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午,小雨绵绵,邛崃瓮亭公园的Parking Coffee里,几位年轻人围坐窗前,手捧咖啡,目光投向窗外朦胧的湖光树影。粗犷的工业风材质与窗外柔和的自然景致形成有趣对比,却又和谐共存。
![]()
“这里不仅是卖咖啡,还是卖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空间。”Parking Coffee主理人侯小凤说。她曾经做过九年酒店经理,后来回到家乡邛崃,在瓮亭公园人工湖边打造了这个工业风咖啡空间。
![]()
在邛崃,像Parking Coffee这样以咖啡为媒介的新消费场景正不断涌现,它们融合自然、文化与社会功能,成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消费升级和城市更新的缩影。
空间焕新:
公园与粮仓的创意再造
瓮亭公园Parking Coffee最大的魅力在于其独一无二的自然区位。坐落于公园东南角,咖啡馆拥有了一片喧嚣都市中难得的静谧。“就因为自己爱喝咖啡,我到别的城市都想去打卡一些好看好喝的咖啡店。”侯小凤回忆创业初衷时说。
![]()
一整片巨大的玻璃落地窗,让每个座位都成为观赏公园景色的绝佳位置。人工湖、绿树和天空尽收眼底,“借景入画”的视野设计让顾客在品尝咖啡时,能完全沉浸于公园四季变换的景色之中。
邛崃的咖啡空间创新不止于城市公园。在火井古镇,老粮仓焕发新生,原始建筑结构被完整保留,水泥灰屋顶搭着原木桌椅,落地窗将阳光和乡野景致温柔地框进来。书架上的书随意摊着,音乐透着闲散,捧一杯拿铁坐在曾经装满丰收的屋子里,让人顿悟“到乡野,即良方”的意境。
![]()
火井粮仓咖啡
这种空间再造的背后,是传统与现代的美学对话。Parking Coffee的工业风装修与大幅玻璃窗形成对比美学,实现自然与现代的碰撞;而粮仓咖啡馆则在新旧融合中找寻平衡,既保留历史记忆,又注入现代生活气息。
![]()
味道创新:
在地食材的风味实验
在Parking Coffee,一款“文君酒dirty”备受顾客青睐。它选用邛崃本地文君酒为基调,配以红茶,入口是酒心巧克力的味道,勾起许多80后小时候的回忆。“我们会在店里加入很多邛崃本地的元素。”侯小凤介绍,“比如孔明街道的柿子,从河边捡来的芭蕉叶插在店里……”
![]()
乡村咖啡馆的味道实验同样精彩。“米汤咖啡”成为连接乡村与城市的味觉桥梁。用老水碾磨出的新米慢火熬出浓稠米汤,与新鲜萃取的咖啡液完美融合,呈现出稻谷甘甜与咖啡醇厚结合的顺滑口感,是乡村慢时光与城市快节奏的温柔握手。
![]()
这些创新饮品不仅是一种味觉享受,更成为连接顾客与邛崃风土的情感纽带。每一杯特调都承载着在地文化记忆,让消费者在品味咖啡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邛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文君酒到本地新米,从当季柿子到河边的芭蕉叶,邛崃的咖啡师们正用本地食材讲述着属于这片土地的故事。
![]()
价值革新:
消费场景的功能进化
在邛崃,咖啡馆的功能已远超饮品本身,它们正成为连接社区、激活乡村的多元空间。“开了咖啡店以后,朋友带朋友,还拉上各自的朋友来打卡。”侯小凤表示,“因为我以前做酒店的经理,我有很多客户是从来没有碰过面,只是互相有过工作的一些交集,但现在,有时候他们会经常过来找我玩儿。”
![]()
这些精心打造的咖啡馆,常常成为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共享的“文化客厅”。无论是在文脉坊星巴克段公馆店看到的各类顾客,还是在火井镇老粮仓里同时服务于游客和本地人的场景,都体现了这一点。这些空间不仅是品咖啡的地方,更是社交、办公和了解本地文化的复合场所。
![]()
走进Parking Coffee,侯小凤正在为客人准备文君酒dirty,咖啡机的声音与窗外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能够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就是最大的自由。”她笑着说,“我喜欢这样的生活,想做啥,可以放开手去做。”
![]()
在邛崃,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如侯小凤一般,以咖啡为纽带,将自然生态、文化传承与社区营造相融合,重塑城市休闲生活方式。这些散落在公园、公馆与乡野的咖啡空间,不仅是消费场所,更是都市人寻找诗意栖居的精神容器。它们既塑造了城市新形象,也体现了邛崃全面践行“近悦远来”营城理念,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记者丨王维 杨柳 向丽琴
编辑丨王秋月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