

他以为自己的回忆录能为自己辩护,实际上只是给自己的罪行留下了更确凿的证据。

那些被他害死的英烈,他们的名字会永远被铭记,而谷正文只会作为历史的罪人被唾骂。

谷正文的一生证明了一个残酷的事实,恶人未必短命,正义也未必即时到来。

他活了97年,却没有一天真正活得像个人。



那些被他害死的烈士虽然牺牲了,精神却永垂不朽。

历史的账总要算清,就算谷正文逃过了人间的审判,在历史的评价里他已经被钉在了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很少见,如此深度南下”!强冷空气来了!广东下周开启“速冻模式”

“很少见,如此深度南下”!强冷空气来了!广东下周开启“速冻模式”

佛山电视台小强热线
2025-11-13 21:34:49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敢走错半步,我们万枚导弹雨包大饺子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敢走错半步,我们万枚导弹雨包大饺子

墨羽怪谈
2025-11-12 21:44:09
这个辛纳,怎么就是赢不了他!7个破发点一个也没能兑现,兹维列夫气到“吞球拍”

这个辛纳,怎么就是赢不了他!7个破发点一个也没能兑现,兹维列夫气到“吞球拍”

极目新闻
2025-11-13 10:45:58
50元的外卖工服,把中产三宝的体面戳破了

50元的外卖工服,把中产三宝的体面戳破了

金错刀
2025-11-12 15:47:11
邓超给儿子庆生:兄弟情深,活力少年引关注?

邓超给儿子庆生:兄弟情深,活力少年引关注?

娱乐领航家
2025-11-13 17:00:03
这才是对日外交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才是对日外交的正确打开方式!

大又元
2025-11-13 18:16:32
摩尔线程11月24日申购,其创始团队来自全球GPU巨头英伟达,启动IPO之前已经完成了数轮融资

摩尔线程11月24日申购,其创始团队来自全球GPU巨头英伟达,启动IPO之前已经完成了数轮融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21:16:03
挑衅!沈伯洋现身德国,叫嚷“来抓我啊”,大陆再出手,杀鸡儆猴

挑衅!沈伯洋现身德国,叫嚷“来抓我啊”,大陆再出手,杀鸡儆猴

南宫一二
2025-11-13 17:06:50
强冷空气下周抵达广东!备好厚衣服,汕头气温将降至……

强冷空气下周抵达广东!备好厚衣服,汕头气温将降至……

濠江宣传
2025-11-13 19:09:27
30岁的梁启超强行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后,却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30岁的梁启超强行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后,却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忠于法纪
2025-11-13 08:49:42
祖院长事件持续发酵,眼科医生只是其中之一,前任的报复稳准狠!

祖院长事件持续发酵,眼科医生只是其中之一,前任的报复稳准狠!

易会科普
2025-11-13 16:32:56
连美驻日大使都出动了,薛剑总领事遭围攻,若被驱逐必对等回应

连美驻日大使都出动了,薛剑总领事遭围攻,若被驱逐必对等回应

来科点谱
2025-11-13 09:01:58
石破茂卸任后直言:中日若开战,日本百分之百会亡国

石破茂卸任后直言:中日若开战,日本百分之百会亡国

丹徒生
2025-11-12 05:53:54
当媒体失去诚实,谎言正淹没世界

当媒体失去诚实,谎言正淹没世界

通往远方的路
2025-11-13 08:56:06
沙溢亲吻宋雨琦风波升级,疑女方拒绝仍强吻,节目组回应避重就轻

沙溢亲吻宋雨琦风波升级,疑女方拒绝仍强吻,节目组回应避重就轻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12 22:15:25
为啥祖副院始终无动于衷?看完这组出差数据就懂了!

为啥祖副院始终无动于衷?看完这组出差数据就懂了!

诗意世界
2025-11-13 17:08:00
美深夜发射洲际导弹!特朗普电告全球要废中国王牌,普京出手反制

美深夜发射洲际导弹!特朗普电告全球要废中国王牌,普京出手反制

小lu侃侃而谈
2025-11-13 18:56:38
4.99万起?京东刚造的车把比亚迪看傻了……

4.99万起?京东刚造的车把比亚迪看傻了……

黑马公社
2025-11-13 10:21:20
全运会男子800米自由泳:小将张展硕再破纪录,强势拿下第3金

全运会男子800米自由泳:小将张展硕再破纪录,强势拿下第3金

全景体育V
2025-11-13 19:15:55
再次强调:继承父母的房子再出售,不用全额缴纳20%个人所得税

再次强调:继承父母的房子再出售,不用全额缴纳20%个人所得税

巢客HOME
2025-11-13 04:30:03
2025-11-14 00:15:00
老呶侃史
老呶侃史
白话说历史 我不生产历史 我只是历史的搬运工!
1143文章数 1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方回应高市早苗“台湾有事”言论 中方表态

头条要闻

美方回应高市早苗“台湾有事”言论 中方表态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月产能突破百万片,中芯国际Q3净利增43.1%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游戏
亲子
本地
公开课

艺术要闻

黄君璧:仿古山水册

跳票半年月多花六千万美元?GTA6打磨品质成本超高

亲子要闻

宝妈垃圾赛道大避雷!见到赶紧跑!真的!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