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下午两点,李叔准会把他的修车摊支在社区门口的老槐树下,工具箱上总压着本泛黄的硬壳本 —— 封面还沾着点机油,页角折得皱巴巴的。这天他给张大爷修自行车,拧着螺丝随口问:“张哥,上次换内胎 25 块,这次咋涨了 3 块?” 摊主笑着递过新内胎:“李叔,这是加厚的,耐扎!” 他掂了掂,还是选了普通款:“我这老车,普通的就行,省点钱给孙子买雪糕。”
![]()
收摊回家,李叔坐在客厅的旧沙发上,掏出圆珠笔在本子上记:“5 月 12 日,自行车内胎 25 元(没买加厚款,省 3 块),酱油 8 元(超市促销,多囤了瓶)。” 本子里密密麻麻全是这样的小字,有的地方还用蓝笔标着:“4 月 28 日,水费 42 元(比上月少 8 元,洗衣机少开两次)”“5 月 3 日,西瓜 15 元(超了 3 块,下月少买半个)”。
![]()
“别嫌记账麻烦,” 他常跟来修车的邻居说,“咱退休工资就 4200 块,不记着花,月底准空。” 去年秋天李叔的老母亲生病住院,花了 5000 多,他没慌,从衣柜顶上拖下个铁盒子,钥匙在锁孔里转得咔嗒响:“这里面是每月攒的‘应急钱’,平时不动,就怕家里人有急事。” 后来才知道,他每月都把工资分成三堆:1800 块放抽屉(买菜、交物业费),1400 块存银行定期(一年期利率 2.05%,说是 “给孙子交小学学费”),剩下 1000 块塞铁盒子,一分都不乱动。
![]()
春天,李叔的儿子换了工作,第一个月拿了 7500 块工资,愁着不知道咋花。李叔没讲大道理,拿过儿子的工资条,在小账本上画了三道线:“第一道杠 3000 块,是你房租和吃饭的钱,这部分得留够,别饿肚子;第二道杠 1500 块,放微信零钱通里,平时买烟、交话费,还能赚点买酒钱;第三道杠 3000 块,分两半,一半存定期(给你以后买房攒的),一半放支付宝(万一加班晚了,能叫个车)。”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